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2013-08-15王云松

科技视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民族传统

王云松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0 前言

高校体育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体育人口的重要环节,这一时期高校体育所开设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如何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丰富教学内容,使其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统一,不但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要求。

1 民族传统体育简介

1.1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为该民族广大民众所喜好,在该民族地域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

1.2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以养生、卫国和娱乐身心作为目的,注重形神兼顾,尤重形与精、气、神的结合。其次个人修炼身心,注重动静结合。体育与德美结合,寓德美于体育活动之中。民族传统体育有以下四项功能:健身功能、教育功能 (对智育、德育、美育的作用)、娱乐功能、交往功能。

2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意义和优势

2.1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去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是通过其所具有的强健身体、竞技表演、娱乐身心以及教育功能来体现的。选择合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课堂,对于保护、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促进学校课程改革,推动全民健身,以及促进大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有重要推动作用。

其次,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有健身和养身作用,使其在全国各地得以普及并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如果单从运动训练的角度看传统体育的健身功能,人们往往侧重于强筋健骨、发达肌肉、增强内脏器官的机能,而忽略民族传统体育的修身养性、调整心理和社会融合方面具有的功能。现代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道德伦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健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修身、养性、健身、调心、益群、遵守公德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中国传统体育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2.2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优势

首先,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集中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体育教师的水平整体上高于中学教师,高校体育配套设施相对完善,教学体系完备,学生接触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强,在信息交流方面有先天的丰富资源,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提供的良好的保障。

我国有很多地区是少数民族的栖息地,这样在这些地区的高校里少数民族学生众多,占比例较大,为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再者,目前高校体育课的内容偏陈旧,还是“三大球”、“三小球”、田径类、健美操等项目为主,虽然有些新兴体育项目已渐渐走进体育课堂,但组织形式单调,传统教学方式还是占很大地位。合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改善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丰富高校体育文化内涵,同时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

3 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建议

3.1 规范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材,加强教材建设,突出教材的民族性、知识性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背景下,要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使之顺利开展,不仅要有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还要有科学规范的教材。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对本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理论、技术、方法等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合本地区及周边区域合适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并根据本地区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促进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并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传授,面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实际,大力培养合格师资,创编特色教材,丰富民族传统体育课外活动,达到课内外一体化。

3.2 把民族传统体育与近代体育共同发展、相互渗透

民族传统体育,与近代体育可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近代体育在民族传统体育中吸取营养,民族传统体育同样要在近代体育中借鉴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近代体育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近代体育更具有竞技性,而民族传统体育只有观赏性和趣味性,但他们都有着强身健体的共同特点。如果把民族体育带入高校的同时与近代体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被学生接受,利于其发展,同时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3.3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依据目前高校体育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创造各种条件,根据所需举办各类民族传统体育高校师资培训班。学校也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并鼓励在职教师到专业学校学习和进修。不仅要注重广泛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能培养,而且还须不断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各类健身、保健养生的功能机理和掌握科学的理论方法,从而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合格师资队伍,以丰富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内容和相关理论的传授。

3.4 根据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

高校可以与兄弟院校以及周边区域联合,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竞赛和表演活动,不但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加强高校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民族团结,都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还可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 总结

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该充分发挥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改变西方体育过强竞技性,增加体育教学的娱乐性、健身性、休闲性,调节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高校根据每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大力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的融合,改善目前体育教学存在的缺陷,增加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赵苏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及发展[J].体育学刊,2007(5):78-81.

[2]朱志凯.形式逻辑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50.

[3]梁晓龙.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3(4):3-4.

[4]陈融.关注体育的文化使命[J].体育文史,2001(4):21.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民族传统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