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恢复期病人躁动的分析与处理分析

2013-08-15方晓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16期
关键词:治疗室躁动状况

方晓华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曲靖 655000

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后通常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唤醒,然而部分患者也会出现意识模糊、嗜睡到定向障碍和躁动不安等状况。通常躁动不安是一种短暂的状态,然而此类情况也可能导致意外性的伤害及其它并发症。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防止上述危险情况的出现,通常为患者提供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careunit,PACU),从而使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可以平安顺利地恢复,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1]。为了对麻醉恢复期病人躁动进行分析和处理方式进行探讨,笔者选取了2011—2012年期间,该院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收治的2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2年期间,该院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收治的2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08例为男性,896例为女性,年龄为2~81岁,平均年龄为(42.2±10.2)岁,ASA分级为I-III级;上述患者接受的的手术为:颅脑外科、骨科、胸外(不包含体外循环术) 、普外、妇科、口腔、耳鼻喉、泌外、眼科以及整形外科手术等;麻醉方式包括静脉及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

1.2 方法

患者今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后,保留气管内的导管,并以患者是否能够自主呼吸和呼吸的强弱为依据,决定是否使用呼吸机,如果患者能够自主呼吸,则行常规吸氧,氧气流量在1~2 L/min之间,如果患者无法进行主动呼吸,则使用呼吸机行间歇同步指令通气(SI MV)辅助,另使用生命体征监护仪,对患者的Bp、ECG、SPO2、ET-CO2以及体温等指标进行检测。若患者没有留置气管内导管,则行常规吸氧,氧气流量保持在1~2 L/min之间。如果使用呼吸机时患者出现了躁动,则行常规吸氧,并呼唤患者的名字,要求患者睁眼、握手,以检测其肌力,当患者肌力恢复时,则可拔去气管的导管,否则不可拔管,应予以少量的咪唑安定,继续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或行常规吸氧。对于已经拔管的患者,若出现躁动,则应了解其伤口是否出现疼痛,以否存在其它不适,并采用镇痛、镇静或吸氧等针对性处理方式,并给予适当的安慰。术后次日随访,使患者回忆麻醉恢复期间躁动的过程。

2 结果

在上述所有患者中,有252例(11.98%)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躁动,其中112例患者带气管导管,占比为44.44%,在带气管导管的患者中76例无法拔管,需行镇静乃至继续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有82例患者是由于伤口疼痛而导致的躁动,占比未32.54%,使用芬太尼及曲马多镇痛后躁动状况出现了缓解;44例患者由于留置导尿管而导致的躁动,占比为17.46%,患者主诉存在尿意,经合理的解释和安慰后,28例患者基本恢复平静,另有16例患者坚持要解小便或拔去导尿管,采用少量镇静剂后躁动得到缓解;另有18例患者是由于低氧、体位不适、术中使用了氯胺酮等其它原因所致的躁动,占比为7.14%。

2例患者由于脾功能亢而行脾切除手术,麻醉后监测治疗室中发现此2例患者无法耐受气管导管而出现躁动,将导管拔除后躁动未见缓解,且SPO2出现了降低、呼吸困难,经紧急采用了面罩给氧,重新气管插管后上述状况才得到了缓解。在出现躁动的患者中,都出现心率加速,血压升高等状况。

在所有出现躁动的患者中,230例(91.27%)为男性,18例(7.14%)患者年龄不足5岁,24例(9.52%)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178例(70.63%)患者接受了腹部手术、胸外手术或脑外科手术。术后次日随访,6例患者对躁动期间的活动存在一定的印象,其他患者都没有记忆。

3 讨论

作为一种特殊的麻醉并发症,苏醒期躁动具有较为严重的危害性,能令患者出现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包括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并会提高患者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尤其是部分患者本来就存在高血压等疾病,若其血压进一步升高,则会令手术创面和薄弱的脑血管出现破裂、出血等情况;躁动患者的体动和挣扎也会让引留管、导尿管、输液管和气管导管等脱出,更可能出现意外伤害,包括患者会自伤或坠床等[2]。本研究中,躁动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率加速和血压上升等状况,其中4例患者由于体动幅度过大,出现了输液管脱出,经及时处理,没有出现其它更为严重的状况。

导致苏醒期躁动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疼痛、膀胱充盈及各类引留管的刺激等不良刺激是导致及加重躁动的最为普遍的因素。本研究中,238例(94.44%)患者都是由于不良刺激而出现的躁动。通常,术前应使用东莨菪碱等药物,会造成患者术后定向障碍和躁动不安,使用阿托品也会造成患者术后不安;在术中若使用了氯胺酮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烦躁;肌松类药物残留会使得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及躁动,当患者还没有彻底恢复呼吸功能之前,主要的表现是剧烈的不协调的“拍击”样运动,如果在这个阶段拔管,患者的躁动则会加剧,同时伴有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应予以紧急的处理,严重者应重新插管[3]。本研究中,2例患者出现了上述情况。绝大多数患者对躁动期间的行为及活动没有印象,所以可以推断,在麻醉恢复时期,当患者的感觉已经恢复,但是意识还没有彻底恢复时,所有的疼痛、不适等感觉都是由患者的反射性对抗所引起的,主要表现是烦躁、多动及谵妄等,部分患者还会试图坐起。

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躁动的原因较多,要彻底预防的难度较高,然而在术前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术中保持合理的麻醉深度;术后行有效的镇痛措施,防止不良的刺激,选择合适的时机拔管,能够显著控制患者术后出现躁动的状况。对于已经出现躁动的患者,解决的原则是除去诱发因素、对症治疗。若导致躁动的因素没有明确,应加强护理,避免出现意外伤害事故。若原因已经明确,则应马上针对诱导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对于缺氧患者应予以吸氧并查明原因,及时解除;对于分泌物过多而阻塞呼吸道的患者,应行抽吸,疏通患者的呼吸道;对于呼吸受抑制,没有气管导管的,可面罩给氧,并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对已无法耐受气管导管的患者,当其肌力已得到初步恢复时,应尽快拔管,若患者肌力尚为彻底恢复,则可予以少量的咪唑安定等快速短效镇静催眠药,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4]。及时去除不良的刺激,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镇痛、导尿等辅助措施。若原因尚不明确,应在保证呼吸稳定的状况下,使用适量的镇静药咪唑安定类药物。若患者出现高血压或心率快时,应对症处理,避免出现心脑血管的意外损伤。本研究中,1例患者由于拔管太早而出现躁动,经再插管等处理后躁动状况得到缓解,其他患者经处理都较为平顺,没有出现心脑血管的意外损伤、坠床等严重事故的出现,患者在出复苏室时都较为安静、清醒,配合度较高。

[1] 朱儒红,闵苏,张玉权.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和护理[J].中国健康月刊(A版),2011,12(4):168-169.

[2] 孙琳,郭媛媛,陈星菊,等.全麻行肝叶切除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1):1751-1753.

[3] 兰培丽,裴凌.9136例PACU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4):688-689.

[4] 马宁.全麻患者53例术后恢复期躁动反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14(7):528-529.

猜你喜欢

治疗室躁动状况
皮肤科性病治疗室院感管理分析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探讨病区治疗室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外科治疗室两种空气消毒方法的效果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道路躁动
门诊治疗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措施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