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应用于指导医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
2013-08-15王建敏王香平
■ 王建敏 樊 洁 花 蕾 王香平
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当今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者的角度,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1]。PBL所带来的新颖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为加强和改进临床学生的党建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宣武医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的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学生党员180余人,为便于管理、更好发挥学生党支部的辐射作用,医院成立了教育党总支,从而使学生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转正、组织生活开展等党建工作与医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紧密结合。教育党总支在指导临床学生第二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运用PBL教学模式,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1 PBL教学模式对于指导学生做好党建工作的意义
PBL的主要特点一是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其中;二是强调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解决问题,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单向教学方式。其在实践过程中所彰显出的重重优势,为指导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借鉴。有助于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党支部干部;有助于增强党支部活动吸引力并提升支部工作满意度。
由于党支部在开展工作前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方案的制定,都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很好地激发了党支部成员的热情和兴趣,扩大了党支部工作的群众基础。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党支部成员群策群力、通力配合,最广泛地调动了内部的积极性,使党建工作开展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盲目服从转变为有目标地探索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增强党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提升支部工作的满意度。
2 PBL在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中的实践
临床学生第二党支部由2008、200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基地班)和2010、2011级护理大专班共2个专业4个班级的123名同学组成,其中党员14人,全部为基地班同学。党总支紧紧抓住该支部医护组合的特点,并围绕PBL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总结评价的教学步骤,逐步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
2.1 培训指导 提出问题
党建活动与团组织、学生会的活动相比,更注重思想的引领性及活动的高度和深度,因而对党支部干部的能力要求更高。而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党建工作,对党建知识及如何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问题缺乏专业了解,经常存在无处着手的现象。因此,总支精心选取了历年活动中涌现的大量经典案例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深入剖析,使支部干部首先对如何开展活动形成一个系统性认识。培训结束后,临床学生第二党支部上报了3个主题党日活动的方向,但是总支发现均未抓住自身特点,与支部建设的相关性也不十分密切。而实际上,该支部由2个基地班和2个护理班组成,这种医护搭配的组合是其区别于其他支部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果能够引导该支部抓住这个特点开展活动,无疑能够促进专业间的互相了解,同时带动护理班的党员发展工作,为今后支部党建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而目前班级相互之间缺乏了解、融合性不足也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总支帮助其分析每个方案的利弊,引导分析该支部特点的优势和劣势,使其认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支部开展工作的突破口。
2.2 走访调研 验证问题
该支部支委随后对班主任、学生党员、干部和部分积极分子、群众进行了分别走访,对支部基本情况进行摸查和调研,发现支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医疗与护理之间学生几乎没有沟通;二是护理2个班级之间的内部交流很少;三是2个专业的学生关注问题的兴趣点不尽相同。这些问题不利于支部内部的融合,也为党支部开展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从学生个人成长的角度看,会影响到在今后的实习工作中医护之间更好地配合。基于此,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引导党员群众打开心扉、加强联系,是做好支部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着力点。
2.3 设定目标 分组讨论
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支部以党小组为单位分成2个小组展开热烈讨论,每个党小组中除党员外,还邀请了班干部和部分群众,共20余人参加,确定了“稳建新支部,喜迎十八大”的活动主题。明确主题后,小组进一步讨论,设定活动内容和目标。一是通过活动促进临床医疗与护理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增进支部内部凝聚力;二是尝试探索积极分子确定培养人的新途径,建立党员、积极分子及班级与班级之间的长期联系,带动护理班的党员发展工作;三是寻找护理、临床医疗专业之间的共同兴趣点,充分利用内部优势资源,促进2个专业同学之间专业知识的了解,以便在今后的实习工作中医护之间更好地沟通配合、服务患者。各小组提出了多种活动方案,并提交支委会筛选。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了“医家人”活动,并围绕“建家”设计了4个精彩环节。
2.4 沟通反馈 分工合作
支部确定方案后与总支进行沟通,总支帮助其从总体计划、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方案中没有考虑的细节,及采用何种方式能够更好地让同学们接受隐性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把关和修改完善。党支部根据内部成员的不同特点和长处,从活动方案步骤具体化、活动宣传(包括设计海报、现场拍摄、会议流程等)、物品准备、经费申请与报销、邀请教师、布置会场、活动考勤、活动执行、活动总结及宣传报道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分工,做到落实到人,使成员之间成为有效的合作者。
2.5 总结分析 反思评价
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积极地予以关注,当学生在自主地观察、讨论时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3]。为此,活动开展时,总支书记作为观察员参加其中,对活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在此活动中参与度如何,收获如何等。活动结束后要对其支部分析问题的思路、活动过程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和今后应该努力加强之处。另外,支部开展活动后也进行自身总结,通过参与成员撰写心得体会或意见建议等方式,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为下一个PBL积累知识。
3.1 转变观念
PBL要求教师的职责应该是越来越少地直接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3]。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明确,一次活动的完成并不是结束,促进支部形成主动开展适合自身特点的活动意识和能力才是目的。为此,教师必须改变放任自流或教师权威的传统观念,把指导学生开展工作的过程看作是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因此,一方面要摒除为学生想好问题或活动主题的习惯,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围绕支部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探索[4]。
3.2 全面指导
采用PBL教学法对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首先对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宏观的了解,以便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分析、分清主次,帮助学生估计每种方案的利弊,制定最佳活动方案。同时,需要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与学生保持全过程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协助、跟进和指导学生在方案制定及开展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咨询时给予合理的参考意见。同时,当学生取得阶段性成果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
3.3 因材施教
PBL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真正主人, 其思维方式以及学习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5]。因此,作为教师,应对教学对象有充分的了解,知道学生想什么和做什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其划分讨论小组,使支部干部在小组分工中承担与其性格特点、思维风格相匹配的任务,做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
3.4 及时评价
评价的目的除对学生应用PBL的学习效果进行考量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应用PBL的积极性,促进其掌握PBL技巧,提高学习效率[6]。因此,教师应及时对活动给予评价,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与批判中实现自我超越,提升工作能力,同时也促使支部工作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PDCA循环模式,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的有机整体。
[1]Zeitz H J.Problem Based Learning: Development of a New Strategy For effective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J].Allergy Asthma Proc,1999(5):317-321.
[2]王振元.PBL教学法对医学生实习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80-81.
[3]姜春明,王竹颖.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1348-1349.
[4]徐文娟,杨承印.论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有效实施.[J].教育学报,2006,2(3):47-50.
[5]王燕,谢婷玉,张萃丽,等.PBL与LBL在眼科教学中的对比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4(3):86-88.
[6]李文春,李静,王配军,等.医学课程PBL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