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环保浆料推广使用的紧迫性
2013-08-15潘末可
潘末可
(百凯集团 纺织发展有限公司,福建 晋江 362241)
0 前言
纺织厂在织造前有一道重要的工序——经纱上浆,上浆的目的是贴伏纱线毛羽,增加纱线耐磨性,提高经纱的可织性,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织机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目前,纺织厂所使用的浆料有三大类:淀粉(包括变性淀粉)、聚乙烯醇(PVA)、丙烯酸类。然而,在生产浆料、使用浆料和退浆过程中,不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使用量较大的PVA,由于它难以生物降解,长期积累会破坏生态,形成环境污染,被视为“非环保浆料”,已成为纺织行业较大的污染源之一。在欧美一些国家,PVA已被列为“禁用浆料”。
目前,晋江市纺织服装企业9000多家,其中纺织企业2000多家,染整企业500多家,服装企业达6000家。2011年纺织服装工业产值达8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36%,占全省同行业总产值的70%。我们赞叹这一壮举的同时,也应该关心这巨大规模背后的环境保护。
1 纺织企业污染来源
纺织浆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途径有:首先是淀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有大量纤维及部分游离脂、蛋白、淀粉等的废水,在变性处理时,会有残留药剂及大量盐份排出;浆料在使用过程中清洗调浆桶,对剩浆因不易保存只能排放,其废水如不经处理也将造成污染。纺织厂的坯布在织造完成后,进入印染加工前还必须将织物上的浆料退掉,清洗下来的废水也必须经处理才能排放。据统计数据,印染厂每生产一千米棉印染织物,耗水量20吨,其中漂练用水占50%。印染厂在处理织造厂的坯布时,还必须加入大量的碱类(主要是烧碱)、酸类(主要是稀硫酸)及用于淀粉浆退浆的酶制剂等,又增加了污染物的种类。有资料报告,退浆废液的化学需氧量(COD)占纺织工业COD总量的55%,占全国COD总量的10%。
2 环保浆料的特点
环保浆料主要是,浆料在生产、使用中对生态环境少污染或不污染;在生产、使用浆料过程中及最终产品要有利于人体健康,不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在生产、使用浆料过程中要节约能源、水源;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利用再生资源。
根据2002年5月欧盟发布的欧共体制定的纺织品ECO-标签新标准,纺织助剂应遵循下列原则:
1)高生物降解性:一般要求环保型纺织助剂的平均生物降解度在90%以上,初始生物降解度在80%以上。
2)低毒性:纺织助剂的毒性包括急性毒性、鱼毒性和水生细菌与藻类毒性三种,分别用 LD50(单位为 g/kg)、LC50(单位为 mg/L)、ECO50(单位为(mg/L)来表示,它们的值>100 表示安全,>1 表示可用,<1表示强毒性。
3)低甲醛或无甲醛。
4)不能含有环境激素:环境激素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极为有害的物质,又叫做分泌扰乱物质。
5)可萃取的重金属含量不能超过允许量。
6)24种致癌芳香胺的含量不能超过允许限量30ppm.(ECO-TEX standard 100要求不超过20ppm)
7)不能含有超过允许限量的可吸附有机卤化物,这里指的可吸附有机物包括含卤载体、氯化烃溶剂、含卤整理剂及含卤前处理剂(如含卤漂白剂、精练剂等)。
8)不能含有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磷酸盐、聚磷酸盐、乙二胺四乙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限制的农药等。
3 推广绿色环保浆料的途径
1)尽量取代PVA浆料,如利用对淀粉改性,使其提高浆膜柔韧性、粘着性、耐磨性,部分替代PVA.
2)尽量回收PVA,在生产高支、高密织物时尚无替代PVA的浆料,因此发达国家正在采取用膜分离技术来回收退浆中的PVA,以便重复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开发使用丙烯酸类浆料;业界公认丙烯酸类浆料属环保浆料,但要调整丙烯酸单体品种、比例制成能满足上浆要求且污染较小的浆料。
4)改变生产工艺,尽量减少浆料用量及废水排放。如采用“两高一低”即高压、高浓、低粘的浆纱工艺,该工艺不仅能减少污染、降低能耗,而且可以提高车速、织机效率和产品质量。
笔者认为,采用“两高一低”浆纱生产工艺是值得推广的行之有效的环保途径。通过高压上浆工艺,可以缩小大分子与纤维大分子的距离,提高浆料与纱线的粘结强度及浆纱的耐磨性能,增加渗透,浆纱结构紧密,对降低织造的打纬阻力极为有利;浆液粘度低,浆槽温度可适当降低,上浆率小于浆液含固率,大量节约了烘燥能源,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1]机织工艺与设备[M].纺织工业出版社,1986.
[2]染整工艺学[M].纺织工业出版社,1985.
[3]生态纺织品标签 ECO-label[S].2002/371/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