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激励-保健管理理论的卫生监督协管员政策研究

2013-08-15丁秀梅冯月静

科技视界 2013年11期
关键词:协管协管员社区卫生

王 楠 丁秀梅 施 超 冯月静

(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局 卫生监督所,中国 上海 200000)

为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要求,促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不断提升基层卫生监督服务能力,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卫生健康保障,本市大力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将其作为惠及全体居民的民生工程。但当前有关法律法规较为欠缺,实践中遇到不少问题,亟需细化、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关管理细则。

1 当前卫生监督协管政策实施现状

根据上海市卫生局(卫监督发〔2011〕82 号)《卫生部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和杨浦区卫生局(杨卫〔2012〕106号)关于下发《杨浦区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本区开展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前哨作用,提高了发现监管服务对象违反卫生法律法规行为的及时性。

1.1 主要做法

1.1.1 组建管理框架、明确工作职责

成立由区卫生局分管局长任组长,局相关部门、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的卫生监督协管领导小组;成立由区卫生监督所长任组长、区卫生监督所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科长任组员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小组,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2名专职(或其中有一名兼职)工作人员组成了一支卫生监督协管员队伍,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各层面对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规划管理、组织领导和绩效考核,确保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优质高效。

1.1.2 做好岗前指导,提升协管内涵

加强协管培训,每月对协管内容进行一次排摸培训,提出卫生监督协管要求;加强工作沟通,每月安排一次例会,布置下期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内容,通报前期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情况;加强现场督导,每月由相关科室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一次现场督导。

1.1.3 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协管质量

建立了协管员队伍的组织框架,明确卫生局、卫监所和协管员等层面的工作职责,制订了卫生协管实施方案、协管工作计划,制订协管情况评分标准和协管评估表,完善三个“一”评估机制,做到协管员工作每月一次培训及现场考核、每月一次通报排摸信息、每月一次评估排摸情况。加强了协管员对各类违法线索排摸工作的责任心,有效地加强了卫生监督的覆盖面和及时性,充分发挥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管员队伍的功能优势。

1.2 工作成效

借助于社区卫生协管员对辖区内服务对象的排摸,能够及时掌握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基础信息,如现制现售水饮水机点的动态信息,包括设置地点的准确性、卫生防护是否符合要求、公示信息是否有效、全面等,为居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生活饮用水;辖区内学校基础信息、学生饮水情况、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情况;非法行医点的动态信息,加大了“打非”专项监测力度。

2 卫生监督协管员现状

卫生监督协管员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名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组成。卫生监督协管队伍存在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学历不高、专业技术职称偏低等问题。在卫生监督协管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还发现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能力不足

卫生监督协管员工作背景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卫生监督专业知识不足,工作思路停留在临床工作思维上。

2.2 卫生监督协管员流动性大

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人员紧张,卫生监督协管员经常被抽调从事其他工作。常常一名卫生监督协管员刚熟悉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又被抽调离开,新的卫生监督协管员又面临需要熟悉业务的困难。

2.3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被边缘化倾向

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对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不够重视,支持不力。

2.4 卫生监督协管员本身对卫生监督工作不够重视

相比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卫生监督协管员更为注重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 激励-保健管理理论

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被管理者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因素包括管理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4 基于激励-保健管理理论的卫生监督协管员政策研究方向

本研究汲取赫茨博格的激励-保健管理理论的精髓,突出整体性和激励因素,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进行问卷调查、试推行措施反馈总结等,从管理者层面和卫生监督协管员层面全面分析、总结。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分析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及相关人员,着重于规范、激励与绩效考核。细化、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关管理细则,形成细致、有效激励的管理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时俱进。

4.1 突出规范化建设

对全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涉及的协管工作流程、业务标准、操作方法、关键点控制、文书制作、工作要求等进行整理完善,编写《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手册》在全区协管员中推广应用。此外,对协管员服装、着装标志、装备配备等进行规范统一。

4.2 加强协管员卫生监督工作能力的培养

采取监督员“一对一”、“一帮一”方式,从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工作程序、报表制作、电脑录入等方面,对协管员进行带教,使其掌握卫生监督工作方法,独立开展卫生监督辅助性工作。

4.3 增强经费保障

经费制约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生存和发展。应加大对协管员进行补助的力度,使其不仅依靠奉献精神的激励,积极性会得到增强,有利于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持续开展。

4.4 加大保障-激励力度

依托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措施,开展卫生监督协管知识技能竞赛,培养卫生监督协管员综合知识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执法技能竞赛,设置场景,让卫生监督协管员模拟实际场景,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卫生监督协管的执法水平。

总之,建设高效卫生监督协管卫生体系基础是保持卫生监督协管队伍稳定,关键是提高卫生监督协管能力。这样才能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协管服务内容,惠及百姓,造福群众。

[1]卫生部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Z].卫监督发〔2011〕82号.

[2]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组织实施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意见的通知[Z].沪府办发〔2011〕63号.

[3]开展本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Z].沪卫监督〔2012〕19 号.

[4]杨浦区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Z].杨卫〔2012〕106 号.

猜你喜欢

协管协管员社区卫生
重庆市九龙坡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分析
创建安全协管服务新模式筑牢矿井“亲情安全防线”
徐州市铜山区出台《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管理办法》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社区卫生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几点体会
丹阳市基层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现状分析
创新社区卫生服务 真正落实医保制度
宜阳局坚决解聘不称职国土资源协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