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3-08-15顾承卫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信仰马克思主义

□ 王 艺 顾承卫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我党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旨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自“三化”提出以来,理论界已就“三化”的内涵、推进“三化”的途径和方法、“三化”之间的关系等做了众多探析和解读,但从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角度对大众化进行思考,这类文章还比较少。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以及当前中国社会的信仰现状来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作为一项根本任务。

一、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

1、信仰及其社会功能

信仰是一种古老而深刻的精神产物,它以人们在对人类终极需要及现实生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某种观念客体为内核,伴随着心理上对这种观念客体的高度认同,以及追求和维护这种观念客体而形成的特定的强烈情感和坚定意志。信仰一旦建立并为人们所接受,就会对人们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勾画的理想图景将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范式,其内涵的价值理念将成为人们奉若圭臬的行动准则和价值评判标准,其昭示的理想境界将成为人们不懈奋斗的目标。正是因为信仰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信仰有着强大的协调力、激励力和凝聚力,能够在多个方面发挥巨大的社会功能。

第一,信仰能够发挥重要的社会协调功能,是社会协调机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方面,信仰总是以一定的方式,无论是虚幻的还是现实的方式,描述和解释着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寻找着现实的合理性。人们接受一种信仰,就意味着接受这种信仰描述和解释世界的方式,承认其对一切现实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论证,进而从中寻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合理性,在诸多外在的矛盾冲突中寻求内心的平衡和安宁。另一方面,信仰并不是纯粹的观念、情感和信念,还包括由此延伸而来的一系列方法、规范和制度。人们一旦接受了某种信仰,就会自觉而虔诚地遵从它所设计的严密有序的组织制度和规范,这种主观自觉非常有利于实现人际协调与社会稳定。

第二,信仰能够激起人们将理想化为现实的行动,是主体行为的动力之源。它不仅向人们昭示着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还为人们指明了到达理想境界的现实道路,从而激励人们怀抱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现实的种种艰难抗争,循着信仰指引的光明之路奋勇前行,历经万难而不丧失奋斗的勇气。它既维系着人对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寻觅,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又坚定着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和行为价值的信念,是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愿望和追求理想的现实动力。

第三,信仰能够产生无穷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对于任何一个伟大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可或缺的。被同一种信仰凝聚在一起的人们,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高度的认同感,能够形成坚强的群体,团结一致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P190)

然而,信仰功能的发挥并不必然带来积极的社会效应。因为信仰有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之分,这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和产生的社会效应是截然不同的。科学信仰是正确的、高尚的、积极的信仰,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幅正确的世界图景,它为人们提供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正确方法,它用真、善、美的力量引导人们自觉协调自身的行为活动,它向人们描绘的未来理想境界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正确理解人类自身本质的基础上的、是通过努力奋斗终可到达的境界。因此科学信仰作为一种可贵而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能够极大地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非科学信仰虽然也带有信仰的一般特性,却与科学信仰有极大的差别,它往往是以虚幻或者颠倒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不能为人们展现真实的客观世界,当然也不能为人们提供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正确方法。它向人们昭示的理想境界也往往带有浓厚的主观空想的色彩,缺乏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而且由于非科学信仰不具备真理的力量,因而更多地需要用蒙蔽、欺骗、蛊惑、恐吓、许诺、威慑、鼓吹、煽动等非理性的方式去维系人们对它的信奉和依附。所以任何形式的非科学信仰都会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产生或大或小的阻碍作用,尤其是邪教信仰,一旦被邪恶势力用来进行反社会活动,就会对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与特质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奉和追求。列宁首次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两个概念,两者通常作为同义语使用,但前者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后者是强调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实现理想的途径——共产主义运动的信仰。在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实质,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决定了它具有其他任何信仰都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构建了一个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从而使哲学第一次获得真正的科学性,成为完全科学形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在经济研究领域最深刻、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它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真正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人类自身的信仰。

其次,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了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把超越性和现实性、理性与情感统一在真、善、美的基础之上。它的超越性并非来自某种神秘的力量,而是来自对客观真理的把握,它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不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而是真实美好的未来社会,它为人们指引的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不是装饰着“锁链上的虚幻的花朵”的天国之路,而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它用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价值观使人们告别了欺骗、伪善和宗教式的狂热,能够伸手去摘取真实的花朵,实现现实的幸福。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承认历史本体的客观性,又强调历史主体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导性和能动性,鼓励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准确理解自身现实需要和终极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能动的主体性,突破外在必然性的束缚,合规律、合目的、合享受地创造属人的理想社会,在历史活动中实现真、善、美的内在统一。

