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要求加强国防动员指挥建设

2013-08-15济南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副主任袁祖政

国防 2013年10期
关键词:动员国防信息系统

■ 济南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袁祖政

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遵循。国防动员作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按照仗怎么打动员就怎样保障的思路,大力加强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相适应的国防动员指挥建设,为保障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坚强后盾。

一、着眼使命需求把握国防动员指挥规律

战争形态和战争需求决定动员指挥模式及其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战争就要有什么样的动员指挥。

冷兵器时代,战争是基于将士体能的作战,动员指挥主要涉及人力动员,是从属于军事指挥的辅助行为。热兵器时代到机械化战争时代,战争由基于火力向基于火力和机动力综合运用发展,没有对国家全部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动员很难取得战争胜利,动员指挥向社会诸领域延伸,趋向体系化系统化规模化。进入信息时代,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成为战争的基本形态,呈现出技术形态向信息化转型、组织形态向体系作战转型两大趋势,动员指挥重心向智力、科技、信息动员领域转移,指挥方式由概略粗放向精准高效转变,精确动员、精确指挥成为体系作战对动员指挥的基本要求。

海湾战争以来的近几场局部战争动员表明,动员指挥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日益凸显,在战争全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一定程度上,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动员指挥已经由战争幕后走向前台,成为衡量敌对双方强弱对比的关键量值,谁拥有动员指挥的控制权,谁就拥有战场的主动权;谁能有效地动员指挥战场行动,谁就拥有超过对方的决定性优势。美军在总结海湾战争指挥对抗经验教训时认为,如果能从根本上破坏对方控制动员的能力,其结果必然是对方军事上的全面溃败。

展望世界国防动员指挥发展趋势,审视我国国防动员指挥建设现状,构建与体系作战相适应的动员指挥体系,既是战争形态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现实之需。军地各级必须站在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最前沿,着眼应对最复杂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从军事斗争准备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国防动员指挥建设,拓宽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在发挥优势与融合共享、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中,开创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指挥建设的新途径,全面提高国防动员指挥建设水平。

二、着眼平战一体构建国防动员指挥机构

动员指挥机构是提高核心动员能力、完成多样化动员任务的领导基础。组织开展国防动员指挥机构建设要以提高国防动员核心能力为根本,重点把握好“三个善于”。

善于在吸收借鉴中明晰目标。美国实行以国防部系统为主体的立体式动员指挥体系,满足了其分布空间广、现代化程度高的动员需要。以色列实行战时内阁制,战时内阁可直接制定并实施战争动员的计划、政策和法令。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52小时内,以色列所有预备役部队完成动员并投入战斗,很快变被动为主动,最终赢得了战争。西方军事评论家认为:“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是第一大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大胜利。”我们要注重借鉴国外特别是军事强国国防动员指挥建设的成功经验,立足现实国情,理清建设思路和发展目标,运用工程化的方法,制定路线图、排出时间表、列出大清单,为国防动员指挥建设提供基本遵循。

善于在工作实践中研究规范。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国防动员系统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总要求,结合国防动员指挥演练,加强国防动员指挥机构建设研究,相继探索了“一委两部”、“一委一部”、“一部、四中心、若干部位”、“一部九组”等指挥模式。这些研究成果在推进国防动员指挥建设、提高国防动员指挥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国家层面讲,仍需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与现行国防动员领导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国防动员指挥模式,提升国防动员系统整体指挥效能。

善于在创新发展中充实完善。国防动员指挥机构建设目前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各级国动委要紧密结合实际,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完善。特别要按照应急应战要求在纵向衔接、横向融合、理顺关系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国防动员领导机构,在吸收现有建设成果、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固化机构编成、人员编配;要按照全维准备要求拓宽动员覆盖领域,建立融政府机构、医疗卫生、信息产业等于一体的动员体系,全面精确掌握潜力底数、快速精准落实动员保障;要按照政府主导、精干权威、快捷高效、整体联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国防动员指挥机构编成,理顺指挥关系,提高指挥效能。

三、着眼综合集成完善国防动员指挥信息系统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呼唤信息化的国防动员指挥。构建动员指挥一体化、信息传递同步化、动员决策智能化的国防动员指挥信息系统,是保证实现精确动员、精确指挥的前提条件,也是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搞好总体规划设计。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将民兵、预备役部队指控装备建设纳入全军规划,确保作战部队与民兵、预备役部队装备建设同步发展;要依据《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发展路线图》和《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细化建设任务,完善建设规划,修订本级路线图。要建立军地互联网络。坚持通用指控系统军地融合建、专用指控系统军地分开建的思路,充分利用国动委与省军区、应急管理部门现有网络基础,采取租赁、合建、搭载、自建等办法,构建纵联各级、横贯各口的国防动员指挥信息网络。要重点研发地理信息、情报信息、动员潜力、指挥控制等应用系统,实现信息管理、辅助决策、信息查询、行动控制、综合保障等功能,达成国防动员指挥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要健全完善数据库系统。着眼未来战争需求和国防动员实际需要,制定统一的指标体系和编码,分系统、分部门按标准抓好潜力调查,采集相关数据,定期更新“保鲜”。要注重信息安全防护。采取先进的防护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措施,如签名认证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多级安全技术等,建立栅格化指挥信息系统网络结构,提高指挥信息系统的机动性、灵活性和抗毁能力。

四、着眼提升效能规范国防动员指挥训练

国防动员指挥训练是提高动员指挥能力的基本途径,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动,狠抓落实。

健全组织,摆正位置。国防动员指挥训练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各级国动委要发挥组织、指导、协调作用,切实把国防动员指挥训练摆上国动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军地工作规划,结合年度工作筹划部署,通盘考虑、统一计划。应建立专门的训练领导机构,在国动委统一领导下,由各级军事机关司令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成立训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国防动员指挥训练的组织计划、训练落实和检查考核,协调解决训练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抓住关键,系统规范。动员指挥训练是军事训练的一种特殊形式,应遵循军事训练的一般规律,构建完善、规范、权威的训练体系。在训练内容上,围绕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动员能力,增大信息化知识学习、信息化技能训练、信息化装备操作比重,突出联合作战背景下的动员保障课题研练、指挥演练,提高信息处理、指挥决策、组织计划和协调控制能力。在训练时间上,既要明确年度训练总时间,又要细化分解到每个月、每个周和单个课目,确保训练有效落实。在组训形式上,可结合工作实际,灵活采取基础理论岗位训、基本技能补差训、课题研练集中训、指挥所演习实案训等组训模式,提高训练质量效益。

创新实践,主动作为。加紧研究制定国防动员指挥训练纲要、教材,从立法高度明确训练内容、时间、人员、质量,正规训练“四个秩序”。建立训练监察和考评制度,分类型、分系统、分领域明确建设标准,将国防动员指挥训练纳入军事斗争准备检验评估体系,定期组织检查验收。可采取依托相关院校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国防动员指挥人员集训,逐步走开国防动员系统军地之间、部门之间交流任职、交叉代职和换岗锻炼路子等方法,加强对指挥人才的培养锻炼,努力提高国防动员指挥人才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动员国防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基于ADC法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