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孩子的心灵港湾
2013-08-15茹晓辰
◆茹晓辰
(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沙流河中心小学)
一、根植习惯的良种,于细微处正品性
农村的孩子,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因此,面对刚刚入学顽劣不羁甚至一无所知的孩童,我从告诉他们作息时间、教给他们如何站队、如何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到怎么拿书、怎么执笔,洒水、扫地、拿拖布等。每天不厌其烦,时时刻刻做着示范……这样,当他们看到干净的地面、整洁的课桌、漂亮的拼音字母、叠得平整规矩的衣服……他们自然而然就知道了什么才是好习惯,怎样做才会赢得师长和同学的夸奖和赞扬。这样的引领和教育使得孩子们很快入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都能做到按时到校,自动整理文具和玩具、规制卫生用具,勤洗手脸和衣服,队列整齐有序,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老师扶孩子走一程,以后的路上才能变轻松。
二、营造向上的氛围,于无声处鉴德行
有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很少拥有自己的图书。根据这一情况,我在教室一角创建了“书虫小屋”。这是学生在我“用一本书,换五十本书”的倡议下捐书出来建成的。孩子们可以利用早晨、中午到校或课上完成了作业的空余时间自主阅读。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读书爱书的好习惯,还让那些作业完成的快的孩子有事可干,老师也不再为维持课堂纪律发愁了。看到孩子们的读书欲望强烈,我又每周开设一节阅读交流课,让他们谈谈自己一周的收获,并把自己喜爱的书,喜欢的故事推荐给大家,在交流中明确前进的方向。
三、拨动和谐的音符,用真诚塑造心灵
我们班有个叫王××的小男孩。开学初他几乎每天哭着来上学,而且必须由妈妈送到座位上,还时不时的找各种理由请假、回家。大部分的老师都出动了,说、劝、哄,都无济于事。于是,我每天都会提早一些来到学校,在教室门口迎接他,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以此来减小他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对家长的过度依赖心理。课下,我安排几个班里最坚强又活泼开朗的孩子和他一起游戏。有了小伙伴,孩子的焦虑不安自然就能减少。我渐渐发现他很聪明,于是,我就让他当上了学习小组长,做了老师的小帮手。当他每一次举手回答问题、每一次完成作业、每一次早早的到校,我都会由衷地夸奖他。渐渐地,他身边的好伙伴越来越多,欢声笑语总是围绕在他的身旁。终于,又哭又闹的王蔚骅不见了,坐在孩子们当中的是一个懂事、聪慧、勤学好问的小男孩。
四、搭建沟通的桥梁,携手共创希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的成长教育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在开学初,我会召开家长会,在学校教育与学生特点方面进行了沟通。我们每天放学都是把孩子亲自送到家长手上,就孩子的在校表现可以进行及时的沟通与联系。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尽量让家长之知晓,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的进行教育。但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忙,无法来学校,我们就制定了家校联系卡。同时,考虑到我们农村学生家长的知识水平和素质现状,为让家长了解更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我就专门做了一份《好家长》简报,每周一期。一段时间下来,家长见到我都笑逐颜开地说就是再遇到问题也不会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