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实施

2013-08-15鄢常勇

黑龙江史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

鄢常勇

(江西科技学院思政部 江西 南昌 330098)

一、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气氛的活跃,效果的提高

《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系统较强的公共课,学生感到抽象、枯燥,缺乏热情与兴趣,学习上消极应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可把课本中抽象难懂的理论、概念以通俗、易懂、直观的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老师启发和引导下进行积极有效的讨论,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调动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再成为课堂附属品,而且能够充分挖掘出学生学习潜能,达到对教材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显著提高教学成效。

2.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创新思维的养成

案例教学中开放式、启发式、讨论式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使学生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切身感悟,透过对以往经验的加工、再造,使他们以全新的方式重新阐释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的已有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

3.有利于教学相长,实效性的提高

案例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热情,又增加了彼此间的信息与情感交流,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从而使得教学实效性大大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1.时代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选择案例时,应尽可能从当前国际国内正在发生的热点时事中捕捉素材,尤其是精心挑选学生近阶段普遍关注的一些事件,加以提炼概括,增加教学的鲜活感和实效性。比如讲到《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这一章时,可以选择“日本购买钓鱼岛事件”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渴求欲和兴奋点,积极加入到讨论过程中,使学生们对捍卫国家主权,维护祖国尊严有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就是在选取案例时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目标相一致。把案例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顺利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它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最终教学目的。案例是为了讲授理论的需要而设计,不能为了讲案例而讲案例,那么整个课堂就成了讲故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学生,但偏离了教学的内容,脱离了教学大纲。因此,所选择的案例要能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

3.典型性原则。所选的案例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在讲课过程中不仅要阐述书本中的具体理论,还要注意选择一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碰到的典型性案例来引导、教育学生。所举的案例要真实,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局,让学生感到真诚、可信,不是随意捏造的事件;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学生能够从案例中获得健康、向上的、有利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正能量。多选正面的,少选反面的案例,弘扬正气,唱响主旋律;还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选取案例。

三、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实施程序

1.精选案例。选择适当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教学案例法的先决条件。案例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或某一现象、某一具体问题的典型再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案例或安排学生收集某一典型的资料,它要求符合学生和时代实际,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于其中,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选取案例时注重案例真实可信,这样才具有说服力;尽可能选取真实感人的最新案例,如历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故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栏目故事,以使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从而使学生自觉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

2.分析案例。案例教学法采取的是大课堂、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集体课堂讨论法来进行,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一人独唱主角,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展现出相关案例供同学们深入思考,开动思维的机器,,获得答案。师生互动交流,活跃气氛,从而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有必要对理解不透的问题及时启发,使学生达到“明理”的目的。以此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对书本知识、概念或原理达到达到融会贯通。为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还应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教师与学生有效的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以便缓解师生之间在课堂教学所产生的矛盾。

3.总结案例。教学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所学的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基础课》的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也是这样。中肯、恰当的案例总结评价,能够及时发现讨论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且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总评案例时既要从理论上做出精辟的阐述和概括,又要指出学生在讨论时存在的优缺点。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避免了“一言堂、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对于教师讲课内容的理解和消化,提高了实效性。因此,我们在《基础课》教学中应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

[1]金妙翠.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2(16).

[2]戴艳军.浅谈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9).

[3]冯采莲.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运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4.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