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国防重教育 提升国防软实力

2013-08-15张红娟张丽春张桂香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

张红娟 张丽春 张桂香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12)

国防是国家完整统一不受侵犯和国民安居乐业的保证,也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人口,在自己的国土家园繁衍生息,过着自由幸福、和谐美满的生活。有国才有家,国之安危,家之存亡,政之大事,心系万民,因此,我们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国防的作用集中体现在防卫回击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强弱,一要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支撑,二要以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卫国勇气为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在加强国防物质建设的同时,通过国防教育加强国防精神建设,才能使我们的国防无敌于天下,立于不败之地。

一、认清形势 重视国防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形势日趋缓和,这些年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多为经济的突飞猛进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及时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果断实施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战略,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科学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有了巨大的提高和改善。我们希望世界安宁,让各国人民在和平与发展的热潮中,尽享欢乐,走向进步。然而我们良好的愿望和期待,往往难以实现。

(一)世界形势在不断变化,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极易导致世界局势的多变性

人类社会的复杂和多变源于世界历史和现实的多元化,人类不同文化、信仰和道德等产生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形成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有些国家以强凌弱,强词夺理,在国际社会为所欲为;有些国家自认强势,狐假虎威,在国际社会蛮横霸道;有些国家不甘受辱,漠视强敌,在国际社会气势夺人;有些国家以和为贵,操持自守,在国际社会安然自得;有些国家贫穷落后,致力发展,在国际社会听风观雨。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由于种种原因总会产生利害得失,出现政治主张、经济利益、周边关系和陆海归属等矛盾和纠纷。在这种态势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利益,都在国际生活中争取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国防和军队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所以,许多国家都有运用自己的手段制裁打击别国和抵御别国制裁打击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些年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际间这种制裁打击和反制裁打击的能力,都在不断加强,正是这种能力的存在,导致了局部战争的不可避免。曾经发生的美国9.11恐怖事件、伊拉克政权被颠覆、伊朗遭制裁、叙利亚等国内乱、朝韩对峙,以及日俄、日韩、中日和中菲岛屿之争等,频繁上演的矛盾和斗争,尖锐激烈,不知何时何地有人会丧失理智,把形势推向枪炮轰鸣的境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曾明确指出,国际上很难预料会发生什么问题,但是可以说是非常动荡、充满危机的年代。他说我们可能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战争可能延缓爆发,可是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一面,我们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他还说我们应该想到,如果敌人打来怎么办?

(二)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既是形势要求,也是历史经验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在苦难多于安乐的历史进程中延续了东方文明,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演绎过国家统一强盛的狂欢,也演绎过懦弱无能出卖国土分裂民族的悲剧。抛开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光环,我们会发现一些不堪回首的局面:不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就是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不是政府懦弱外敌逞凶,就是有国无防列强横行。历代封建专制王朝和他们的代表人物,只顾盘剥享乐,毫不忧国忧民,天下乱了他们逃之避之,敌人来了他们屈之降之。而贫穷落后的民族和小生产传统意识形成的民众群体,长期处于一盘散沙状态,如同沉睡雄狮任人挑逗。那一段有国无防有兵无勇的羞辱历史,回顾起来无不感到切肤之痛。历史和现实都在时刻提醒我们,今天在强国富民的同时必须富国强兵。

(三)既要坚持经济建设,也要加强国防军队建设,二者要协调发展

由于长期和平环境,不少人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势,想发展,想致富,想过小康生活,对国防、战备不屑一顾,而对“我们应该想到,如果敌人打来怎么办”这一警告或听而不见或听之任之。甚至有人认为“经济发展了,国防就会自然而然地强大起来”,反正大战打不起来,国防建设可以“缓一缓,放一放”,这是非常危险的思想倾向。这种想法一旦左右政策理论,危害极大,不仅会导致国防建设停滞不前,进一步拉大我们同军事强国的差距,而且会丧失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呼吁党政军民上上下下,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既要立足国家经济建设,也要眼观世界风云变幻;既要看到国际间经济科技竞争发展的迅猛势头,也要看到局部战火不断并随时转移别处的可能;既要关注人民群众对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同时也要解决这种要求后边存在的虚幻安全情绪。今天我们虽然不是临战形势,但战争的突然性是存在的,不能完全解除思想武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适当增加国防问题在议事中的比重,多拿点时间和精力议一议,如果本地区突遭敌人空袭、空降,战火在家门口燃起,往日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骤然突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区,如何应对和处置?公正说来,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习惯于按部就班,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决策指挥,而对从未遇到过的战时状态下的组织协调和社会管理并无底数,这种能力相当贫乏。真到战火纷飞时,交通、通讯、物流、医药、水电等能否保障令人担忧,尤其是兵源储备、群众参战支前更是问题。加强国防不单是军队的事,也是地方的事,对地方来说国防建设不是口号,不是空谈,更不是敷衍草率之事,必须扎实稳妥认真落实,关键时刻能见成效。

二、唤起民众 防患未然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国防教育。这项重大举措,意味着和平要警惕战争,安全需发动群众。以法律形式把国家安危与全国人民联系起来,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国防教育要为战争动员服务,成为国防动员的基础

