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移植术后的中医药干预进展

2013-08-15张时文吴建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9期
关键词:排异肾功能证候

张时文 刘 瑜 吴建欣

(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肾病科,赣州341000)

肾移植术后的中医药干预进展

张时文 刘 瑜 吴建欣

(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肾病科,赣州341000)

肾移植是目前各种器官移植中开展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器官移植,也是各种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肾移植患者术后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其呼吸、心血管、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疾病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致使移植肾失去功能,甚至造成肾移植患者死亡。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通过中医药干预可促进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及减轻排异反应,提高术后并发症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

肾移植术后;中医药疗法;综述

肾移植是目前各种器官移植中开展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器官移植,也是各种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肾移植患者术后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其呼吸、心血管、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疾病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致使移植肾失去功能,甚至造成肾移植患者死亡。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通过中医药干预可促进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及减轻排异反应,提高术后并发症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现就肾移植术后中医药干预的最新进展作一概述。

1 术后正常患者的中医药干预

大部分肾移植术后患者在服用抗排异药物期间,能正常工作及学习。如何让这部分患者长期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或者延缓其术后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对肾移植术后病人中医证候普遍规律的研究逐步展开。殷立平等[1]通过对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研究,认为肾移植术后证型均为虚证,其中以脾肾气虚、脾气虚、脾肾阳虚为主。证型与患者病程、年龄、性别以及肾功能改善程度有一定关系。桂泽红等[2]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肾移植受者住院和出院后6个月内复诊的临床症状、体征,总结证型特点、分布规律,认为肾移植患者中医证型特点主要是本虚标实证,本虚证主要是脾肾气虚、肾阴虚、肾气虚,

标实主要为湿热、瘀血。治未病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逐步摸清肾移植术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后,通过中医药的早期干预将有望延长术后患者的寿命。

2 术后排异相关的中医药干预

2.1 术后肾功能的恢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Hariharan等[3]首次注意到,移植后1年时血清肌酐水平与移植远期效果相关,血清肌酐水平较低的受者,远期效果明显提高。田晓辉等[4]通过对112例肾移植受者除常规治疗外,术后每天给予丹参注射液60ml,共用10天,同期109例肾移植受者常规治疗而未使用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比较术后尿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等,认为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肾功能延迟发生率,有利于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2.2 术后排斥反应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一次或多次的急性排斥反应对脏器长期存活有明显危害。王锋等[5]认为肾移植术后其本为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当发生排斥时,则为湿毒内伏兼有瘀血阻滞。从而通过采用专方辨证论治、专药选用结合西药治疗,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

2.3 减轻抗排异药物的毒副反应免疫抑制药物均有毒副反应,中医药有减毒增效的作用。聂峰等[6]运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免疫抑制剂毒副反应2例,从肾论治,辨证为药毒耗伤肾阴,虚火上炎,疗效满意。

2.4 对抗排异药物浓度的影响陈刚毅等[7]通过对2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参苓白术散以健脾和胃为法,可持续提高肾移植术后脾虚型患者CsA血药浓度,减少排斥反应发生率,同时无明显的肝、肾毒性,也不增加CsA的毒副作用。张平等[8]通过用参苓白术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移植术后脾肾虚弱证患者CsA血药浓度低下28例,每天1剂,2周为1疗程,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CsA血药浓度明显改善。

3 术后并发病的中医药干预

脾胃为后天之本。卢子杰等[9]认为肾移植术后重视调理脾胃实为治本之策,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免疫力低下、术后慢性营养不良、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肝功能损害、术后顽固性便秘等。

3.1 术后感染高热肾移植术后患者因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导致免疫力低下,所以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引起高热。陈夏等[10]采用中药白虎汤加减配合抗生素等治疗肾移植术后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高热,取得良好疗效。

3.2 术后低热部分肾移植术后低热患者,经实验室检查,未能发现病因,治疗很棘手,这时候可用中医药干预。韩秋成等[11]将肾移植术后低热辨证分为邪留肺卫、营卫不和、瘀血型、血虚气浮、阴虚阳亢、气虚阳浮、脾胃湿热等7型进行治疗。

3.3 术后蛋白尿蛋白尿是影响移植肾远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渝[12]将82例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应用免疫抑制剂加黄葵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通过8周的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高文波等[13]通过临床观察,认为雷公藤多甙对肾移植术后蛋白尿有显著疗效,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对移植肾脏起保护作用。

3.4 术后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会导致移植肾失活,直接影响患者预后。陈铭等[14]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活血化瘀针剂香丹注射液能促进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早期恢复。