再次,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个人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信仰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自觉本性所内涵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历史演进的理想目标和逻辑归宿。因此,个人的人生信仰应当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方向和目标才是正确的和积极的,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也只能是表现为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生产力、社会关系和思想意识的全面解放与进化”[2](P177),这就要求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消灭私有制和劳动异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这样才能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这样,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把个人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信仰高度统一起来了,它要求个人不仅应当认识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个人发展的终极理想状态,还应当认识到个人为社会全体成员利益而奋斗是个人为自身完美开辟道路、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从而自觉地把个人发展纳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轨道,向着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理想迈进。

最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恒强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继承、不断创新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的科学真理的统一体,与时俱进是它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品质,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不会丧失它的科学理论基础,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也会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入扩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普遍真理性,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很多新的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过去五年最大的成绩归根结底就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而体现在思想上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说明我们在当前以至今后选择并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将始终是正确的。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任务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实现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任何理论要想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都必须经过大众化,因为理论并不是大众自发活动的产物,而是少数理论家精神劳作的产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伟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总结社会发展史、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而创造形成的科学体系,是极具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旨在改造世界的伟大理论工具,必须掌握群众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应当而且必然要经历一个艰苦的大众化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从少数到多数的逐渐普及的过程。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的是有史以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具有前所未有的广阔性。中国人口数量庞大,科学文化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阶层分化日趋明显,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无疑十分艰巨,必须要有一大批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团结一致,长期奋斗,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艰巨任务得以不断推进和贯彻落实,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完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理论的大众化,也包括实践的大众化。理论大众化是实践大众化的前提,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决定着实践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而实践大众化是理论大众化成效的直接体现,是理论大众化的最终目的。从理论大众化到实践大众化中间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理论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行动。这不仅要求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学会如何掌握和运用这一理论工具,还必须有运用这一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自觉力量。这种自觉力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认同和笃信。如前所述,信仰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中最具主导作用的因素,它会对人们的情感、态度以及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当马克思主义从一种单纯的理论体系上升为一种理想信念,就会产生向实践转化的自觉力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力。因此,要完成理论大众化向实践大众化的飞跃,全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转化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要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为前提。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本体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只有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看到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果,才能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的认同和笃信,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过程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确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级阶段的任务。

2、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

历史证明,任何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仰危机。就主体的思想解放和自觉启蒙而言,危机也意味着机遇,因为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格局减缓了人们追求真理和价值的外部压力,为人们追求真理、价值和信仰提供了必要的和可能的条件。但是,如果作为科学信仰的理论在这一时期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播和确立,使得人们就此转向一种非科学信仰,却会极大地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正如中世纪的欧洲放弃了希腊的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信仰,接受了基督教,从而造成了思想文化长达四百年的黑暗,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希腊古典精神回归。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价值观念多元碰撞的背景下,社会成员面临着信仰的重新思考与选择。一些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中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信仰危机”的提法还值得商榷,因为我国并未出现原有信仰的全面失落与崩溃。虽然看法不同,但目前我国信仰领域确实存在严重的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道德信仰早已式微,法律信仰未曾树立,曾经被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和信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和质疑,导致其影响力有所弱化,主导地位有所动摇。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开始暗流涌动,各种宗教信仰的势力不断壮大,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有变本加厉之势。可见,如果不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确立并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信仰领域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任务就无从达成,马克思主义担当时代精神的重任就无从实现,民族精神的凝铸更是无从谈起。单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鉴于当前思想领域这种状况,单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已经不能收取良好的效果,匆匆占领的思想阵地或早或晚会被其他思潮夺取。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不能停留在理论灌输的层面上,必须通过理论的深入、内化,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最终把外在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人民群众自己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

当前有很多学者提出要“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说到底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信仰,具有其他任何信仰都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我们建立科学主导信仰唯一正确的选择。笔者认为,“重建”是必要的,但“重建”并不意味着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崩塌,也不意味着简单的重新建设,而是意味着超越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盲目崇拜,以及当前某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别有用心的歪曲和边缘化,通过理性的反思,在更新、更高的层面上重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做到在思想上真正认同、笃信马克思主义,在行动上切实贯彻、践行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基本途径