如果说国防教育是爱国思想的灌输,那么国防动员则是保国行动的召唤,二者存在必然联系。国防教育深入普及,国防动员及时有力,这是和平时期唤起民众防患未然的重要手段。国防动员涉及人力、物力和财力各个方面,重点是集中和调配各种战备资源用于国防急需,而卓有成效的国防教育,可为应急而来的国防动员提供思想保证,让公众不觉突然,并能迅速产生国防大于一切的激情和动力。国防动员的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防教育。为此,国防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国防动员的需要,为全民国防扫除一切思想障碍。首先,要教育民众树立正确的和平观,认清战争的可能性。面对长期和平环境人们存在的虚幻安全感,深刻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和平是有条件的,需要付出代价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任何阶段的和平,只不过是两次战争的间隙而已。我们所取得的和平是经过奋斗的结果,在非常动荡充满危机的形势下,战争的可能性始终存在,言和必须敢打,敢打方能言和,这是我们的经验。其次,要教育民众明确战争来临怎么办,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危机。随着现代战争的突然性和各种新式武器的使用,战端一开,战区内的一切生活常规将被打破,会出现恐惧、惊慌、混乱的局面。让民众在由平时转入战时的过渡期,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做好防范,减少损失。同时,服从组织指挥,切忌轻举妄动,维护好战时生活秩序。再次,要教育民众相信党和政府,支持人民军队,坚定卫国御敌的胜利信心。必须告诉民众,我们卫国御敌是正义之战,团结一致,信任党和政府,支援前线,协同配合就是力量,坚信人民军队在全国人民配合支持下会战胜任何敌人,打出军威和国威,在任何外来之敌面前,胜利永远属于我们。

(二)国防教育要有饱满的战备精神,更要有扎实的战备行动

根据目前世界军事科技的发展,我们必须具备面对突然袭击的快速应变能力、海陆空全方位御敌的综合联动能力、寸土必争残酷激烈的抗击打能力、一切生活常规被打破后的战时生存能力以及战时社会管理和组织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的决策动员能力等。首先,应在某些地区启动战时管理机制的研究。立足于早打和大打,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措施,特别注重各社会管理机构战时管理能力的发挥,以应对战争发生后不出现社会混乱。这种研究要突出可能和实用,必要时可向其他地区推广。其次,在国民经济转型发展中,要认真考虑军转民企业生产发展方向,使其适当保留军工生产的技术和设备,并能根据需要迅速由民用生产转回军工生产,以满足战争过程中的大量物资和储备。再次,沿海省市区战略前沿地方,可尝试特殊的干部和领导班子配备任用政策,其组成人员要具备政治、经济和军事知识,保证该地区在平时不忽视国防建设,而在战时能成为组织领导人民抗敌斗争的指挥部。同时,尝试军地领导干部交流,特别是安置好军转领导干部的合适岗位。最后,适当调整现在各级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增加军事知识的必修课。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要配备和充实具有军事知识和国防建设的师资队伍,同时组织编写适宜不同级别干部教学的军事教材,学习后列入考核内容,甚至考虑把具有一定军事知识作为干部任用的必备条件。

(三)国防教育要实行分类教育,并抓好重点难点教育

要围绕国防教育的目的,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把握好讲授重点和深浅程度。一类教育是全民普遍教育。把国防教育视同政治思想教育,国防教育虽有特殊性,但不是孤立教育,教育起点是着眼于人们言行举止的修养和进步,同时侧重于关心国家大事,激发爱国热情。二类教育是国家机关人员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教育。这些人对国家公务、社会事务和生产任务负有职责,要求他们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具备必要的应变能力,对外来威胁保持警惕,培养战时生产工作能力。三类教育是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与国防建设有关人员的教育。这种教育的重点是了解形势任务,必要时可直接进行战备教育和战前动员,多传授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性,把战争的可能性讲多讲够,随时提高警惕,有应对国防急需和应召参战的心理准备。通过区别对象分类教育,既可增加教育的针对性,又能取得好成效。当然国防教育毕竟是全民教育,归根结底要为国防服务,所以必须把握时效性,要根据形势的紧迫程度决定教育的深浅火候。

(四)国防教育要加强研究,步步深入

国防教育的组织者要结合形势需要,及时对教育作出安排和部署,而施教者应灵活施教,既要着力教育深度,更要追求教育成效,组织者和施教者共同研究解决好教学中的问题。一是解决好重点不好抓的问题。根据不同人群,突出不同重点,是搞好教育的基本要求。重点的确定靠施教者的观察分析和经验,也靠组织者对全局的把握以及对受教育人群的了解。二是解决好热点不集中的问题。国防教育中人们的关注点很多,学习讨论中话题广泛,关心方方面面的问题,把这些问题作为热点认真应对。三是解决好难点不突出的问题。围绕国防教育目的,筛选不好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在比较中突出难点。解决难点不突出问题,关键取决于教育者对形势变化的把握,对受众人群的了解和对教育内容的解读。

(五)国防教育要贯穿于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经常化的特殊教育

国防教育应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其他活动一样,贯穿于社会生活之中,同时体现出自身特色,突出特殊性。一是把握好教育目的的特殊性。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国家安全,唤起公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把注意力共同集中在大利益、大安全、大得失上,突破一般政治教育的局限。二是认识到教材内容的特殊性。不是任何教育都算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就是与国防有关的教育,是不是国防教育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上。既要有通用的统一教材,更需要有根据地域、社情和民风不同而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教材。三是考虑到师资素质的特殊性。国防教育需要一批必备素质的师资队伍,这些授课者要熟悉和了解国家的国防方针政策,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战争动员能力,同时能以理服人,解决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总之,只有正确认识国防教育,才能使其成为经常化的特色教育。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国防小讲堂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知国防 爱国防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