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80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养刍议
2013-08-15杨跃辉
杨跃辉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中国 北京 100102)
“80后”这个概念专指 1980年到 1989年之间出生的这一代人。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时期,又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成长起来,因而他们这一代人有着不同以往的特点,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这些特点使得“80后”群体随即成为社会和大众关注的一个焦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80后”逐渐进入各行业和领域,而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也正在吸纳着越来越多的“80后”青年。高校教师队伍中“80后”越来越多,并开始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他们职业道德素养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进步,而且关系到广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关系。因此,重视和研究“8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问题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1 加强80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80后”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比重逐步增加,据统计,其比例已占到高校教师的 30%,而笔者所在的高校此比例已高达40%,他们大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其中部分教师已经获得副高甚至正高职称,成为教学或科研骨干,在这种情况下,其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而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80后高校青年教师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部分80后高校教师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所承担的义务,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从而导致师德观念的淡化。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80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1.1 加强80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党管人才工作的重要要求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这是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的丰富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中央的要求和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80后青年高校教师群体的师德建设自然成为了高校党委工作的应有之义。2013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1.2 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对“80后”高校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
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90后大学生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独特特点,培养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需要一支与他们年龄相近、成长环境相似、具有共同语言、不易产生代沟的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对大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和德行养成。这一历史重任则不可避免的落在“80后”高校教师身上,要想更好的发挥90后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教学工作,就必须加强对80后高校教师的理论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而德才兼备是这支教师队伍的必要素质,因此,“80后”高校教师应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
1.3 部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理念中存在着“重才轻德”的错误导向
在目前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更多考察的是应聘者的学历是否到达要求,科研上是否有高层次的课题和高水准的论文,相比之下,对应聘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及思想品德关注较少。而高校在选拔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以及职称评定时,更加注重的是教学评估、科研成果等容易量化的评价,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则变得形同虚设,不易考量,形成了普遍以学历和科研“定乾坤”的现象。更有甚者,以科研成绩来掩盖其职业道德水平的不足,出现教学科研决定一切,忽视师德的现象。这种客观上存在的“重才轻德”导向,使许多“80后”高校教师也形成了“有科研就会有职称,有职称就会有待遇”的错误观念。教师职业道德逐渐变成了空泛的符号,“重科研轻教学”或“只教书不育人”的思想动摇人心。
2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现状概述
当前,“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现状上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健康向上,充满活力,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热爱教书育人,关心关爱学生,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创新知识,为高校注入生机与活力,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由于80后青年教师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各种社会思潮对广大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意识同样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困境和难题。因而,部分“80后”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主要表现在:
2.1 政治信仰迷茫,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存在一定疑惑
德才兼备,是80后高校教师所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因为他们肩负着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调查发现,一方面,80后高校青年教师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认为这种发展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对这种发展模式的持续性有一定怀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上、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如果对此缺少理性的认识和分析,就容易造成信念上的薄弱和偏差。部分80后高校青年教师对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理性、辩证的分析和判断,没有形成关于中国国情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没有意识到经济增长可以实现跨越、但社会问题很难跨越这一时代背景,没有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逻辑和历史的思维方式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刻原因,而是片面地运用西方的某些学术观点和后现代理论加以简单论断,因而不能得出有关国家发展道路的正确认知,容易形成一些模糊的带有更多个人色彩的认识和评价。而这种错误的意识势必会对学生造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自觉加强政治修养起到一种消极作用。还有少数“80后”青年教师呈现出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80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的健康发展,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生的理想信念。
2.2 价值观倾斜,在工作中功利化倾向明显