3.5 术后高胆红素血症肾移植术后肝脏损害的平均发生率为16%,其中单纯性高胆红素血症可应用中医药来干预。胡岗等[15]结合中医辨证,在甘利欣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四逆散加味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并与单纯甘利欣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

3.6 术后并发肺炎患者移植后的感染问题是影响患者移植后预后的重大问题,其中尤以肺部感染最为突出。张志民等[16]运用自拟麻银合剂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炎,获得满意疗效。张万祥等[17]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活血化瘀的中药清瘟败毒饮加减,对于肾移植术后肺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7 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肾移植术后患者完全可以进行正常的性生活,但临床上部分男患者因为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不能进行性生活。翁剑飞等[18]运用中医理论分析探讨男性肾移植术后患者ED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型,选用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功能的方剂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

3.8 术后血尿李松[19]应用芪萸胶囊治疗肾移植术后患者血尿具有显著疗效。

3.9 术后红细胞增多症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PTE)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患者HCT和Hb明显升高,导致血粘度增加,易发生血栓、高血压等并发症,甚至可出现脑血管意外。马麟麟等[20]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清血颗粒与经典西药治疗PTE有同样疗效。对脱落病例进行意向性分析结果,证实了清血颗粒药效学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刘洲等[21]观察了血瘀逐瘀汤对20例PTE病人的疗效,并与洛汀新进行了前瞻性对照,收到较好效果。

3.10 术后脑出血黎易好等[22]应用自拟通腑解毒汤治疗肾移植术后脑出血患者25例,收效良好。

4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药干预在肾移植术后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关于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中医药干预文献很丰富,特别是术后肺炎的中医药治疗很多,而涉及肾移植术后正常患者的中医药干预较少,说明目前临床上大部分学者把重点放在“治已病”上,而不是放在“治未病”上。肾移植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无专门的中医病名,尚无大型的证候规律临床研究,所以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的肾移植术后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为肾移植术后的中医药干预提供理论支撑。

[1]殷立平,张平,苏健,等.肾移植术后患者80例中医证候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1,43(3):25-27.

[2]桂泽红,马俊杰,邹川,等.50例肾移植受者中医证候特点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676-1677.

[3]Hariharan S,McBride MA,Cherikh WS,et al.Post-transplant renal function in the first year predicts long-term kidney transplant survival[J].Kidney Int,2002,62(1):311-318.

[4]田晓辉,薛武军,丁小明,等.丹参注射液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404-407.

[5]王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J].光明中医,2008,23(8):1117-1118.

[6]聂峰,许靖.知柏地黄丸治疗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毒副反应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6):546.

[7]陈刚毅,汤水福,陈铭,等.健脾和胃法对肾移植术后脾虚型低环孢素A血浓度影响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6,38(1):31-32.

[8]张平,殷立平,刘沈林,等.健脾益肾法对28例肾移植术后Cs A血清药物浓度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8,40(5):39-40.

[9]卢子杰,顾晓箭,殷立平,等.从脾胃论治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临床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9,41(5):32-33.

[10]陈夏,高荷玲,蔡宪安,等.白虎汤加减在肾移植术后感染高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3):173-175.

[11]韩秋成,朱有华.肾移植术后低热的中医辨证论治[J].陕西中医,2006,27(2):255-256.

[12]高渝.黄葵胶囊在肾移植术后蛋白尿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9-50.

[13]高文波,王亚伟,朱有华.雷公藤多甙在肾移植术后蛋白尿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5):733-734.

[14]陈铭,汤水福,陈刚毅,等.活血化瘀法对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临床疗效影响的初步探索[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6):433-435.

[15]胡岗,徐再春,陈钦.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18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6,42(3):148.

[16]张志民,韩林,王长安,等.麻银合剂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炎2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469-470.

[17]张万祥,孙元莹,李志军.清瘟败毒饮治疗肾移植术后肺感染24例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6,l7(9):1753-1754.

[18]翁剑飞.男性肾移植术后ED患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J].福建中医药,2007,38(6):24-25.

[19]李松.芪萸仲柏汤加减治疗肾移植术后血尿8例观察[J].河北中医,2003,25(9):668-669.

[20]马麟麟,杨宇飞,吴煜,等.清血颗粒治疗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0):934-935.

[21]刘洲,洪钦国,汤水福,等.血府逐瘀汤治疗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2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1,33,(6):20-22.

[22]黎玉好,魏湛春.通腑解毒汤灌肠治疗肾移植术后脑出血25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3,3:209.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9.110

1672-2779(2013)-19-0162-03

苏 玲

2013-08-25)

猜你喜欢

排异肾功能证候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监测中的价值分析
洞见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