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网络平台 完善服务措施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013-08-15伊芃芃朱丽娜
伊芃芃 朱丽娜 李 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济南 250002)
近几年,我们开始意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毕业生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大事,针对当前形势和毕业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应进行有效指导。我省近几年新增劳动力呈上升趋势,而就业机会却相对减少,而且原有的毕业生主渠道接收能力降低,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教育内部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招生、培养、就业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所以职业教育应采取有效措施,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重心下移,使毕业生合理定位
职业教育应大众化,这不仅仅是简单地降低教育门槛,而应该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育理念的转变,职业教育应该兼容并蓄。所以,教育的重心要分层次的下移,可以下移到社区,下移到农村,使大部分毕业生从“专门人才”的光环中跳出来,变成求真务实的劳动者。作为卫生类职业院校的学生,医疗服务的对象多数集中在农村与基层,所以乡镇和农村应该是我们的主要目标。针对这一点,我们组织由校领导亲自参加的调研班子,深入到本市管辖地及周边地区,做了近几年农村对卫生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并写出了可行性调查报告。为了有利于毕业生就业,我们增加了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专业,并开设整体护理课程,以适应各方面的需要。
2 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毕业生自身的砝码
就业,从根本上说,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验,要想赢得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必须动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自己的最佳潜能,而学校则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毕业生整体素质的加强,对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关键。质量的提高,对毕业生来说无疑提高了竞争力。用人单位把质量视为生命,学校也必须把毕业生质量视为生命,紧紧围绕质量这一永恒主题,安排各项工作,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素质,以加强“内因”的砝码,使我们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3 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结合当代社会特点,增强学生网络工具使用能力
网络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并日益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深化课堂学习、完善自我教育、拓宽自身视野、广泛了解社会、同网友交流互动等等,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8]。
要充分利用网络所提供的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再学习能力的有利条件,采取有效策略,实现毕业生职业技能再学习能力的提升[7]。
第一,要通过各种形式,使就业学生熟悉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是就业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再学习能力的基础条件,也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因此,学校方面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运用现代媒体的机会,激发他们运用多种媒体学习的兴趣,学会在虚拟环境中学习;教师方面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意识,积极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更新知识结构,具备指导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再学习能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提供网站、网址指导学生在网上查找检索有关职业技能学习素材,并运用局域网提供部分电子化职业技能再学习材料,使学生拥有多种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做到知识育人,技术育人,技能育人;学生方面要以那些比较熟悉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学生为骨干,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以便更好地普及网络信息技术,发挥网络学习平台的作用。同时,学生也可以就职业技能学习内容中的有关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
第二,要依托网络平台,重视职业技能的教学。现在许多的网络学院、远程学院,其实就是依托网络平台进行职业技能教学的一个典型例证,这种网络、远程平台的应用,其实是可以拓展到学校教学当中的,校外与校内结合应用,能切实将职业技能教学实施落到实处。具体来说,校内教学主要是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等有关课程中通过网络平台播放其他高校或机构有关职业技能培训的讲座、纪录片等,校外教学则是学生通过额外参加辅导在网络学院、远程学院等地参与付费但却自由度较高、选择面更广、应用性更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当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度,对就业岗位的要求细致研究并力争达到,在平时就积累起职业技能再学习的能力以及积极性,以应对职业技能来到时的各项机遇与挑战。
4 针对毕业生存在的现象,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现在毕业生中存在诸如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就业心理脆弱等现象,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4.1 降低择业期望值是当务之急
所谓择业期望值是指求职者要获得的职业位置对其在物质、精神上的需要满足程度。每个毕业生都希望毕业后获得一份能更多、更好地满足自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工作,但必须看到,这种需求变为可能需要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这就是说择业的期望必须有一个度。毕业生如果只想“到大城市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那么,我们的大多数毕业生将会找不到工作。我们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应双管齐下,在提高毕业生、家长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的同时,降低就业期望值,并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再创业,待机而发。