受社会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和商业化气息也比较严重,有些高校就把教师的成绩考核、科研考核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把教师的道德素质考核、政治素质的考核放在次要位置,甚至搞形式化或忽略不计。随着这种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倾向,一些80后高校青年教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了重视科研、轻视道德修养的现象,政治理论学习不重视,只是走走过场,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追求个人学术成果的创造,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他们在业务上经验不足,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 ;他们更多地重视知识的传授,弱化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他们更多地用个人的时间来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教育的公众利益”。在师德上欠缺责任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上缺乏钻研精神,教师形象还不能达到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些值得高校管理者关注和研究。
2.3 事业心缺乏,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青年教师待遇整体水平不高,“80后”青年教师更是面临着诸如恋爱、婚姻、家庭等多重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部分“80后”青年教师能够专心于教育事业,踏踏实实、努力奋斗,但也有一部分人过于追求自我价值,凡事先为自己着想,一旦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重个人、轻集体,多索取、少奉献,缺乏集体意识。更有甚者在学术研究、职称评定等工作中重利轻义,学术不谨,风气不端,将学术研究功利化,采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以谋取个人利益,这些行为都严重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部分青年教师的价值行为价值取向趋于短期化、实用化、功利化,过于追名逐利,奉献精神淡化,不潜心钻研本职工作,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探索与研究。部分青年教师把自己的职业只是当做了一份谋生的手段,在工作中缺乏服务意识,还有的青年教师利用公共资源,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寻求更多的利益。
2.4 自我中心意识强,缺乏合作精神
“80后”高校青年大多出生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全面贯彻实施使的大背景下,因此大都为独生子女,备受家庭的关注和宠爱。他们在鼓励和表扬声中长大,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感受的性格特点,在工作中创新能力强,竞争意识强,但是往往缺乏合作精神,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关注超过了对集体利益的关心。虽然绝大多数80后高校青年教师有施展才华、做出一番事业的愿景,有实现其个人人生价值的雄心壮志。但由于受到成长背景的影响,其想法往往过于理想化、自我化,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过于空、大,从而使其理想脱离于实际工作。一些教师自我意识较强,偏重自我价值的体现,脱离集体主义观念,将个人的人生规划脱离集体组织的培养和团队协作,过于讲求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提升,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3 “80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的思路和基本策略
在今年五四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包括高校青年教师在内的广大青年提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切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提出以下思路:
3.1 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提高8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要上进、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青年教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理论水平,也必须重视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是教师师德提升的前提条件,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政治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3.2 强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
强化80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学习师德规范纳入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营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激励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探索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
3.3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在青年教师中培养优秀分子
做好青年教师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目标,制订青年教师党员培训规划,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加强青年教师党员日常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选树青年教师党员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扩大高校党内民主,提高青年教师党员的党内事务参与度,增强党内生活透明度。
要充分调动高校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基层党建工作非常重要。学校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联系、团结、引导和教育青年教师的作用,要卓有成效地开展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努力成为青年教师的引路人,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青年教师,把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及时地吸收到党的队伍中,并且推荐他们到重要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岗位上担当重任,这样既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对其他青年教师的培养起到非常大的正能量的引导。
3.4 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关注青年教师身心健康
青年教师思想上的不稳定与职称、住房、收入等问题有很大关系,如果单靠思想政治工作而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必然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建立以学术评价体系为准绳、公平竞争为导向的职称评聘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真正做到职称和工资体现业绩与能力;对岗位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级考核,推行岗位竞争、岗位轮换等措施,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认真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在福利待遇和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在住房、医疗、子女升学等方面关心照顾,对于经济确有困难的青年教师,加大社会优抚力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建立完善青年教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年教师自我调适能力,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应对工作压力、舒缓职业倦怠。
4 结语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论述,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推进,学习“中国梦”又被赋予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教育担负着国家民族的未来,教师肩负着培育国家建设人才的重任,广大80后高校青年教师更要以学习“中国梦”为契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继续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爱德华·希尔斯.教师的道与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宋东颖,李炎.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科技教育创新,2009(23).
[3]申晶晶.“80 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2).
[4]陈贤春,李坤寅.以传统文化建设为中心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4).
[5]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R].
[6]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R].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htm.
[7]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R].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30/c_124026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