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2013-08-15韦凌霄秦彩霞
韦凌霄 秦彩霞
(洛阳市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河南 洛阳 471000)
1 高填方路基特点
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是指一般路段填土高度分别大约12米、20米的土质、石质填方路堤及稻田、湖区等软基路段土质大于6米的填方路堤。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山区、重丘区出现很多的高填方路基,这些路基在自重、车辆荷载、雨水作用下容易变形造成路基沉陷,影响行车安全。高填方路基显而易见的弊病是路基沉陷难于控制,施工难度大,受水害影响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通车后高填方路基稳定的前提和关键。
2 施工质量控制
2.1 做好基底处理
填方路段地表存在不同厚度的松散或软弱底,必须清表彻底或采取特殊工艺、工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后方能进行正常填筑施工。一般路段清除表土至少清除30cm并翻松、平整压实地基。如果遇有池塘、暗沟、沼泽等地质条件不均匀的地带,首先应该清淤,之后采取抛石挤淤、土石混合填筑、加筋地基等处治方法,促使地基受力均匀,减少不均匀沉降。对于软土地层较厚地段,采取喷浆、粉喷桩、碎石桩、管桩等加固方式。在有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段,宜采取强夯方式夯实地基。
2.2 合理选取填料
合适的路基填料是路基稳定、减少沉降的重要保证。选用经试验检测符合规范要求、具有一定强度和粘结性的材料做路基填筑材料。
在填筑路基时,辅助填料如水泥、土工格栅等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高填方路基为增加稳定性一般填土高度每隔5米铺筑一层土工格栅,增加横向稳定性。现在新型材料应用很多,如聚苯乙烯泡沫板,用其作高填方路基辅助填筑材料,对于提高路基填筑质量、增加路基稳定性、减少工后沉降等起到很好的作用、效果。
2.3 填筑施工工艺控制
2.3.1 测量放线
路基施工测量放线内容主要包括:导线、巾线及其水准点复测。操作的要点:一是要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是多次测量或更换人员复核确保测量无误;三是相邻施工路段导线和水准必须闭合。为保证设计范围内路基填土压实度复合规范要求,一般路基施工放样宽度均超出设计路基宽度30cm,而高填方路基对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需要每层路基填方应超宽设计60cm为宜。
2.3.2 试验段施工
路基填方每种填料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取得符合施工要求、规范要求的最佳施工组织,确定填料的松铺厚度、机械组合、碾压遍数等以指导大面积填方施工。
2.3.3 厚度控制
严格控制摊铺厚度是保证路基压实、稳定的关键步骤。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土方路基每层松铺厚度一般不超过30cm,土质填方松铺系数一般1.2-1.3,天然砂砾填方松浦系数1.08左右。石方路基每层填方松浦厚度一般不超过50cm,松铺系数1.04左右。
2.3.4 摊铺和碾压施工控制
为有效控制摊铺厚度,填方布料前应根据运输车辆运力情况在下承层上用白灰打成网格以规范卸料。采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施工,为确保填土层排水通畅可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
为确保填土压实满足要求,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整平碾压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多雨季节施工可适当掺加白灰以保证压实质量和加快施工周期。
压实作业时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同时应在碾压前,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20cm。
高填方至路堤顶后为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可采取强夯办法对路床进行处理,一般夯锤重量比小于12t,落锤高度不小于8m。
2.3.5 相邻段落施工质量控制
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l: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2.3.6 填土路基排水
有效的路基排水措施是避免填土层受水浸泡、边坡冲刷受损、保证填土质量重要施工手段。除填土整平是做成交明显路拱外,还需要在填土边缘设置简易拦水带,在边坡上设置临时土沟泄水槽,槽内采用砂浆抹面或铺设防水薄膜以预防冲刷。
2.3.7 预压及沉降观测
对于高填方路基应进行预压及沉降观测。一般路段进行超载预压或等载预压,时间最好大于6个月,可以减少工后沉降,满足规范要求。
对于高填方路段和软基处理路段,在填方施工同时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对路基沉降情况定期进行观测直,根据观测情况分析确定路基稳定后方能进行卸载及后续工序施工。
2.3.8 结构物台背施工控制
高填方路段往往设计有涵洞、通道等结构物,其台背填土施工质量是减少桥头跳车通病的关键。台背填土一般采用透水性材料做为台背填料,大多采用人工进行夯实,每层摊铺厚度不大于20cm。
3 强化施工监督管理
3.1 建立、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高填方路基是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施工、监理单位均必须有可行、有效的监督监控办法,才能真正保证高填方施工质量。为此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针对高填方施工要制定专项的质量控制措施。
3.2 加强施工工艺控制
控制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首先应从控制路基的施工工艺着手,严格执行工程监理程序。施工工艺中每层摊铺厚度控制是重中之重,坚决要杜因赶工超厚填筑的蛮干施工现象。
3.3 加强施工检测
测量控制和试验检测数据是检验高填方施工质量的根本。除正常的检测手段外,对高填方施工应加大检测频率,通过检测、试验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4 总结
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是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和关键项目,只有精心施工、严格把关才能确保完工后的路基具备较高的强度、较好的整体稳定性,才能满足通车安全要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