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其防治

2013-08-15付开霞孙应彪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妇产科胎盘剖宫产

付开霞,孙应彪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兰州 730000)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产科严重并发症,是我国产妇死亡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 ~3%[1]。PPH是指分娩时在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达500 ml以上,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极易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进而导致产妇的死亡[2]。本文将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87例产后出血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9 869例,年龄17~44岁,平均(25.8±3.4)岁,孕周37 ~42 周,其中初产妇7 417例,经产妇2 452;剖宫产2 480例,阴道产6 389例。

1.2 方法 对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采用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的诊断标准。

1.4 产后出血估量法 采用容积法、称重法T面积法。容积法:胎儿娩出后立即将积血器置于产妇臀下收集出血;处理完毕后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面积法:按血液浸透敷料面积每1 cm2为1 ml计算失血量。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本组资料剖宫产产妇2 480例,发生产后出血122例(4.92%);阴道产产妇6 389例,发生产后出血165例(2.58%)。不同分娩方式PPH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287例产后出血原因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210例(73.17%),胎盘因素43例(14.98%),软产道裂伤 29(10.10%),凝血功能障碍4 例(1.39%),重症肝炎1 例(0.35%)。

2.3 高危因素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高危因素主要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脂肪肝,贫血,羊水过多,双胎,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疤痕子宫,胎膜早破,子宫肌瘤等。高危因素者 252例(87.80%),无高危因素者 35 例(12.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与转归 287例PPH患者经治疗后,其中276例治愈,10例无效行子宫全切,1例因重症肝炎经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原因 ①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 ~80%)[3],本组资料为73.17%。主要是由于宫缩乏力、巨大儿、双胎、妊娠合并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瘢痕子宫、重度子痫前期等原因引起;剖宫产妇可能因麻醉导致子宫松弛;部分产妇因流产史造成慢性炎症而影响;②胎盘因素,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占14.98%。主要是由于胎盘植入、胎盘粘连、胎盘滞留和副胎盘等原因引起;随着产次的增加出血量逐步增多[4],多次流产可增加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5],也使流产次数及剖宫产次数间接成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6];③产道软组织损伤,也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占10.1%。与患者身体情况有关系;④凝血功能异常,主要与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等原因有关,剖宫产是产后出血不可忽略的因素[7-8]。上述因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9],如胎盘因素可导致宫缩乏力,大量出血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进一步影响疾病的临床进程,增加治疗难度。

3.2 产后出血的防治 产后出血往往是多因素共存,综合作用结果,故一旦发生要全面检查,不能针对一种原因处理而无视其他因素存在,使出血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延误病情。本组分析发现剖宫产及宫缩乏力是出血的高危因素,故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是关键,加强产前检查,发现高危因素,严密观察产程,抓住手术时机,杜绝滞产,积极处理第三产程,详细检查胎盘,必要时及时清宫。产后出血发展迅速,危害大,一旦发生要果断处理,首先是使用药物同时按摩子宫,检查软产道。剖宫产术中缝合出血点,无效时应予宫腔填纱,或B-lynch缝扎子宫,或是子宫动脉结扎。因为产后出血极易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故在处理同时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发现DIC,及时输入必需血液成分,纠正休克及凝血功能障碍,当病情无法控制时要当机立断切除子宫以挽救生命。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原因复杂,要预防在前,综合处理,采用积极有效治疗措施,才能真正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1]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5.

[2]刘亚杰,李 智,蒋红清,等.产后失血性休克继发急性肺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附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9):703-704.

[3]王小敏,王小燕.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2):938.

[4]陈拉妮,黄春容,谭惠民,等.6124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118.

[5]伽 略,叶蓉华,杨 孜,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4):266.

[6]朱正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16-3917.

[7]赵相娟,张梅娜,张 涛,等.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2(11):835-836.

[8]陈 宇,戴加萍.40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0):1028-1030.

[9]张梅娣.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44-145.

猜你喜欢

妇产科胎盘剖宫产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剖宫产之父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