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3-08-15朱博钰黄莉吉余江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雷公藤缬沙坦尿蛋白

朱博钰 黄莉吉 余江毅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

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朱博钰 黄莉吉 余江毅*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DN目前已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控制和延缓DN的发展是关系到ESRD防治的重要问题,也是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重视的问题。目前西医的治疗仍然局限于降糖、降压、降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应用等,临床研究发现中药能较好的保护DM的肾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糖尿病肾病;中药;综述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为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属于慢性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症,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本病与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生化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的改变、高血压的影响、氧化应激、细胞生长因子等众多因素有关[1]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以及氮质血症等。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关键环节在于脾肾亏虚与浊毒瘀阻。在治疗上除复方制剂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单味中药(包括活性成分及其制剂)在防治DN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现将其近年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泄浊解毒类药,抗炎降脂、改善肾功能

1.1 大黄 为蓼科属多年生植物,性味苦寒,具有下积滞、泄浊毒,清湿热、凉血祛瘀的功效。蔡世红[2]运用大黄粉对显性DN进行了治疗观察,在积极控制血压及血糖的同时,大黄组采用生大黄粉胶囊口服,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口服,结果比较,大黄组在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BMI等优于缬沙坦对照组,其中血肌酐下降最明显,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大黄能显著降低显性DN尿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展。李春庆等[3]观察大黄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T2DN)的疗效,结果与单用替米沙坦相比,连用大黄治疗后患者UTP、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MG、尿NAG酶改善更明显,且血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SCr改善及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黏度下降是单用替米沙坦所没有的,表明大黄联合替米沙坦可在治疗T2DN上可从蛋白尿、血脂、血流动力学等多方面保护肾脏功能。郭俊等人[4]通过140例T2DN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观察大黄中药灌肠的疗效,结果表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中药灌肠能够明显降低SCr、BUN、UTP和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的进展,改善DN患者的远期预后。熊智慧[5]在DN患者基础治疗上加用大黄,治疗16周后患血转化生长因子(TGF-β1)、TC、TG均改善,表明大黄对DN患者具有肾保护作用。

1.2 牛蒡子 为菊科草本植物,性味辛苦,性寒,具有解毒散热、利咽散结功效。张磊等[6]采用牛蒡子粉对Ⅲ期、Ⅳ期DN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并与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及尿微量清蛋白均有显著减少(P<0.05),提示牛蒡子粉对DN患者具有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及微量清蛋白的作用。马松涛等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观察了牛蒡子苷颗粒对431例DN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牛蒡子苷组控显率为64.82%,有效率为77.85%;安慰剂组控显率为19.61%,有效率为35.2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与24h尿蛋白定量,牛蒡子苷组疗效均优于安慰剂组。

1.3 雷公藤 为卫矛科植物,味苦、辛,性凉。含雷公藤碱、雷公藤内酯、胡罗卜甙等多种成分,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功效。邬宏剑等[7]观察100例T2DN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6个月,结果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CRP)、UAER均明显下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表明雷公藤多苷片能减轻肾脏组织的炎症反应,延缓DN的进展。赵润英等[8]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DN患者临床大量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雷公藤多苷联合中等剂量缬沙坦治疗DN可能具有通过进一步降低DN的蛋白尿水平,从而延缓DN的进展,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 活血化瘀类药抗凝、解聚、改善微循环

2.1 灯盏花 属菊科植物,又名灯盏细辛,性寒微苦,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功效。马直勉等[9]观察了灯盏细辛对DN病人肾脏的保护作用,同时与多巴胺静脉滴注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病人血脂、肾功、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灯盏细辛对DN病人肾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沈亚非等人[10]观察75例DN患者应用坎地沙坦酯联合灯盏花素治疗DN的临床疗效,3周后SCR、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明显下降,明显优于单用坎地沙坦治疗,表明灯盏花素联合坎地沙坦可更有效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钟莉等人[11]应用灯盏花素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DN,其降低UAER疗效优于单纯依那普利疗效,还可有效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

2.2 水蛭 俗名蚂蟥,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俗名蚂蟥,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水蛭素是其主要成分。史伟等[12]观察水蛭注射液对DN的治疗作用,结果mAlb、SCr、BUN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C、TG、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亦明显改善,表明水蛭注射液对DN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延缓DN的进展。李莹等[13]予尿微量白蛋白筛查为阳性的DN和高血压肾病患者口服水蛭素药物脑血康或静脉输注水蛭素药物疏血通治疗,mAlb均有显著改善,凝血功能五项优于对照组,表明水蛭素有降低mAlb、改善高凝状况的作用,对DN患者的肾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3 三七 为五加科植物,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止血、散血、定痛的功效。沈健[14]应用三七总皂苷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27例早期DN患者,临床症状改善,UAER明显下降,疗效满意。张征宇等[15]在饮食控制、降血脂治疗及控制血糖基础上,予DN患者加用三七总苷注射液,血尿β2-MG、mAlb、UTP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副作用及严重不良反应,表明三七总苷可有效改DN患者的肾功能。

2.4 川芎 为伞形科植物,内含川芎嗪、川芎内酯等成分,有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唐新妹[16]予DN患者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周后,外周血GMP-140、UTP均明显下降,表明川芎可以抑制DN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王少清等[17]对30例早期DN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川芎素,治疗组UAER、尿β2-MG水平及血浆vWF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川芎素能有效减少尿蛋白,降低肾小球损害,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苏保林等[18]在予DN患者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患者TGF-β1、CRP、白介素-6(IL-6)水平明显降低,表明川芎可有效降低DN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

