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以《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为中心的考察

2013-08-15张京文

黑龙江史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厉行节约政治经济学工业化

张京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 102488)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受党内“左”的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曲折,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和困难。面对严重挫折,毛泽东和党中央并不气馁,而是坚持在曲折中继续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作了全面、深入的理论思考,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他的这些思想作一分析和论述。

一、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

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和挫折。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没有搞清楚。毛泽东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思考,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的论述,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概念的重新认识,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有益探索。在此之前,由于受苏联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制约,中国共产党曾一度片面的认为,只要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能大规模的发挥出来,进而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在“三面红旗”的指导下,经济发展并没有因为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迅速改变而实现快速增长,反而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困难。毛泽东这个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社会主义阶段理论认识的重大进步。这个思想实际提出了,要把生产力作为衡量实现社会主义的最重要标准,而非生产关系。因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不在于生产关系的差异。而“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句话,则表明毛泽东对于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科学的认识。也就是说,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的,而不是像以前想象的那样,很快过渡到共产主义阶段了。这也说明,毛泽东对在中国发展生产力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客观的认识。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这一思想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可以从他关于社会主义阶段论述中“可能”二字看出。也就是说这仅仅是探索中的一个尝试,并没有上升到统一认识或决议的高度。后来的实践证明,他没有在这一科学判断基础上继续前进。这是毛泽东本人的遗憾,也是党和国家的遗憾。作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项有益探索,这一观点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二、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工业化需要一个长期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内之所以出现了“左”倾冒进思想,进而发动了“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与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的估计过分乐观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我们党对国力的估计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不够清醒、客观,低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完成工业化的难度。毛泽东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工业化需要一个长期阶段。

毛泽东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人口多,底子薄,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完成工业化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明确指出:“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2]他的这个观点,是对之前实施的“左”倾冒进经济政策的反思和纠正。这说明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社会主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个很长的阶段。毛泽东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还与他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认识密切相关。之前,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制约,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认识不够全面。后来,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实现多个方面的现代化。毛泽东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思考。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3]由于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实现多个方面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过程。

毛泽东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过程中,还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完成工业化需要一个长期阶段。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大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就宣布实现了工业化。根据统计,我国一九五八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点六;一九五九年计划完成后,估计一定会超过百分之七十。即使这样,我们还可以不宣布实现了工业化。我们还有五亿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如果现在宣布实现了工业化,不仅不能确切的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而且可能由此产生松劲情绪。长时间内,我国这个国家应该叫做工农业国。即使钢有了一亿吨,也还是这样。”[4]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即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指标已经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进入工业化的重要标准,也不能轻易地宣布实现了工业化。因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落后,农业人口多,国际关于进入工业化的标准不能够确切地反映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因此,实现工业化不能只按国际通用的标准,还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在中国实现工业化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的。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当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国情下实现工业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了,对在中国发展工业的难度和时间有了更加清醒的估计和认识。

三、要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毛泽东认为,搞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毛泽东历来是强调自力更生的,他曾不止一次的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搞革命是这样,搞建设也一样,也要讲自力更生。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搞经济建设要以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援为原则,尽可能独立地搞工业,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独立自主在经济方针上的体现,就是一个国家的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部环境恶劣,我们搞建设,除了获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援助外,主要靠自己。毛泽东曾多次提出,搞建设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六十年代初期,苏联政府撕毁合同,片面召回全部在华专家,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和极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更加认识到在搞经济建设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毛泽东再次强调,搞建设要以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援为原则。他指出:“我们主张,各国尽量多搞,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援为原则。自己尽可能独立地搞,凡是自己能办的,必须尽量地多搞。只有自己实在不能办的才不办。特别是农业,更应当搞好。吃饭靠外国,危险得很,打起仗来,更加危险。”[5]他还指出:“就是在搞大的洋的方面,我们不能指靠人家。一九五八年提破除迷信,自己动手。经过一九五九年春夏的一段反复,证明自己来搞,是可以做好的。”[6]从这两段话可以看出,毛泽东非常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并特别强调,农业更要坚持这个方针,绝不能靠外国吃饭。他还指出,实践证明,破除迷信,不指靠人家,自己搞建设是可以搞出成绩的。

从自力更生的建设原则出发,毛泽东提出,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近代以来,我国工业发展一直非常落后,没有自己民族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各方面基础都很薄弱,但是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还是明确提出要建立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外国的工业体系。毛泽东早就深刻地认识到了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1951年12月、1954年10月,毛泽东两次谈到这个问题。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毛泽东再次强调,要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他指出,书上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居世界第一,拥有丰富的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因此它自然给自己提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任务”,这样的写法是可以的。但是,他指出:“要知道这是经过我们同他们争论,才这样写下来的。过去,他们和东欧的一些国家都曾经要我们不搞完整的工业体系。像捷克、日本这些国家,铁矿等资源靠外国,还发展了钢铁工业,我们资源多,怎么能不搞呢?”[7]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曾排除苏联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和干扰,下定决心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工业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而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和技术基础。

四、要坚持厉行节约的建设方针

在我们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搞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情形象地概括为“一穷二白”。从我国当时基本国情出发,毛泽东提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厉行节约的方针。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再次提出,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搞工业化必须坚持厉行节约的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立足基本国情,在总结、比较近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道路。选择这条道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需要进行长期、大量、集中的资金投入。当时,从国内情况来看,近代以来中国积弱积贫、连年征战,资金极度匮乏。从外部环境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我国处在严峻的国际环境当中。当时,毛泽东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这种情况下要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工业,就必须实行厉行节约的方针。对此,毛泽东在审阅《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稿时曾讲得很明白,指出:“为了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就要付出很多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只有增产节约一条康庄大道,这是应为全党同志所明白了解的。”[8]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交恶之后,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严峻起来。同时,由于国内经济政策上的失误,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此时,毛泽东和党中央更加强调坚持厉行节约的经济建设方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把厉行节约,积累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当成只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要做的事情,这是不对的。难道困难少了,就不需要厉行节约了吗?”[9]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不是将厉行节约看作搞建设的一种权宜之计,而是作为一项长期方针来看待的,不只适用于困难时期。但同时他又提出:“合理和节约,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认识,今天看来是合理的、节约的事情,过一个时期,由于新的条件,又成为不合理、不节约的事情了。”[10]毛泽东这个提法是极具辩证性和远见的。我们知道,在当时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实行厉行节约的方针是非常迫切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环境的转变,刺激和鼓励消费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这时再过度强调厉行节约,已不符合时宜。但是,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又开始反思因过度消费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毛泽东在当时已经提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条件的不同对节约的看法会有所不同,是有着深刻眼光的。

邓小平曾指出,没有建国后二十几年的理论、实践探索和由此积累的经验教训,就没有改革开放。这是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充分肯定。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提出的这些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建国后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源头,至今闪耀着理论光芒。今天,我们学习、研究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3]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116.

[4]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125.

[5]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128、129.

[6]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讲话(下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8:901.

[7]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讲话(下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8:889.

[8]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207.

[9]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128.

[10]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讲话(下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8:901、902.

猜你喜欢

厉行节约政治经济学工业化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厉行节约 浪费可耻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马克思“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正义逻辑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公益广告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