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教育法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2013-08-15何蕾茵贾若琨
何蕾茵 贾若琨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 吉林 132012)
对于心理暗示,《心理学大词典》上的解释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Rosenthal)和雅格布森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它就是一种权威性的心理暗示。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因为这是权威人士提供的“优秀学生”,老师首先受到了暗示,认为这些学生一定是天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暗示,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自信心大大增强,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为贯彻“一实两创”素质教育的教学方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应用心理暗示教育的积极作用,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即把教育的重心从“让学生创新”转移到“使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创新”中来,不断总结和更新方法,建立起完备的心理暗示教育方法,从而培养出合格大学生。
1 约束学生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教育者把意图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积极的心理暗示在约束学生行为方面比简单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因为教师的暗示往往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内心感受到教师是为了他们好,对老师心存感激。从而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讲小话,教育者可以通过表情、手势、动作等暗示,让受教育者停止说话,专注听讲。例如发现有很多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开始小声说话,这时教师可以适当讲一个与课堂有关的笑话,甚至沉默1分钟令同学们重新注意课堂。这样的暗示教育方式比直接批评更委婉,效果更好,更能够让学生接受。
教育者在实施暗示的过程中,若能对受教育者进行细致、耐心的观察,掌握受教育者在接受这种暗示后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就能够约束学生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今年国家出台新法规,规定每天上网超过六小时可视为精神疾病,虽然这一法规的制定目前存在有争议,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我校周围网吧的上座率有所下降,部分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上网时间,因此这一法规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暗示,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俄国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它通过自己追求目标,能使人产生一种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为此,我经常给学生讲《陈涉世家》中的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呼,”使学生知道王、侯、将、相都不是天生的,懂得真正的道理,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别人能做好的,我们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好。我们现在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正在进行一场长跑赛,谁的韧劲更足,耐力更强,拼劲更猛,干劲更实,速度更快,方法更灵活,谁有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勇气,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以此激励同学们更加勤奋努力。
教师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还可以克服考场上的 “克拉克现象”。“克拉克现象”是指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屡屡失常的现象。其实,“克拉克现象”并不奇怪。据心理学家测试。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中、高考,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很重,因此容易怯场。如:一进考场心跳加快,头脑晕乎乎的,面对试卷,脑海中一片空白,一走出考场,又感到题题会解,但一切已追悔莫及。考试结果也说明,许多同学落榜,并不全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思想过于紧张,从而导致记忆混乱、思维阻滞而发生失误。可见考场不只是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验,更是对考生有无良好心理素质的考验。如果在考试前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再加上考试时学生的自我积极的暗示,就可使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
实践证明,一个人能否成功,自信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差并不可怕,若没有自信则很难提高成绩。而大量的事实又证明,教师若能适当运用心理暗示就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 心理暗示教育的实验效果
化学学院2004级中选取70名学生在2008年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参与了心理暗示教育,其中随机选取4名学生组成A组,随机选取4名学生组成B组。向A组暗示历届从事该组课题论文的学生都得到了优秀,只有被看做有潜力的学生才能被选入该组;向B组学生暗示历届从事该组课题的学生都未一次性通过答辩,需要二次答辩才能毕业。经过一个学期的毕业论文工作,两组的学生同其它62名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别:
(1)A组学生表现始终优秀,所有学生均在前十名之列;
(2)B组学生出现了两级分化,2名学生十分努力,名次在前十名之列,另外两名则处于末尾。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分析:A组学生认为自己是有潜力的学生,因此工作细致刻苦,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毕业论文的工作中,不仅对原理掌握扎实,而且勤于动手,耐心钻研,结果准确,每次检查都能对答如流,论据充分,因此得到好评,均得到了优秀。B组学生得知自己很难一次性通过答辩的时候,有2名学生心有不甘,痛下苦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逐渐找到了实验门路,理解了实验理论知识,并且数据充分,得到优秀;B组另外2名学生认为自己如何努力都不能一次性通过答辩,因此没有进行任何努力,对实验理论不了解,对实验过程不熟悉,最终未能一次性通过答辩。
由此可见,心理暗示教育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心理暗示产生的影响取决与学生的自我定位。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具有不认输的精神,那么消极的心理暗示能激发他的斗志,进而帮助学习成绩提高。对于本来就意志消沉的学生来说,只有积极的心理暗示教育才能保证他们提高成绩。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东方史,编著.暗示学[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3]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