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伏穴位敷贴防治肺系慢性疾病的探讨

2013-08-15钟大勇陈雨函陈绍宏张燕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9期
关键词:肺系阳气支气管

钟大勇 陈雨函 陈绍宏 张燕飞 李 毅 何 云

(1四川省大邑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大邑611330;2四川省大邑县残疾人联合会,大邑611330)

三伏穴位敷贴防治肺系慢性疾病的探讨

钟大勇1陈雨函1陈绍宏1张燕飞2李 毅2何 云2

(1四川省大邑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大邑611330;2四川省大邑县残疾人联合会,大邑611330)

三伏穴位敷贴是中医学所特有的一种外治法,很多医家将此疗法应用于肺系慢性疾病的防治上,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就穴位敷贴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和近年来此法防治肺系慢性疾病的进展作一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依据。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理论基础

肺系慢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随着近年来环境恶化、大气污染加重和社会人群结构老龄化等问题出现,此类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逐年上升。三伏穴位敷贴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在三伏天对穴位进行药物敷贴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由于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不经肝脏首过效应[1],且此法简单易行,安全而无不良反应,治疗各科疾病的确有良好疗效,故临床应用较广,尤其在针对肺系慢性疾病的康复防治中,有很好的疗效。

1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1.1 理论基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主要论述了养生之道及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被历代医家奉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后世据此发展出针对某些内科疾病的防治,如“冬病夏治”。“冬病夏治”作为中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机理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尤其在冬季感寒后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得以恢复。夏天是一年中阳盛阴衰之季,而“三伏”又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天上阳气和地下火热相互交济,人体阳气也随之生发,此时气血循环旺盛、皮肤松弛、毛孔张开,药物易于吸收,是恢复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此时运用补虚助阳或温里散寒药物进行穴位敷贴治疗,并借自然界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升发之势,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通过皮肤吸收,经穴位随经脉的循行,导入脏腑,直达病所,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且输布于全身,激发周身经气,振奋人体相应脏

腑功能,达到沟通表里,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畅,使脏腑安和、阳秘阴平。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驱散体内阴寒之气,将冬病夙根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春夏养阳”、“冬病夏治”,防治慢性虚寒性疾病或抑制其复发之目的[2]。而穴位敷贴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最早见于《素问》。吴尚先在《理瀹骈文》记载:“病在外者贴敷局部,病在内者贴敷要穴。”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治病的一种外治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在病体相应腧穴,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敷贴,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总之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整体观念,其二是经络学说,其三是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有独特的功能。

1.2 作用机制药物作用于腧穴,如同内服药物在胃肠内泌别清浊一样,将药气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摄于体内,融化于气血津液之中,从而防治疾病。穴位贴敷疗法一方面是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刺激,调整阴阳平衡,以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和缓解症状之目的;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对药物具有储存、放大作用。药物透皮吸收直接兴奋β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使CAMP增多,从而扩张支气管,达到平喘效果;药物成份通过血流,促进支气管腺分泌,产生祛痰作用;药物成分经血流进入大脑,抑制咳嗽中枢而止咳。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体液”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使人体各脏器功能恢复平衡,从而增强免疫力,降低机体过敏状态,彻底改善体质,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现代研究发现: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可以降低β受体反应性。对气道炎性细胞、免疫机制、细胞因子、肺功能、哮喘潜伏期等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还可以激活机体的某些酶,提高机体增强免疫功能的一些酶的活性,从而起到增强免疫的作用,抑制各种过敏介质释放及组织细胞浸润,达到脱敏、解痉、平喘效果。

2 穴位敷贴防治肺系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2.1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喘息或伴有哮鸣音,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传统的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经济的中医外治疗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渠道,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无痛苦,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与西药治疗相比,穴位敷贴法治疗成人反复发作性哮喘有着更为显著疗效,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2.2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喘息为主要症状。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目前,西医多采用抗感染、解痉、止咳等治疗方法,效果不甚理想,临床上尚缺少特效的疗法。慢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缓解期的治疗及预防措施不可忽视,严重影响劳动和健康。而穴位敷贴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各期均有较大治疗作用。丰胜利等通过对206例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肺系疾病患者进行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总有效率可达77.2%。说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3 鼻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旧称过敏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是人机体对外界某些过敏源感性增高而表现出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变态反应,使鼻黏膜血管舒缩功能和腺体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以流涕、喷嚏、鼻痒、分泌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主要症状。穴位疗法敷贴操作简便易行,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2.4 其他肺系疾病王立侠等[3]通过三伏天穴位贴敷,观察对反复发作的呼吸系统疾病疗效,2055例贴敷患者连续贴敷3年、2年、1年的病例各200例,贴敷患者中显效298例,有效263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93.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疾病,李国勤等验证了穴位贴敷这一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确切,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在提高稳定期COPD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年均急性加重次数、降低医疗负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能力方面有较好疗效。

3 问题与展望

穴位敷贴疗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无痛、易行、副作用少,是一种潜力很大的中医治疗方法,目前被广泛运用于防治各种肺系慢性疾病,近年研究发现,三伏穴位敷贴疗法疗效确切,作用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研究工作也充分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但是,穴位贴敷疗法虽然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可是对它的研究却远远不如针法、灸法,尤其是机理探讨方面,长期以来还是很少被人重视。因此,今后除了继续开展临床研究以外,还要有重点地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阐明其作用机制,明确其适应范围。不仅研究其适应证,也要研究禁忌证,使这一疗法不断充实、完善和系统化。

[1]袁燕萍.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研究近况[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2):53-55.

[2]王树凡.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的临床运用[J].光明中医,2007,22(4):16-18.

[3]王立侠,吴水珠.“冬病夏治”之“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63-6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9.062

1672-2779(2013)-19-0087-02

杨 杰

2013-08-15)

猜你喜欢

肺系阳气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循证医学PICOS模式结合PBL教学法在肺系病证临床教学中的研究
早上洗澡伤阳气
黄吉赓应用膏方治疗肺系病经验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