信仰建设是确立信仰和稳固信仰的过程。由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社会已经确立,虽然遭受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和冲击,却仍然拥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稳固信仰应当是当前信仰建设的重点。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曾分析过英、法、德三国达到共产主义学说的三条不同道路:“英国人由于国内贫困和道德败坏的现象的迅速加剧,他们通过实践达到这个学说。法国人是通过政治达到的,他们起初只是要求政治自由和平等,但当他们意识到这还不够的时候,除政治要求而外,他们又提出了社会自由和社会平等的要求;德国人则是通过哲学,通过对基本原理的思考而成为共产主义者的。”[3](PP575-576)笔者认为,在当前“三管齐下”将有益于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设和稳固。

1、理论途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与非科学信仰努力伪造神秘面纱,试图用距离感掩盖其虚假本质,以欺骗愚弄人们不同,科学的信仰是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上,并主要依靠真理的力量来发挥作用的,它需要人们理性的思考和批判,人们对其思考越深入,认识和理解越充分,越能感受到真理的力量,对其信仰越坚定。而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核,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最科学、最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包含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极为博大精深,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才能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真、善、美的本质,同时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还必须在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以更加贴近时代、贴近中国人民现实生活的形式,让更多的中国人更深切地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并不仅仅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还包括对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优秀成果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吸收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其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也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各门学科的研究之中,社会科学学科更为明显,因此对各门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习都有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对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是培养科学理性的最佳渠道,有助于人们用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去分析一切复杂的社会现象。而且,自然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性的进一步证明,都能够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政治途径: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斗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必须使自己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但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存在,在私有制没有最后消灭,社会主义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彻底胜利之前,意识形态领域内仍然会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发达资产阶级国家从未放弃过对我国“和平演变”的图谋,而当前中国又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发生多元碰撞,为各种错误思想的入侵和扩散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内演变与反演变、腐蚀与反腐蚀、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社会意识形态作思想武器,对腐朽落后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进行坚决彻底的批判和抵制。如果抱着随意、容忍的态度听之任之,必然丧失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

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斗争,固然要防止和抵御各种消极错误的思想,但这种防止和抵御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闭。首先,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日渐高涨,各种外来的信息和思想文化影响已不可能完全封闭隔绝。其次,封闭只能使得处在思想真空状态的人们对外界的病菌更缺乏免疫力。再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革命的批判的学说,必须在不断的对现实的批判、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以及对自我的批判反思中才能获得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也只有对各种非马和反马思潮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研究,才能够超越简单片面的批评,抓住其根本错误之处,向其最薄弱的最致命的环节发起有力的冲锋。

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斗争,也不意味着施行意识形态上的专制和高压政策。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是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社会意识自身发展的必要形式,这种斗争有其特殊的方式和要求,这是思想斗争的特殊规律。由于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都必须通过人脑,这就规定了社会意识领域中的斗争只能靠说服而不能靠强制和压服。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除了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阶级斗争性质的观点与见解之争,如果对这些矛盾用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方法来解决,必然会阻碍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常发展。“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真、善、美战胜假、丑、恶,既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枪,而是要靠思想内容的科学性、真理性,靠它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和战斗力,靠社会生活实践的检验。”[4](P309)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核,从这个意义上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就是直接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信仰领域的主导地位。而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的社会实践总是在一定社会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而人们的社会实践结果中又必然凝聚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因此,当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指导人们的实践时,人们的一切社会实践成果中都不同程度地凝聚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由此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随时随地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吸取信仰的灵感,就很容易建立并稳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使抵制一些消极信仰的侵蚀变得相对容易起来。

3、实践途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稳固马克思主义信仰

理论的和政治的途径对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固然重要,但实践途径的作用更为强大和根本。

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由于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实践是连接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这决定了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成果,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检验、充实和完善,而我们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主导信仰的正确性,也必将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有力的证明。

其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强大力量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任何理论要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都必须通过指导实践这一途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性之一,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始终能够同现实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开辟道路,正是在密切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真、善、美的本质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而理论的力量发挥得越淋漓尽致,由对理论的信仰而产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大。同样,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作用并不仅仅在于使人们在思想上团结一致,更重要的是使思想上团结一致的人们投身到共同的实践中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能够凝聚最广大人民的共识,共同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且也只有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和稳固。

再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稳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佳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和考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深刻地体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指导现实的生活和学习实践,则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得到持续提高,进而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得到持续稳固。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万斌文集(第3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肖前、李秀林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大众化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