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中国奶业形势:世界看好中国,中国更需做好自己

2013-08-15

中国乳业 2013年2期
关键词:奶源奶业苜蓿

文 / 崔 嵛 本刊特约记者

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中国奶业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仿佛都能刺激到行业那本就脆弱的神经。国内乳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成为公众视线的焦点,国外奶粉来势汹汹地抢占各方市场,在养殖环节成本越来越高,在生产环节拿不出品质胜人一筹的产品,在消费环节无法赢得公众的信任。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属于奶业的这个“寒冬”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奶牛养殖:成本上涨日子难过

国内养殖成本高于国外是不争的事实。山东胜大奶牛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是胜利油田下属的一家存栏千头以上的奶牛场,每天的生鲜乳产量在10 吨以上,而且拥有自己的奶吧和取奶点。即便如此,场长耿慧仍然担心,饲养成本的不断上涨会让国内养殖场在2013年的日子更加难过。她表示,从2012年下半年起,饲料价格就一直在涨,但企业收奶的价格却几乎没有变化,这无疑将加重养殖企业的运营难度。

“一公斤饲料涨了一毛多”,耿慧说,按照这种发展态势,在饲料上投入的增加就能压垮一大批小型养殖场。玉米的价格在涨,豆粕的价格在涨,员工的工资也在涨,2013年养殖企业的收益势必会出现滑坡。

不同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天然放牧,国内的规模化奶牛场都是舍饲方式,不具备优质天然草场的条件,国内的养殖企业在起步上就输了。耿慧坦言,先不说质量如何,在成本上新西兰的奶源就更胜一筹,高昂的生产成本也导致国内奶源缺乏竞争力。

耿慧表示,对一个奶牛场来说,70%~80%的成本来源于饲料,不解决这个问题,奶牛养殖场2013年的日子不会好过。2012年上半年,奶牛养殖行业的总体形势是比较好的,但在进入10月以后,饲料价格的攀升,影响了养殖行业。

谈到对策,耿慧提到了“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并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耿慧说,所谓的扶持力度不仅仅表现在行动本身,更应该从硬件条件上下功夫。据了解,国内的苜蓿草种植在生长阶段质量其实很好,但在加工干草的过程中,由于国内的收割设备不佳和加工技术落后,导致干草的质量下降。另外,储存也很重要,储存一旦不过关,当遇到阴雨天气时,干草的质量就无法保证。

企业经营:能否生存全靠自己

2012年年底,当部分进口奶粉的关税将下调5%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业内人士担心本就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的进口奶粉将进一步威胁国内奶粉、奶源的生存空间。对此,北京普天盛道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永军表示:影响不大。雷永军表示,我国婴幼儿奶粉普通进口关税为20%,而优惠关税为5%。我国婴幼儿奶粉主要进口地欧洲、大洋洲的国家都是关税优惠国,所以这些年,进口奶粉的实际关税就是5%。因此,这次降税没有实际意义,对我国奶业的影响有限。

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也给出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进口奶粉按实际的使用目的来分类,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终端成品直接供应居民的,二是作为原料经再加工后进入终端市场的。进口关税下调有助于进口产品价格下行的预期,对进口奶粉在国内市场销售总体是有利的,业内一些企业和个人的担心不无道理。然而,两种进口奶粉对我国奶业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顾佳升表示,进口关税下调将有可能会使进口奶粉的数量增加,给本土奶畜养殖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第二种类型的进口奶粉对我国养殖业具有相当的冲击力。但是不能认为所有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因为进口奶粉再好,优质生鲜乳也是无法被替代的。他还指出,现在,消费者对科学饮奶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巴氏鲜奶的优良品质被愈来愈多的消费者所认识,这将对我国奶业的健康转型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无论如何,消费者是上帝,他们的消费选择倾向和信任,是真正决定我国奶业发展的绝对主导力量。而对他们的消费理念和习惯的引导,除了有赖于企业的道德良心之外,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尤其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NGO)做更多的工作。

顾佳升还指出,中国的奶业发展从19世纪中叶起步,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本土奶源不足,需要进口补充的长期历史格局,至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不仅如此,而且正是在进口奶源不断补充的背景下,我国本土奶业才得以不断壮大和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奶粉进口关税的下调对于本土企业而言虽然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

作为养殖企业,辽宁省海城市佳鑫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海林也表达了对两位专家的赞同:“进口奶粉再好能好哪儿去?”乳品企业与其担心市场份额被进口奶粉占据,不如做好企业自己本身的工作,企业能否生存完全靠自己。他表示,中国的乳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该在发展中选择最正确的方式。他提到了一些奶牛场自行建起的“奶吧”,不啻为一种在传统经营模式基础上的成功转型。

市场消费:恢复信心才是重中之重

2013年,我国进口奶粉最大的来源国新西兰曝出了“二聚氰胺”事件,一时间引发了轩然大波,消费者在惊叹“恐无奶可买”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国内企业认为“机会来了”。

在国内,有一种认识是,“洋奶粉”的安全标准高,即便是在年初曝出了新西兰奶源“二聚氰胺”的问题后,仍然有众多公众媒体的记者在撰稿时认为,随着事件慢慢淡去,最终还是洋奶粉受益。当风波一旦平息,大多数的消费者仍会认为进口奶粉标准高,安全系数高。

甚至有媒体提出:假如连新西兰奶源都不安全,那么最安全的奶源在哪里?如果新西兰奶源供应系统崩盘,谁将继承全球乳业大统?全球会不会陷入奶荒的混乱局面?

