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修复和保护方案的初探
2013-11-27孙晓敏
孙晓敏
(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随着我国文物事业的迅速发展,青铜器修复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并且受到国家文物局和各地博物馆的高度重视。2012年分别在山西和河南省举办了金属类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和修复技术提高班,为进一步提高青铜器修复人员的综合技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我有机会参加了一期培训学习,从中了解并掌握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编写规范和馆藏金属文物修复档案记录规范等文物保护行业的标准,尤其是青铜器病害图部分能够无文字的用图像形象准确的把文物的病害描述出来,使专家们一目了然的看出病害位置。以下是在山西培训期间做的一套修复方案,希望得到同仁和专家的指点。
1.文物基本信息与价值评估
1.1 文物基本信息
S445号鼎,质地为铜质,时代为战国时期,此鼎有盖,鼎盖与鼎身分离,附耳,蹄足。盖上有三组花纹为蟠螭纹,每组花纹之间附有一圈弦纹,一足有裂隙,鼎盖破损严重,鼎腹部有绿色锈蚀,底部有蓝色锈蚀,经过二次修复有明显的补配和焊接痕迹,腹部附有一道凸弦纹。高24cm,直径21cm,重量4193g。(实物图见图1基本信息见表1、)(信息表略)
1.2 价值评估
这件铜鼎出土于长治分水岭墓地,器物出土年代为战国时期,此鼎花纹精美,做工精细,体现了战国时期在器形和花纹上制造工艺很高,它为我们研究晋东南的历史文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2.概述
长治市地理坐标北纬36°10′,东经113°06′。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处为2453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和适中,雨热同季。长治分水岭墓地位于长治市北城墙外,东西分布,墓地高出地面约10米,墓地东西约2公里,南北约0.75公里。长治地区地形复杂,山地居多。该墓葬分为四个阶段发掘,历时20余年时间,探明墓葬600余座,已发掘墓葬165座,墓葬出土的陪葬品以陶器和青铜器居多,还有玉器和石磬,种类繁多。由于该铜鼎只确定出土于长治分水岭墓地,由于出土编号不详,因此确定不了该件文物具体出自哪座墓葬,推断是战国时期的器物。
3.保存现状调查与评估
3.1 文物保存地域环境
长治市位于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和适中,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8.6-10.5℃,年平均无霜期为160-180天。
3.2 博物馆保藏环境状况
博物院建筑群由主馆与四角辅楼组成。基本做到恒温恒湿,金属类文物库房温度18-22℃,湿度35-45%RH,并分区隔离放置保护过与未保护过的青铜器。
4 鼎病害勘察
这件待保护修复文物为铜质文物,主要病害包括残缺、裂隙、层状剥离、表面硬结物等。作为铜质文物,s.445号铜鼎表面有黄色硬结物和锈蚀,足部有层状剥离和裂隙,鼎盖残缺,有二次修复焊接痕迹和补配部分。
出于深入了解文物、准确把握病害、有的放矢的保护文物的目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物进行了分析检测。
4.1 合金分析
为进一步进行锈蚀产物物象分析提供参考,为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我们采用合金分析技术对铜鼎表面的硬结物和表面的锈蚀产物进行完全无损的多元素快速检测分析,直观显示合金的元素组成种类。合金分析仪型号:NITONXL3,测试条件:测试时间为每个测点30秒,检点直径:8mm。在测点1145和1146鼎的腹部和底部的表面硬结物及蓝色锈蚀进行了分析,在测点1147的口沿内侧锈蚀和1148鼎盖里部的白色锈蚀进行分析(具体部位见图)图略。
分析结果如下:
表一
4.2 探伤分析
X射线照相法不仅仅用于帮助我们观察器物基体组织内部的形貌,同时它也可以为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很重要的帮助,此件器物在电压130KV电流0.5MV时测定。
检测结果:器盖曾修复过,能看到焊接痕和修补痕迹。
4.3 锈蚀物相局部结构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鼎局部腐蚀产物的物相,针对局部特定的腐蚀产物制定合理有效的除锈方法,我们采用了全自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对鼎身和鼎盖局部蚀产物进行分析。光谱仪型号为:XPLORA型。检测部位及测量条件(图略)。
测量结果见下表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检测结果 表二
通过检测数据结果得出:器身上的锈蚀为蓝铜矿和孔雀石,是无害锈。
