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治理对策探析——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回龙中学校为例
2013-08-15刘宇
刘 宇
(冕宁县回龙中学校 四川 冕宁 615600)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流动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务工。由于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发达城市高昂的教育费用、务工父母无暇照顾子女等各种原因,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原籍,交由家中老人或是亲戚代为照管,从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半年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爷爷奶奶、亲戚或其他人代为抚养的,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
一、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
四川冕宁县回龙中学校位于冕宁县回龙乡,距县城18公里。全校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1048名,其中留守儿童584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6%。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缺席,且思想上、教育上、心理上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有效管理,使得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心封闭、性格懦弱、行为孤僻、逆反等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一:悲观消极
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希望向父母倾诉并得到父母的有效引导,但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导致遇到这类问题的儿童找不到倾诉对象而不得不将自己的“心事”长期积压在心里。长此以往,这些儿童对外部世界极其缺乏信任感,对学校的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也产生戒备心理,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
(二)心理问题二:自卑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对其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关爱,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再加之部分外出务工父母把子女交由亲属代为照管,致使孩子在心理上滋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总觉得自己要比别人低一等。部分留守儿童在校期间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怕做错事、说错话而受到老师、同学责备。时间一长,这些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自卑感。
(三)心理问题三:自暴自弃
部分留守儿童正值青春期,平时缺少父母的管教,加之祖父母的溺爱,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尤为严重。大多数留守儿童喜欢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容易出现结交社会上不良人员、抽烟、喝酒、逃学、打架、和家里人“对着干”等现象。
种种问题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亲情缺失
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通过与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互动,一个人的性格、习惯在其中得以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儿童的顺利社会化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正向的亲子沟通使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内化父母的规则与期望,避免孩子产生不良行为。但是在父母双方都外出或其中一人外出的情况下,任何临时监护人都难以代替双亲的角色和职责,更难以发挥双亲的监管和教育功能,无法在子女需要获得关爱时给予支持,也无法在犯错时给予指正,农村留守少年儿童从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事实上的“孤儿”或“单亲”儿童。留守儿童群体中,接受隔代教育(即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担任临时监护人)不占少数,这些老人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由于缺乏时间和能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大多局限于祖辈在吃、穿、玩上的“三好”关怀,而没有受到父母从心理上和思想上的真正关心,更不能很好地与父母维系亲情、沟通思想、接受鼓励。多数父母以为为孩子添置几件衣服,交清孩子所需的教育和生活费用就是对子女的关爱,他们很少从孩子的心理上去和子女进行沟通,不了解子女内心真正需要什么。这就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会关心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永远是那么遥不可及,折射出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忽视以及子女与父母之间亲情的缺失。
(二)学校教育和引导功能的弱化
学校作为儿童继家庭之后社会化的第二个主要场所,担负着教书育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儿童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的重任。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和学校集体生活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而一般的乡村中学,教学工作占据了学生绝大多数在校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思想教育和与老师开展交心谈心的机会被减到了尽可能少的程度。越是落后的地区,学校对学生心理和思想教育的作用越有限。如果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品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甚至把留守儿童看成包袱,只会加速将留守儿童推向歧路和深渊。目前,对留守儿童心理及思想教育问题的解决,不管是从职能上还是从现实工作中,相当大一部分农村中学的力度不大。
(三)政府缺乏有效政策
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上,而忽视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生活在较为偏远落后的乡村,很难进入媒体的视野,更缺少话语权和代言人,留守儿童问题就难以成为政府的政策议题。
(四)留守儿童自身的特殊性
留守儿童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他们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其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面临着种种心理危机和挑战。由于长期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感情交流,缺少亲情呵护,加上临时监护人的监管不力,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同时,因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督,有些留守儿童生活散漫,自控力和自觉性较差,自律意识不强。有的在同学中拉帮结派,寻求势力支持,办事鲁莽,不善思考,再加上儿童自身心理的不稳定性和善于模仿性,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因此,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的孩子。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家长的管教力度
家庭教育是人的第一教育,也是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沟通和对子女的教育将对子女个性、人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来说,更应多给子女理智的、亲切的关爱,使孩子在离开父母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如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了解和询问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倾听子女的心声,帮助其解决困难和烦恼,对子女身上的缺点加以引导和纠正,积极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融入学校大集体,使他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渠道”职能
在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上,各类学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关心和爱护。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等个人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尽可能地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师生交心谈心,让教师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心理状况,以预防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将问题彻底解决在萌芽状态,引导留守儿童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三)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社会监护体系
地方应重点做好在优化留守儿童入学环境、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探索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体系,组织“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特别是要对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给予救助;抓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从源头上切断部分学生进网吧、赌博场所的途径;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作用,动员全社会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
综上所述,家长和社会都应该充分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活动,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股力量汇集在一起,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1]吴霓,丁杰,唐以志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2]唐添翼.构建“理想+民族特色”的心理健康校本教育体系[J].民族教育研究,2008,(04).
[3]高慧斌.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略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