对此,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闻部部长谢东云认为,产品好不好,不在于产自哪个国家,而是看有没有自控的奶源和严格的品控体系。但同时他也坦承,其实国内很多企业能够做到保证产品质量,甚至优于国外的产品,如许多规模化奶牛场的原料奶质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欧盟的标准,但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则是另外一回事。

细节决定成败。谢东云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他说,完达山对工人的工作服的卫生和消毒程序有严格的规定,如最后一道程序是将衣服完全浸在90~98℃的热水中,而且要先翻过来泡15 分钟,再调过去泡15 分钟。整件衣服浸在水里半小时不行,而是要贴水的两面分别达到15 分钟。还有现场卫生清洁工作。完达山的员工像有洁癖一样,连空气质量都管,把卫生清洁工作与空气质量联系在一起,说卫生不好滋生细菌会影响空气质量。“食品企业决不允许有任何藏污纳垢的地方”,员工这样说。这些在很多普通消费者听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人甚至反问:“这年头还有这么负责任的企业?”

谢东云表示,这句话听着着实可笑,但也反映了目前我国乳品企业在普通公众中形象较差的现状。他还表示,不同品牌间的竞争难以避免,但“攘外必先安内”,眼下的关键是企业如何团结起来,抱团取暖,重获消费者信任,夺回话语权。就像做人要有担当一样,做企业,尤其是食品企业,更要有担当。泱泱大国,总不能连自己的乳品安全都解决不了。我们的后代,总不能全靠洋奶粉去哺育!

白海林也认为,新西兰的奶源被曝光对中国奶业的影响不会太大。他表示,现在问题的核心是消费者对国内的奶源失去了信心。这跟部分媒体在处理某些报道时过分放大问题也有一定的关系。他笑言,牛奶是从牛身上转化出来的,如果真的有那么严重的安全问题,那估计产出问题奶的牛早就被毒死了,问题牛奶也到不了消费者那里。他认为,抓好第三方检测,尽快开展奶业立法,对重拾消费者信心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世界看好中国奶业

2012年,因美国干旱、欧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乳制品价格不断上下波动,面对逐渐萎缩的本土市场,欧美企业纷纷将目光放到了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

虽然有业内人士认为世界奶业正面临严峻的形势,但百事公司、可口可乐相继进入奶业谋求发展。百事集团曾公开宣布:乳制品因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百事全球战略的关键之一。随后两家可乐巨头纷纷与乳品企业合作,进军奶业。

相比国内传出的对中国奶业形势的哀声,大洋彼岸传来的声音和数据显得更为积极乐观。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世界奶业市场和贸易报告》:2012年美国原料奶产量为9 056万吨,位居榜首;印度原料奶产量为5 050 万吨,位居第二;中国2012年原料奶产量为3 250 万吨,位居第三,同比增长5.9%。对于2013年,美国农业部预计,全球原料奶产量将普遍呈增长趋势,中国的增长速度最快,预计2013年中国原料奶产量将增长至3 438万吨,同比增长5.78%。

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的目标,有理由相信,国内居民对乳及乳制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潜力巨大。消费是奶业发展的源动力,消费的增长,势必拉动我国奶业的发展。但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世界如何看待我们,中国奶业所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修炼内功,做好自已;要团结一心,在竞争的同时,实现竞合,携手打造中国奶业的美好未来。

相关链接

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2012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2012年6月18号,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2012年高产优质苜蓿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其具体内容为,2012~2015年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25 亿元建设50 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其中,3 亿元用于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2 亿元用于生产、收获和加工机械补贴,0.25 亿元用于良种补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的补贴标准为600 元/亩,3 000 亩起享受补贴。具体的补贴方式为,先建后补,立项后,预先补助50%;验收合格,再补50%。验收不合格,追回预先补助50%,或限期整改后安排剩余50%。补贴实施范围为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重点在东北、华北、西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天津、陕西、甘肃、宁夏、新疆10 个省(区、市)。补贴对象为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饲草生产加工企业、奶牛养殖企业(场)。

猜你喜欢

奶源奶业苜蓿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苜蓿的种植技术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要造就一片草原
苜蓿:天马的食粮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要造就一片草原……
奏响中国奶业发展新篇章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