4.4 讨论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文物进行的分析检测来看,此件青铜鼎表面有土垢锈蚀、但无有害锈,可保留原有均匀腐蚀产生的稳定性锈蚀,不伤及金属本体。
5.保护修工作目标及原则
(一)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应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同时在实施保护修复中不允许对文物造成新的破坏,科学的清除青铜器的病害。
图6 绿色锈蚀激光拉曼光谱图
图7 白色锈蚀激光拉曼光谱图
(二)最小干预的原则。
(三)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可再处理的原则。
(四)可识别与整体协调相结合的原则。
(五)保护修复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保证文物真实性的原则。
6.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及步骤(图略)
6.1 步骤
在超声波状态下去除器盖局部土垢和棕黄色锈蚀,对原有开裂处和存在层状脱落迹象的部位做加固处理,对覆盖纹饰及影响器物原有形貌的锈体,采用机械和化学相结合去除方法进行处理,并进行缓蚀封护,经保护修复处理后,铜器器身无有害锈、钙质附着物,缓蚀封护后肉眼观察无玄光,保留原有均匀腐蚀产生的稳定性锈蚀,不伤及金属本体。保护修复后的文物在保管和展出条件下可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清洗、除锈利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对青铜鼎表面外来的附着物和硬结物清除,其次,以机械清洗为主,使用牙刷清洗器物表面的浮土。
6.2 所用保护修复材料、工具
(1)超声波:去除表面硬结物。
(2)焊接材料:中性助焊剂、锡焊。
(3)配缺材料:根据铜器铜体腐蚀的程度,选择铜或复合铜配缺。
(4)做色材料:铜器残缺补配部分和焊接口,应分别进行做旧处理,力求做到修旧如旧,色泽和谐、过渡自然,所选材料附着力强、调色容易方便、无光泽、耐老化、长期不易褪色发黄的高分子树脂和与铜器相协调的无机颜料。
(5)缓蚀剂:采用BTA铜缓蚀剂进行缓释处理。
(6)表面封护剂:铜器表面进行封护是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面去锈、加固、修复、补配、做旧工作保持长久性的处理保护,防止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有害物质和水分侵蚀文物,起到一个相对有利于铜器保存的小环境。封护剂采用无色透明、附着力强、憎水性好、耐酸碱、耐老化的洒精溶3%P72。
6.3 保护修复程中的环境安全控制
在保护修复现场应避免因化学及生物材料的使用而造成的对人体及环境可能的危害。保护修复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18883-2002的有关规定。保护修复操作过程中排放的污水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8978-1996。
7.保护修复工作量与工作进度安排
青铜鼎的保护修复方案,整个工作预计1个月完成,分三个阶段进行
(1)文物档案资料的整理建档,包括需要进行的分析检测项目,并根据病害程度准备相应的化学试剂、小型仪器设备及易耗材料。
(2)完成文物的保护修复处理工作。
(3)整理所有保护修复工作的档案记录,准备项目的评估验收。
8.保护修复后的保存环境安全控制建议
文物的保存环境直接影响文物的“寿命”。众所周知金属锈蚀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为了将保护后的文物长久留存,其保藏环境尤为重要,这件青铜鼎保护处理后,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以利于文物的长久保存保养,巩固保护修复的效果。建议文物存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通常铜质文物保存条件为温度18-24℃,湿度小于45%。青铜器的锈蚀,尤其是青铜病具有“传染性”,多件文物同时存放于同一容器内,极易造成腐蚀病变的蔓延和加剧。修复后可采用囊匣包装,保持修复保护的效果,避免引起文物的再次污染。
9.风险评估
结合工作经验,此件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不存在特别的技术难题,仅在铜器残缺补配部分和焊接口,应分别进行做旧处理,力求做到修旧如旧,色泽和谐、过渡自然,同时处理好表面残留较多的树脂,防止产生玄光。
10.文物保护修复经费预算
方案设计费、资料费、容器、技术处理和其他一些指导费、文物囊匣预算共计5000元。
目前我馆馆藏的青铜和铁器也较多,文物普遍存在锈蚀严重、裂缝、变形、脱釉甚至矿化断裂问题,对这些国家珍贵文物造成很大的伤害,无论是出土的还是征集的文物都需要尽快修复,但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我馆又不具备各项检测条件,因此对于具有不可再生性文物来说,延长其寿命,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修复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