2.5 葛根 为豆科药食两用植物,主要成分为淀粉及黄酮类化合物。管录宇[19]在35例早期DN患者基础治疗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UAER、SCr、BUN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葛根素能改善早期DN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减轻肾损伤,改善肾功能。杨平等[20]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早期DN患者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表明葛根素可能通过减低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起到对DN的保护作用。

3 补虚类药调脂、护肾、增强免疫功能

3.1 冬虫夏草 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李青云[21]观察厄贝沙坦和冬虫夏草制剂联合治疗T2DN的疗效,结果使用冬虫夏草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在Scr、UTP、TG、TC四个指标上改善均优于单用厄贝沙坦,表明厄贝沙坦和冬虫夏草制剂联合使用治疗T2DN,能有效降低血肌酐和尿蛋白,改善血脂,保护肾功能。刘明伟[22]观察氯沙坦和百令胶囊联合治疗T2DN患者mAlb的作用效果,结果UAER下降明显,SCr、K+治疗前后差异,表明氯沙坦钾和冬虫夏草制剂联合使用能安全有效的降低尿蛋白。陶尚成等[23]观察中成药金水宝胶囊(发酵虫草菌粉Cs-4)治疗早期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服用依拉普利的基础上,口服服金水宝胶囊,疗程6个月,并与单纯服用依拉普利作对照,结果提示金水宝胶囊治疗早期DN,减少蛋白尿,稳定肾功能,疗效肯定,未发现副反应。

3.2 黄芪 为豆科草本植物,性味甘温,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张颖[24]通过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DN的疗效,得出黄芪联合缬沙坦在效降低UTP、mAlb及SCr方面有较好疗效。赵琳琳等[25]对31例DN患者使用黄芪联用洛丁新治疗,结果FBG、UAER、血、尿β2-M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G、TC及血黏度亦明显降低,表明黄芪能促进尿钠排泄、减少尿蛋白漏出、有效治疗DN。李新[26]对DN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黄芪注射液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认为能更好的保护肾脏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3.3 绞股蓝 为多年宿根植物,性寒味甘,内含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及微量元素类等成分,有益气安神的功效。张永等[27]比较绞股蓝总甙与缬沙坦对DN患者血脂、蛋白尿、肾功能的治疗效果,得出绞股蓝总甙与缬沙坦在防治早期DN方面,均有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二者治疗效果相近,此外绞股蓝总甙还具有显著改善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黄萍等[28]研究绞股蓝皂甙对T2DM患者的血脂和尿蛋白的作用,结果UAER、TG、LDL均明显下降,表明绞股蓝皂甙对T2DM患者有明显改善肾功能及降脂作用。

4 结语

DN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升高。中药在DN的防治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以上单味中药(包括活性成分及其制剂)都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DN的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当然,如果临床上如能结合中医辩证,根据DN不同的病理特点,虚实的轻重,选择具有功效适应症的单味中药将更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1]董砚虎,李利平.糖尿病肾病防治新观点及其进展与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11):56-57.

[2]蔡世红.大黄粉胶囊治疗显性DN疗效观察[J].江苏医药,2009,35(4):476-477.

[3]李春庆,杜浩昌,王济东,等.大黄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347-363.

[4]郭俊,陈莉明,常宝成,等.大黄为主中药灌肠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研究[J].临床荟萃,2011,26(18):1595-1598.

[5]熊智慧.大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TGF-β1水平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8):1066-1068.

[6]张磊,李蓬秋,张学军,等.牛蒡子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1,32(5):656-657.

[7]邬宏剑,刘成国,刘金耀.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及安全性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4):389-391.

[8]赵润英,唐补生,施肖力,等.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9):811-813.

[9]马直勉,张卉,石越,等.灯盏细辛对糖尿病肾病病人肾脏保护作用[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3):310-311.

[10]沈亚非,代喆.坎地沙坦酯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148-149.

[11]钟莉,黎珂.灯盏花素注射液结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评价[J].华西医学,2011,26(4):493-495.

[12]史伟,唐爱华,吴金玉,等.水蛭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57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38(3):38-40.

[13]李莹,崔丽.水蛭素药物治疗尿微量白蛋白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2):6-7.

[14]沈健.三七总皂苷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6):465.

[15]张征宇,孙澍彬.三七总苷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7):407-409.

[16]唐新妹.川芎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和尿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8(32):3166-3167.

[17]王少清,汪立,高芳.川芎素干预早期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2):177-179.

[18]苏保林,李敬,陈刚毅.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及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2,,33(8)976-979.

[19]管录宇.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24-25.

[20]杨平,王朝阳.葛根素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TNF-α和IL-6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2,18(2):36-38.

[21]李青云.厄贝沙坦和冬虫夏草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2):82-83.

[22]刘明伟.氯沙坦联合百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36.

[23]陶尚成,周秋涛.金水宝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271-1272.

[24]张颖.黄芪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8):52-54.

[25]赵琳琳,涂相柏,王德华.黄芪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31例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0(13):191.

[26]李新.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34例[J].河南中医,2011,31(9):1036-1037.

[27]张永,张建鄂,吴平勇,等.绞股蓝总甙与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对比研究[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7,26(4):199-202.

[28]黄萍,陈竞龙,张雷,等.绞股蓝皂甙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血脂、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206-20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5.112

1672-2779(2013)-05-0162-03

张文娟

2013-02-09)

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No:SBK201122365]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雷公藤缬沙坦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复方粉背雷公藤凝胶质量标准的研究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途径诱导Saos-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