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功散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60例

2013-08-15赵丽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9期
关键词:厌食症健脾脾胃

韩 暄 赵丽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11中医教改实验班,北京100029;2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太原030002)

异功散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60例

韩 暄1赵丽萍2

(1北京中医药大学11中医教改实验班,北京100029;2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太原030002)

目的 探讨异功散加味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异功散加味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患儿60例。结果治愈44例,显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结论异功散加味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小儿厌食;异功散加味;刺四缝

厌食是一种小儿时期的常见病,以长时间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多见于1~6岁的儿童。病因病机是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中医治疗以扶助运化、和胃健脾为治则[1]。本研究运用异功散加味并联合刺四缝治疗厌食儿童6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所实习的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60例小儿厌食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3.28±1.21)岁,其中男33例,女27例。纳入标准:年龄2~5岁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2]对小儿厌食症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厌食或拒食,精神稍差,面色萎黄,肌肉松软,或形体消瘦,大便不成形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舌质淡,苔白,脉无力。

1.2 治疗方法①中药:给予方剂异功散加味。药物组成:党参10g,炒谷芽10g,甘草2g,陈皮5g,白术10g,炒麦芽10g,炒薏苡仁10g,姜半夏5g,茯苓10g。加减如下:若大便溏薄则加肉豆蔻和砂仁;汗多者加黄芪和防风。②刺四缝:用三棱针进行深刺,以挤出黄白色黏液便可。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和病程,一般1周针刺1~2次,疗程1~4周。如患儿病情重,可以适当延长。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厌食或拒食等临床症状消失,食欲和食量增加;显效:厌食或拒食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食欲和食量好转;无效:厌食或拒食等临床症状以及食欲和食量均无改善。

2.2 疗效本组患儿经异功散加味联合刺四缝治疗后,治愈44例,显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本组患儿中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小儿厌食症为儿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素问·痹论》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积滞可损伤脾胃;或营卫不和,以致脾胃气机失调,纳运无权[4];脾胃先天不足或者病后失调,以致脾胃两虚;或胃阴不足;或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乘脾犯胃,肝胃不和而致厌食[5]。中医学认为小儿之脏腑娇嫩,对疾病的抵御力差,加之饮食不知自节,或小儿偏食及嗜零食,过食生冷或甘甜厚腻之品,可导致脾胃受损,为厌食之症。加味异功散的方中党参、甘草、茯苓、白术、陈皮有益气健脾,理气助运之功效;炒薏苡仁、姜半夏可起到健脾化湿,降逆止呕的作用;炒谷麦芽能消食健脾化积。全方在益气健脾基础之上,注重了理气化积的助运之功。诸药合用可奏健脾理气、消食和胃之功,脾健则可运化、胃和则受纳。本组患儿在服用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除此之外,中医治疗厌食症还有很多方法,食疗、脐疗、捏脊、推拿、针灸等,本组患儿给予了点刺四缝穴的疗法。由于该疗法作用专一、功效明显、操作极为简单,在中医学领域众多疗法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在民间广为流传[6]。四缝穴在董宿的《奇效良方·针灸门》首次记载,这也是历代名医的经验总结,对治疗小儿厌食临床疗效较好,具有健脾消积之功效。四缝穴属经外奇穴,与三焦、命门、肝和小肠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针刺后有调理三焦之脾胃、理脾生精、消食化积等功效。现代医学的大量研究证实:针刺四缝穴后,钡剂胃肠道的研究和观察的结果可以表明针刺明显地改善了肠胃道的运动功能[7];并且患儿血清钙、磷、瘦素水平升高,血清锌及红细胞锌的水平升高,从而可明显地改善厌食的症状[8]。点刺四缝穴治疗方便,简单,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疗程较短,收效较快,对身体无不良的反应,点刺时虽有轻微的疼痛,但瞬间便可完成操作,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点刺四缝穴时应注意:①点刺的穴位要准;②点刺的手法要熟练,动作宜快。如动作过慢,则由于儿童哭闹剧烈,导致患儿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③点刺的深度一般为0.5mm,过深则导致疼痛增加,并易致出血,而黄白黏液却不易排出;④点刺时尽量选用细而锋利的注射针头进行点刺,以减少对患儿的疼痛刺激;⑤在点刺患儿四缝穴进行治疗后,做好健康宣教,告之家长长期厌食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危害,指导患儿及其家长去除吃零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本组患儿在应用后的结果表明,异功散加味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明显提高患儿的食欲,改善其症状,疗效非常显著。在治疗的同时,还应纠正患儿的不良饮食习惯,禁止饭前吃糖果和零食,一定要做到定时进食,建立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

[1]邹丽萍.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120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84-285.

[2]胡亚美,江裁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5-127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

[4]姚菊红.异功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5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08(8):526-527.

[5]王雪霞.加味异功散治疗小儿厌食症4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2):837.

[6]袁敬敬,郁晓维.调脾合剂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厌食症的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10):977-978.

[7]胡定柱,李晓艳.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11):57.

[8]姚虹,张邓莉,李辉,等.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5):60-6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9.030

1672-2779(2013)-19-0047-01

吴义红

2013-08-28)

猜你喜欢

厌食症健脾脾胃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