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求索生殖营养湖南农大步步铿锵
2013-08-15本刊编辑马晓静
本刊编辑/马晓静
初夏时节,美丽的海滨城市繁花似锦,与波澜壮阔的大海相映成趣,徜徉其间,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不仅跃入心中,多日以来积压在心头的低迷养猪行情,好像也要被这海风吹散了。或许一直致力于母猪健康研究的湖南农大动物药业,能让我们不虚此行,为低迷的养猪形势提供一些别样的思路。
湖南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在全国已连续举办了九届以“关爱母猪,关注生殖健康,提高母猪年生产力”为主题的技术管理研讨会,多年来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他们始终如一,一直站在专业的高度,一步一个脚印,切实履行着自己的诺言,扎扎实实地从全局营养、生殖营养、中药保健、养猪技术创新及猪场数据管理等领域进行多角度剖析,力求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提供最新思路。
十届有我,携手同行
2013年5月12日,第十届中国母猪生殖营养与健康管理研讨会在青岛市香格里拉大酒店拉开了帷幕, 500多名行业精英、几十家企业出席了本次会议。为了行业人士更好地交流和展示自我,在展览会进行的同时,还举办了种猪交流论坛,广大种猪企业就大家共同关心的人才问题、环保问题、工艺问题、养猪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十届风雨,大家携手同行,为推进养猪事业的发展竭尽所能,相信经过大家不断的深刻思考,养猪理念会日新月异,未来我国的养猪业一定能成为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我国养猪行业的强国梦一定能早日实现。
搭建平台 资源共享
2013猪价分析与预测
当前猪价行情持续低迷,养猪业内忧外患,猪场动力网主编曹宏成深入分析了猪周期及目前产能过剩的形势,指出目前收储的实际情况是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如果想战胜猪周期,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母猪饲养技术创新与应用
母猪饲养环节涉及营养学、环境学、机械建筑学、生物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中国农业大学王爱国教授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了精辟论述。为我们介绍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指出了我国和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提出了训练后备母猪是重点、重视肢蹄问题、防止猪只打架,母猪同期发情技术,三周制工作周期,母猪分胎次饲养,断奶到育肥一体化生产等技术措施。
母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技术措施
山东农业大学曾勇庆教授从母猪年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和母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两个方面展开,在母猪生产力方面主要介绍了繁殖周期、国内外母猪生产力概况;母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涉及育种、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乳等环节,这些环节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哺乳期、断乳至再配种受胎的时间间隔以及仔猪的生长发育等,进一步影响母猪的年生产力。
预防初产母猪滞产、难产、死胎及子宫内膜炎——非常6+1方案
母猪滞产、难产的根源在哪里?究竟哪些诱因造成了死胎?猪场的产房究竟该如何管理?湖南农业大学朱中平教授为我们一一解答并带来了 “非常6+1方案”, “6”为孕期管理“6”不过,不过早,不过肥,不过结,不过热,不过饱,不过吵,“1”指的是“一个全产程猪性化分娩呵护”方案。
国内外生猪(种猪及商品猪)繁殖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养猪生产过程中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是应对标准化、集约化、劳动力结构调整及成本增加的必然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熊本海教授应湖南农大动物药业的邀请,共同协作开发了中国第一个面向中小型养猪繁殖企业的繁殖性能云计算平台, 目前第一版本已基本完成,进入管理的种猪场可以远程登录数据。
中兽药替代抗生素在养猪生产中的运用
当前我们的猪场疾病防控变得越来越棘手,曾经万能的抗生素越来越不给力,面对脆弱的猪群该如何更好地给予保护,未来猪场防病治病的出路在哪里?后抗生素时代已经来临,中草药应运而生,在功能保健、疾病治疗、经济增效等领域都能占有一席之地,湖南农业大学曾建国教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讲解。
母猪生殖健康管理
饲养母猪的关键目标在于提高繁殖性能,母猪的生殖健康更是每一个规模化猪场长期关注的焦点。湖南农业大学刘自逵教授从中医药的角度出发,为养猪场带来合理的建议,管好呼吸道和消化道两条通道,促进体内废渣、废水、废气的排出,是母猪生殖健康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