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努力建设美丽幸福杭锦后旗
2013-08-15中共杭锦后旗委员会杭锦后旗人民政府
文||中共杭锦后旗委员会 杭锦后旗人民政府
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腹地,辖地1644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境内无山无矿,有耕地132万亩,全部引黄自流灌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有“塞外粮仓”美誉。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抗日战争时期曾是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和绥远省临时省会。
近年来,杭锦后旗立足农业大旗实际,围绕“兴工惠农,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富民强旗”主题,坚持不懈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特色发展之路。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6亿元,是2007年的2.2倍;地方财政收入9.6亿元,是2007年的2.58倍;固定资产投资91.33亿元,是2007年的2.5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8826元和11349元,分别是2007年的1.9倍和2倍。
一、坚持农牧业产业化带动,努力做大做强县域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产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在特色。就我旗而言,绿色农畜产品资源是最大的优势。我们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农业办工业”,立足农畜产品加工,着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绿色特色经济。
一是把河套酒业作为龙头企业做大扶强。坚定不移实施“再造一个河套酒业”战略,“十二五”以来共投资13亿元进行技改扩建,构建了以白酒为主业,奶酒、保健酒、包装彩印、地产开发、工业旅游等多元发展格局。目前,山东泰安、乌兰浩特、呼和浩特、赤峰等酒业分厂相继建成投产,集团年销售额达30亿元,进入全国白酒行业十强企业行列,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中国北方第一窖”、首届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质量奖”和“公信力企业”称号,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显著提升。
二是推进支柱产业品牌化发展。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先后引进伊利乳业、中粮屯河等大型企业,扶持培育了恒信食品、伟业商贸、鸣兴脱水菜等一批本土企业。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打造绿色品牌,目前29家企业的101个产品获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证书,成功培育出了“康尔徕”果蔬、升华乳业、星火花葵、“绿川沙海红”枸杞等一批农业品牌,形成了面粉、果蔬、籽类、液态奶等支柱产业。
三是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建立多元化农企利益联接机制,加快土地流转和农牧业规模化经营步伐。全旗土地流转面积24.5万亩,培育出以地入股的“民建模式”、企业租赁的“庆丰模式”、大户转包的“丰源模式”等典型,促进农民向二、三产转移,拓宽了增收渠道。建立各类经济合作组织124个,辐射5万多农户。把132万亩农田作为企业“第一车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初步形成了工业依托农业再反哺农业的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了全旗80%以上的农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80%以上的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80%以上农民收入来自农业产业化。
二、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镇化是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和载体。近年来,我们按照“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要求,着力推进中心城镇建设,积极打造特色集镇和美丽乡村。
一是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近五年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资88亿元,陕坝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到11万人。陕坝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全区十大魅力名镇。坚持产城一体化发展,投资8亿元扩建杭后工业园区,加强景泰、蒙秀、巴运、河酒等四大物流园区建设,启动实施小微企业园建设,各类园区入驻企业95户,吸纳就业1.5万人,城市集聚效应和园区产业集聚功能充分发挥。
二是打造特色集镇和美丽乡村。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思路,因地制宜发展集镇特色经济,打造头道桥奶牛产业、二道桥商贸流通、三道桥西瓜甜瓜、蒙海镇物流加工等特色集镇,初步形成了旗有主导产业、镇有经济强项、村有致富项目的特色产业格局。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统筹推进村庄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建成38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000户,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三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新建扩建城区道路83.6公里,建成公园、广场13个,实施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197万平方米,实施市政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城市承载力进一步提升。新建改造35千瓦变电站7座,修通各级乡村油路500多公里,80%的行政村通上了小油路。完成高标准农田水利配套建设66万亩,持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网改造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三、坚持优先改善民生,努力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
我们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加快发展民生经济。
一是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两基”工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后受到自治区政府和国务院办公厅表彰;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99%,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家书屋和数字有线电视实现全覆盖。
二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近五年投放强农惠农资金13.7亿元,各类农业补贴6.5亿元,农民年人均政策性收入达773元。截至2012年,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0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全力抓好就业创业服务,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4.0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四、坚持美丽与发展共赢,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始终坚持美丽与发展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近五年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9.87万亩,通道绿化500多公里,造林面积达87万亩,成林面积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4%,2007年杭锦后旗被评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旗”、“全国绿化模范县”。大力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湿地面积达4.9万亩。投资1.3亿元建成了城镇综合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场,重点企业全部建成防污设施,依法关停21家“五小”企业,实现了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杭锦后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是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行动指南,特别是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等战略部署,为农业旗县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幸福杭锦后旗”的战略目标,继续发展壮大县域特色经济,重点在四个方面谋求新突破。
一是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谋求新突破。立足“百亿河套”战略,打好“河套酒”这张王牌。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依托绿色农畜产品富集优势,策划引进和扶持培育“农”字号龙头企业,以扩规模、上层次、走高端、创品牌为重点,做大做精粮油、乳肉、果蔬等特色支柱产业,努力打造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基地。
二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谋求新突破。实施一批打基础、增后劲、惠民生的重大项目,持续改善城乡基础建设。统筹抓好规划设计、产业发展、投入保障、生态文明、社会服务五个重点,协调推进县城、中心镇、重点镇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三是在改善民生方面谋求新突破。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提标扩面,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群众衣食住行和上学、看病、就业等民生问题,筑牢持续稳定的居民增收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四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谋求新突破。立足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全面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河套国家级森林公园,打造绿树成荫、景色秀美的杭锦后旗。强化节能减排动态监管,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后,我们将按照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认真借鉴兄弟旗县的成功经验,大力践行“总干”精神,锲而不舍,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