4.2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许多学生在择业前,表现为缺乏积极心理准备。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修养,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加之应变能力不强,在选择中往往存在着某些方面的认识问题,致使他们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存有求全求美、从众和胆怯心理,缺乏抗挫折和抗风险心理。所以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应鼓励学生积极进取,我们请社会学专家与毕业生见面,做专题讲座,和学生面对面交谈,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引导,使同学们意识到求职是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前途的终身大事,没有积极态度是不行的,应培养学生克服依赖、等待、自卑、害怕竞争的消极心理,克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的书生气,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聪明才干,放下心理包袱,主动大胆到社会上推销自己。并且培养学生善于抓住机遇,克服“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的心态。
5 转变思路,改革传统找工作模式,增加网络就业方式
现在很多院校和学生还采用老式的、传统的找工作模式和渠道,结合现在信息时代电子商务流行的特点,不管是学院还是大学生自身,要转变思路,通过网络就业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比较有名的例子,如:在河北金融学院的创业基地,赵亮于2010年5月成立了明华伟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为市区周边30 多家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外包服务,有条有理地为这些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目前,该公司已经成功参与了易县石材、曲阳石雕、高阳纺织、容城服装和白沟箱包等保定特色产业的推广,并为在校生提供了近300 个实习岗位,创造了总额超过500 万元的订单。保定学院学生支鑫凯通过网上开店,聚集众多古玩爱好者、收藏家进行交易,营销范围覆盖全国各地,相继在保定和西安创办了泽轩古玩实体店,年营业额已达60 万元以上,成功实现了网络就业到实体创业的转变。这些学生正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5]。从这些成功案例可以看出,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自己,都要转变思路,不能再囿于原来老式的、传统的就业思路和模式,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针对医学类的学生,则可以尝试通过开设网络门诊等方式,来拓宽自己的就业门路。
6 结合当代信息社会特点,多种方式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就业工作已不再是毕业生离校前的阶段性工作。各地高校纷纷采取切实措施。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等新特点。就业工作信息化就是在就业工作的各个领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并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在就业信息的收集、传递、利用和管理等环节实现高效、透明和有序服务的过程。针对这些新情况,就业工作需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就业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已经势在必行。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信息化就业已经成为社会人才就业的主渠道。高效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供就业服务显现出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6]。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在就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职院校宣传和师生沟通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平台.而其中招生就业信息网则是各校最重要的信息平台之一,是学校信息发布、对外宣传、促进就业的重要窗口[1]。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以网络为载体具有快速传输、可转换、可识别、可处理、可共享、可存储及可重复利用等特性。网络以其独特的服务方式,方便快捷的工作模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也给人们在求职就业方面带来极大的便利。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如果能有效合理的利用网络将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经济、便捷的求职,同时能准确把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和就业流向,将为今后的就业指导和招生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2]。
6.1 医学院校就业网络全国或全省未联网,就业信息资源浪费和短缺同时并存。至今,全国无一家医学人才就业专业网。加之,技术和经费以及高校问就业工作竞争等因素,医学院校就业网横联(学校与学校之间)、纵联(学校与主管部门之间)、互联(高校与专业就业网站或人才市场之间)程度偏低,就业信息共享面小。相对老校、名校、大校拥有的毕业生需求信息资源丰富,甚至过剩,而新校、地方性学校、学科单一的院校占有的信息资源就相对有限,致使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资源公平失衡现象[4]。
6.2 如何推动网络就业健康快速发展,有如下几点建议[3]:
6.2.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网络就业指导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利用网络实现有效就业和招聘的习惯。
6.2.2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网络就业指导的普及。
6.2.3 加强网络就业指导的基本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就业指导网的丰富性、时效性、实效性和联通性,以提高就业指导网的效能;高校应以工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和流程信息化为原则,建立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网络服务系统,完善就业供需信息平台,通过信息交互,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就业信息。
6.2.4 政府应该在整合有关社会资源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总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在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教给他们求职应聘的技巧,使我们的毕业生能够选择自己的职业,为社会做贡献。
[1]李航,回瑞华.使用网络工具提升高职院校招生就业信息网使用效能的探索[期刊论文].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
[2]张维延.浅谈信息时代网络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期刊论文].出国与就业,2010(7).
[3]肖建彬,杨帆.关于我国高校利用网络进行就业指导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高教探索,PKU CSSCI,2005(5).
[4]张建,陈璞.医学院校就业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医学教育探索,ISTIC,2006(4).
[5]李文.联动网络资源 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保定市大学生“网上生存”状况调研[期刊论文].保定学院学报,2012(1).
[6]闫咏,夏伯平,林喜臣.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探究[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11(1).
[7]周平.网络环境下提高就业学生职业技能再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期刊论文].成人教育.PKU.2012(5).
[8]李宴群.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期刊论文].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