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黄止咳汤治疗小儿咳喘病90例

2013-08-15黄良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7期
关键词:咳喘麻黄儿科

黄良雪

麻黄止咳汤治疗小儿咳喘病90例

黄良雪

(广东省沙河医院华夏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深圳518053)

麻黄止咳汤;小儿;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过敏或细菌、病毒所致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病。以冬春两季多发。中医称为咳喘,采用中药麻黄止咳汤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2011年10月份至2012年12月份治疗的90例小儿咳喘证,初步小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文90例患儿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中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最小6~26天,最大的10岁,平均年龄4.5岁。伴有鼻塞流清涕者10例,伴有便秘者6例,伴有食积者35例,伴有高热者3例。病程1~3天就诊,患儿均有咳嗽,喘息,大多数有痰不易咯出,年龄小的部分有呼吸困难,喘息、烦躁,口干少食,查咽充血62例,两肺均可闻及喘鸣音及多少不等的中小湿罗音。

1.2 中医辨证分类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病因较多,辨证分型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的证候诊断疗效标准》[2]哮喘的证候分类。90例中外寒肺热或痰饮停肺的表现咳嗽哮鸣,恶寒发热或不寒不热,鼻流清涕,痰液清稀,四肢欠温,面色淡白,口干咽赤,烦躁气急,多汗,面色苍白,舌质红,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滑或浮滑,或指纹紫或淡红。

1.3 治疗方法 采用麻黄止咳汤,麻黄3~6g,杏仁6~10g,甘草3~5g,僵蚕6~10g,蝉衣3~6g,龙骨10~30g,牡蛎10~30g,紫菀10~20g,喘鸣重者加款冬花6~10g,干姜3~10g,细辛1~5g,咳嗽剧者加干姜、五味子,痰多者加车前子10~30g,茯苓10~30g。便秘者加全瓜蒌10g,枳实6~10g,白术10~30g;食积纳呆者加山药10g,鸡内金6~10g,神曲10g,麦芽30g;伴有高热者可水牛角10g,生石膏30g,芦根20~30g。以上中药煮二次取200ml,分三次,早、中、晚饭后服用。方中“三拗汤”宣肺止咳平喘;龙骨、牡蛎仿“从龙汤”之意,敛肝气之逆,镇逆以止咳,蝉蜕疏风祛邪止痒,现代药理证明有解痉脱敏的功效。僵蚕、茯苓健脾祛痰止咳,车前子清热利水,亦有化痰之功。紫菀润肺止咳,量大时亦有通便之功。另外,药理研究证明麻黄、五味子、干姜有抑制气道炎症细胞浸润,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拮抗炎性介质作用。上述诸药合用,使肺气宣畅、痰热清除,咳喘得平。

1.4 病案举例 李某某,男,6月26天。就诊于2012年10月15日,咳嗽,气喘2天,新生儿时期曾患咳嗽气喘在儿童医院住院治疗,一住至少二周,因二月大时咳喘采用中药治疗而愈。所以一有咳嗽即来就诊。面色浮白,双肺可闻及喘鸣音,苔薄白,质嫩。辨证为风寒袭表,引动伏痰(夙根)而喘鸣。治拟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方用麻黄止咳汤,药用麻黄5g,杏仁5g,甘草5g,茯苓10g,僵蚕5g,蝉衣5g,炙紫菀10g,车前子10g,龙骨牡蛎各15g。二剂。16日复诊,喘鸣、咳嗽减轻,余无不适,遂续原方四剂。19日复诊,喘咳已平复,晨起见喷嚏,流涕,苔薄白,质淡,见指纹淡紫。此复感风热之邪,拟疏风清热化痰止咳。方用荆防二陈汤加味,药用防风5g,荆芥5g,辛夷5g,竹茹5g,陈皮5g,茯苓10g,甘草5g,鱼腥草10g。二剂而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诊断疗效标准》哮喘的疗效标准。治愈:哮喘平息,听诊两肺哮鸣音及湿性罗音消失;好转:哮鸣音减轻,听诊偶闻喘鸣音;未愈:哮喘症状无改善。

2.2 临床疗效 治愈64例,好转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6%。

3 讨论

喘息是气流通过狭窄气道受阻形成涡流,引起气道壁震动而产生。由于小气道中主要流速的线形速度太慢,以至于不能产生在听觉范围内感知气道壁震动的能量。因此,认为喘息来源于中心气道的狭窄,但因总面积远远大于中心气道,小气道狭窄时阻力加倍增加,常常使大气道动力性受压,继发大气道受限从而引起喘息[1]。

张景岳所谓:“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以至惊风、吐泻及寒热疳痫之类,不过数种;且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笔者认为,小儿的咳喘,不外是外感风寒,引动宿痰而致。小儿饮食不节,贪食寒凉辛热之品,内生痰饮,另外深圳为亚热带气候,四季皆有湿邪,脾虚患儿若内湿、外湿共同致病多从寒化。此时感受风热病邪,或风寒病邪内传化热,则导致寒热错杂证。其病变缠绵,治疗颇费工夫。临床常见此类患儿应用抗生素、解痉止咳、抗炎等药治疗仍咳喘不止而转入住院治疗。

笔者采用麻黄止咳汤是寒热并用法,略偏于温性。治疗小儿咳喘疗效确切,说明临床上小儿咳喘证偏寒型也是常见证型之一。咳喘虽由外邪引发,但宿邪在论治中是不容忽视的。在临床上,重视体质辨证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体质型不同,特别是特禀质,往往对某致病因子或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用药则不同。小儿发育尚未健全,脏腑娇嫩,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提出小儿“稚阴未充、稚阳未长”。“不足”与“有余”应该辨证认识。咳喘多属日久之证,过用寒凉,易伤患儿阳气,特别是脾阳。过于温热则易激发“纯阳之性”而热灼伤阴。特别是肝阴,肝阴受损则肝阳上亢,而易动风。此乃“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病理现象。

因此,小儿咳喘是邪恋于内,肝脾失调,痰浊内生为病之宿疾;遇外邪而引发,内外交困,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型。麻黄止咳汤具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调脾等功效。临证根据证候所偏随证加减,经临床应用,重复性较好,尤其适用于深圳地区,不受季节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1]赵晚英.小儿喘息性疾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4):241-243.

[2]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1993,31(4):222-22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7.012

1672-2779(2013)-17-0018-02

杨 杰

2013-07-12)

猜你喜欢

咳喘麻黄儿科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蒙古“活肺”秘方现身快速治疗咳喘
蒙古“活肺”秘方现身快速治疗咳喘
麻黄-杏仁药对成分-效应间变化规律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