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养猪业一次盛会——忆山东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研究》鉴定会
2013-10-23魏述东
魏述东
(山东莱芜市畜牧局,山东 莱芜 271100)
1989年12月21日—22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邀请李炳坦、吴常信等国内著名养猪专家教授,在山东省莱芜市对山东省农业厅等19个单位共同承担的《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研究》重大科研课题及《莱芜猪自群选育及杂交利用研究》等7个子课题进行了鉴定验收。本次鉴定验收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内容之多是山东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它不但是一次重要的鉴定验收会,而且是山东猪育种科研生产的里程碑式的恳谈会和总结会。
《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研究》是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1983年下达的山东省重大科研攻关课题,总投资158万元,共有19个单位联合协作攻关,参与攻关人员300多人。课题利用山东省优良猪种资源,开展了4个母系莱芜猪、沂蒙黑猪、五莲黑猪、烟台黑猪的选育利用及引进父本大约克、长白、杜洛克、汉普夏的繁育推广,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繁育体系;通过36个杂交组合、1 256头猪的试验,筛选出了8个二元杂交组合、6个三元杂交组合商品猪,经济指标与效益提高10%~20%。并通过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瘦肉型种公猪推广24 220头,占全省种公猪85%;推广4个地方品种母猪20.5万头,年出栏杂交瘦肉猪209万头,占全省瘦肉猪年出栏总头数的79%,6年创社会经济效益13亿元。根据山东省猪种特点及饲料资源状况,对4个母系后备猪、繁殖母猪及不同阶段的育肥猪等进行了营养需要量的系统试验及适宜屠宰体重的研究,并对各猪种各杂交组合进行了常规肉质指标和理化组织性状及评定方法的系统研究。为瘦肉猪的合理饲养及适期屠宰、为优良肉质特性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开发利用报告,观看了7个子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录像,实地考察了莱芜市莱芜猪的育种繁育和杂种商品猪的屠宰现场,查阅了有关资料及现场的技术资料档案,一致认为:
该项研究,采用多层次产、学、研结合,多学科联合协作攻关,发挥了明显的联合优势,工作量大面广,取得数据系统可靠,成效显著,经验可取,在同类研究中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某些经济指标如莱芜猪的产仔数、肉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莱芜猪自群选育及杂交利用研究》作为该项重大课题重点子课题之一,鉴定委员会在察看了莱芜猪选育群、繁育体系示范区建设及商品猪屠宰现场情况后,一致认为:莱芜猪是我国又一个值得研究开发和利用的优良地方猪种。专家认为:“把莱芜猪作为国宝加以保存利用,将对人民生活水平和养猪事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本次鉴定会,到会专家还对山东省猪种科研及开发,提出了建议,对莱芜猪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进行了指导。
参加这次鉴定会的还有国家科委成果司的沈龙同志,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畜牧局、山东省畜牧兽医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大学、泰安市政府、莱芜市政府和泰安、莱芜畜牧局的负责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