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法人治理的探讨(纲 要)
2013-08-15董克用
● 董克用
一、大学为什么需要法人治理结构?
——大学的职能:人才培养、科技进步;
——大学面对的竞争环境:国内外;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差异:竞争与平等的差异;
——高等教育的质量由多个因素决定,如资源占有量、地域、资金、人才等,但是更重要的是治理结构。
二、法人治理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
——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系统;
——系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组织外部、组织领导人的产生和组织内部;
——组织外部是组织实现法人治理的外部环境;组织内部是治理结构;组织领导人是连接组织外部和组织内部治理的桥梁,其产生机制又受到组织外部和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影响。
三、组织的外部法人治理
——主要是指大学外部资源的获取机制,而资源主要包括:资金、资源和人才;
——由于获取方式既可能是通过市场竞争,也可能是通过行政分配。所以,外部法人治理主要涉及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
——外部法人治理优劣的衡量标准是:大学能否机会均等地获得外部资源,特别是政府公共资源;
——外部法人治理的合理与稳定要依靠法律和法规,即通过法治,而不是人治来实现。
四、组织领导者的选任
——大学领导者:校长还是董事长?
——校长的重要性:战略执行者;
——各国大学校长的产生方式不同;
——公立大学有共性:招募、甄选、任命;公开招募:标准清晰以保障质量、程序严谨以保障公信力;世界著名大学往往全球招募;委员会甄选:利益相关者组成委员会;公立大学往往包括政府代表、董事会成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社区代表等;政府任命:委员会推荐的候选人可以等额,也可以差额,政府拥有最终确定权。
五、组织的内部法人治理
——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体现决策、执行、监督的组织结构:董事会、校长(行政)、监事会。董事会:利益相关者组成,决定大学的战略与发展;校长:战略执行人,行政首脑;监事会:战略和运行结果的监督者。
——大学内部治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科与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机制,内部资源的分配与调整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教师与职工,学生事务管理,管理层与学生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特色与方式。
六、推进我国大学法人治理的建议
——在高等教育领域,需要转变政府职能,从“管大学”到“办大学”,从“部属”到“公立”;
——建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是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职能的前提;
——组织外部法人治理的关键是:政府需要关注如何处理好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的关系、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的关系;重视大学资源的地域分布,提供教育机会均等的条件;减少行政配置资源的职能,增强高校制度建设和质量监控的职能。授予大学和校长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完善校长的选任:完善校长选拔制度,总结和推广公立大学校长公开选拔的试点经验,完善公开招募、委员会甄选、政府任命的规则和程序,增加透明度,以利于社会监督。
——董事会:公立大学必然有政府代表,党的领导通过董事会来实现;
——监事会:可以在教代会基础上增加政府和社会知名人士代表;同时,应有学生代表参加。
——现有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应为高校内某一特定领域的任务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