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院开展“治未病”工作体系建设探讨
2013-08-15徐鹏敏
徐鹏敏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郑州450000)
1 医疗负担过重
一段时期以来,一直存在着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缓解了这一局面,但国家和个人的医疗负担过重,依然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以下几点是重要因素:①当前在疾病的防治上长期存在着 “重医疗、轻预防;重大医院、轻基层中医院”的倾向。[1]“重医疗、轻预防”,对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投入少,公共卫生职能偏废,防治脱节。对于传染病,当前已经能够对其中的十几种进行疫苗注射等有效预防措施,但对于非传染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不能下降。社会老年化、社会环境变差、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等因素,也使得患病率增高。这都使得治疗疾病的总成本上升。“重大医院、轻基层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悬殊,使得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加重了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②诊疗技术快速发展。大型医疗仪器和设备层出不穷,治疗手段日益更新,伴随着的就是医疗费用无限的上涨趋势,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③以药养医的弊端。国家对卫生部门投入不足,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现象屡禁不止,加重了老百姓的医疗负担。
2 慢性疲劳综合征一直困扰着人们
世界卫生组织 (WHO)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 (第一状态),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 (第二状态),75%的人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WHO称其为 “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 “亚健康状态”。[2]处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状态的人,感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或心情烦躁、失眠,或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或腹胀、便秘,或腹泻,或心慌、胸闷,甚至有欲死的感觉,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下降,然而体格检查并无器官上的问题。
3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疾病防治思想
主要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四个方面。中医经典中有诸多论述,[3]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4 基层中医院开展 “治未病”工作的主要途径
4.1 宣传养生观念 普及养生知识 目前社会上有股“养生热”,但水平和目的都良莠不齐,人们难以辨别。有的人认为养生很难、很玄妙;有的人认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养生,或不重视养生。医院应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以张贴宣传栏、发放养生知识手册、门诊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和方法。中医养生包括调畅情致、均衡饮食、规律起居、劳逸适度、顺应天时等方面,能做到这些就是养生了。
4.2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调整 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状态的人,首先要让其有正确的养生观念和方法。其次,通过辨证论治,根据其具体体质或证型,开出具体的食疗方、膏方等,有条件的可以结合针灸、艾灸、按摩、推拿等方法,必要时,直接用中药进行调治。根据其实际生活情况,可以推荐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等锻炼方法,并提供可靠的学习途径。
4.3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一个特色疗法,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比较旺盛,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阳虚阴盛的宿疾得以恢复,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变异性咳嗽、鼻炎、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 (梅核气)、关节炎、冻疮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
5 讨论
目前,医疗负担过重已成为当前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模式已成共识。200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提出开展中医 “治未病”工作。2008年全国首届 “治未病”高峰论坛暨 “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治未病”健康工程旨在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已将 “人口与健康”作为11个重点领域之一,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中医学丰富的 “治未病”理论和方法,对于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长,将对当前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杨云英,林静仪.浅谈治未病理论指导胃痛患者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148-149.
[2]王俊强.太昊妙锋针“治未病”综合疗法之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45-46.
[3]孔凡涵.刍议中医“治未病” 浅谈中医养生保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