APP下载

扎实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文化储备

2013-08-15赵丽平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母语莫言大师

◆赵丽平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教育中心龙北第一小学)

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在2012年11月10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北京时间10日发布了一份题为《展望2060:远期增长的全球视野》的报告。报告称,中国可能最早会在2016年就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不难看出,改革开放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我国的经济活力及创造力,“神州飞天”及“辽宁号”航母正式服役,这些都是我们经济、军事不断强大的一个有力佐证,这些都可以称之为“硬实力”,而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强大的“硬实力”,而所谓的“软实力”即文化。很显然,官方已经意识到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为前提。因此,我们不难看到,近几年来弘扬中华文化之声不绝于耳: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学界到商界、从官方到民间的种种举措:以“国学”命名的“中心”、“研究所”、读经班、国学堂,政府更是拨巨资在世界各国建立“孔子学院”,在全世界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

我们传统文化的断裂,从市场经济的种种乱象就可以清楚地看得到:毒胶囊事件、甲醛白菜、毒豆角事件、染色馒头、无所不在的地沟油等不胜枚举。要想补上传统文化断裂这一课绝非一日之功,更需长期努力。在长期努力过程中,不仅需要家庭的小环境,也需要社会的大背景,而学校教育才是这一课的主阵地,小学的语文教育则可能是主阵地中的主战场。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绝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拼音、识字、写作文,更要做好以下几项基本工作。

一、培养孩子们广泛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培养孩子们广泛的阅读兴趣首先应该从中国的文化大师们开始:陶行知、胡适、梁启超、梁漱溟(原名梁焕鼎,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蔡元培、季羡林、梅贻琦、任继愈、冯友兰、林语堂等等,包括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的作品。而以上这些“大家”几乎都有过国外留学的经历(莫言老师并未有过留学经历,而其正统的学校教育也只有小学五年级,可这并未影响莫言老师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并未影响莫言老师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这似乎正应了北京大学李零老师的那句话:学无常师方为大师),因此,他们的思维和视角是世界性的,他们的高度和格局也是世界性的。这些大师大多已离世久矣,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作品影响似乎越来越大,仰之弥高。这些人是真正的“大家”。比如,梁启超(梁启超先生有九个孩子,其中三个孩子是中科院的院士)在百年前所著的《新民说》,许多我们现代社会遇到的问题、讨论的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解决办法那里头都有,而且非常精辟,足见这些大师们的眼光及高瞻远瞩。

阅读了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就是在传承和熏陶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此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也就指日可期。就算这些孩子不能都考进清华、北大,但无疑这些作品会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而不是培养了“功能性文盲”。现在博士、教授文凭满天飞,不一定就代表高文化、高素养。大约十年前,在报刊上读到台湾地区一位文化官员向海外学成回来的博士生讲话,批评他们为“功能性文盲”,就是说,除了自己的狭隘的专业知识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知道,就跟文盲差不多。

阅读了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市场经济中的种种乱象就会自然地消失,原因何在?当今天在校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他们已经有了相当高的道德水准(人们的道德水准一定是远远高于法律底线的),虽不一定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能做到“不损害他人”还是完全可以的。

阅读了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会很自然地受到大师们人格魅力的感染,这将有助于帮助孩子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孩子们高尚的品格,帮助孩子们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使孩子们身体内部、心灵深处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力量。只有这样的人走向社会时,才不会被浮华、烦躁所扰,在嘈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独有的清静。

二、为学好母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既然中国人生而会说中国话,会说母语,中文不就学好了吗?事实远不是这样。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往往首先体现在母语文字的修养上,而文字和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文字的历史大概三千年,这辉煌的文化如何体现、如何传承,一定是依靠文字。

每当周末,我们看到无数的小学生(当然,不仅小学生)像正常上学一样背着书包去补习外语课,各种外语补课班的生意何其红火!只是不知道这些补课的孩子们外语水平是否有所长进,但权威调查显示我国学生母语的水平却在大大下降。从充斥于电视荧屏、网络媒体不堪入目的错别字、标点符号就可见一斑。试想,如果这些人有一天去听李敖、刘墉、易中天、姚淦铭、王立群等这些当代文人大家的演讲,演讲者略微含蓄一些,或再引用一些历史典故、表达一点雅谑,该听得懂的时候似懂非懂,该笑的时候却笑不出来,结果就真的是邯郸学步了,别人优雅的步法没有学来,自己怎么走路到最后也不会了,岂不悲哀?

远中文而重外文,从表面上看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实则可能会影响民族的凝聚力(近些年,国人总是热衷于过“洋节”即是很好的一个佐证)。事实上,每一种成熟的文字都承载着这个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要深入其中,精通其义且能运用自如,这绝非易事。

2002年,当温家宝总理举行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后,就有法国记者总结说,在中国历代领导人中,能够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并能运用自如的除了毛泽东之外,就只有温家宝了。

不知道有多少考“托福、雅思”得高分的学子,往往连一封用词准确、格式正确得体的英文信都写不好,写不好的原因不是英文不过关,而是母语太糟糕。不记得是哪位大学者评论“五四”运动前后的几位没有过海外留学经历却把很多英文著作翻译得非常精彩的大文人时说,虽然他们的英文不好,但是他们的中文却非常好。

站在历史的节点上看,无论是培养孩子们广泛的阅读兴趣,还是为孩子们学好母语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无疑都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这样的历史重任,而不是仅仅限于让孩子们学会了拼音,又多认识了多少汉字。只有绝大多数孩子们有了广泛的阅读兴趣,母语有了非常扎实的基础,我们才有理由期待我们的国民素养会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大幅提升,我们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才能得以更好的传承,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的复兴。可以预见的是,文化的复兴之日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时。

到了那时,或许我们都已退出历史舞台闲赋在家,看到祖国的腾飞和复兴定无比欣慰,届时,我们真的可以效法古人“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做雪飞”!

猜你喜欢

母语莫言大师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大师剪我也剪
母语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
莫言:虚伪的文学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