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徒美堂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013-08-15黄洁薇

黑龙江史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美洲华侨爱国

黄洁薇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东 广州 510055)

在中国近现代华侨史上,司徒美堂不仅是美洲华侨的杰出领袖,还是爱国华侨的突出典范。廖承志曾在《首都俗界人民公祭司徒美堂悼词》中说过:“司徒美堂一生所走过的道路,反映着国外侨胞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所走过的道路。”[1]这话,深刻地概括了司徒美堂一生的爱国功绩,以及他在广大华侨中所起的先行者的作用。急祖国之急,为相国之所需,同祖国人民共命运,是司徒美堂一生爱国与革命活动的一贯特点。如今,我们回顾和探讨这位爱国华侨前辈当年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不仅会激起人们对这位爱国老人的崇敬和怀念,而且会激发广大国外侨胞和一切爱国的人们,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而努力奋斗。

一、司徒美堂爱国主义思想的初步形成

1868年,司徒美堂出生在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2岁的他为生活所迫随乡人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做杂工。1885年,17岁的司徒美堂加入洪门致公堂。他从小习武,为人侠义,在20岁那年就因打了欺行霸市的美国流氓而被判刑,华侨及洪门人士立即凑钱营救。从此,司徒美堂被公认为美洲华侨社会中扶正祛邪的英雄。

1894年,司徒美堂感到洪门致公堂组织涣散,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给华侨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他和洪门人士商议,集合堂内富有正义感的一群青年,组织了“安良堂”,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号召,并逐渐发展到两万多人,遍布美国东部各州。安良堂为加强华侨内部团结,在兴学办报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04年,孙中山到美国向华侨宣传革命,司徒美堂为孙中山担任警卫兼厨师,亲自安排孙中山的食住,直接聆听孙中山的教诲。也正是在孙中山积极进行革命宣传的影响下,司徒美堂深受教育,知道了许多救国救民的大道理,从嫉恶如仇、忠肝义胆,并初步形成了爱国主义思想。司徒美堂在美洲致公总堂担任总理期间,还庇护过不少流亡海外的爱国进步人士,如蔡廷错、陶行知、冯玉祥、杨虎城等,他们经常共论救国之道,这也使司徒美堂的爱国主义思想逐渐提升。

二、建国前司徒美堂爱国的主要贡献

(一)为爱国革命活动致力筹款

司徒美堂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在团结海外侨胞、兴学办报、筹集资金支援辛亥革命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司徒美堂在回忆中说道:“我们深知国家不强之可耻可痛,要雪耻就需先捐钱。”[2]1911年黄花岗起义时美洲华侨所捐献的7万元,正是司徒美堂多方筹措的。为了解决孙中山在国内的革命活动经费难题,司徒美堂还提议并典押了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维多利亚三地的四所致公堂大厦,筹足15万美元寄回了国内,有力地支持了广州起义。

辛亥革命成功后,司徒美堂还以美洲致公堂总理的名义,发动致公堂通电300多封拥护孙中山当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立即电邀司徒美堂回国担任总统府监印官,但司徒美堂时任美洲致公堂总理,在海外组织侨胞筹集资金来支援新政府,不能分身归国,只能婉言谢绝。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司徒美堂立即发动华侨捐款支持财政困难的广州革命政府。

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司徒美堂领导侨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持十九路军上海抗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亲自发动美东地区侨社成立“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为祖国筹措经费。除了在纽约筹饷外,他还领导全美各分局的筹饷工作。司徒美堂在筹饷总局期间,当时他已是七旬高龄,还坚持每天早上10点开始工作到深夜,一干就是5年之久,整日奔波操劳,其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司徒美堂几乎为革命献出了所有的财物,名列纽约地区捐款最多的17名华侨之一。在他的努力推动下,美洲洪门侨众纷纷慷慨解囊,全力捐助祖国,贡献至巨:他所在的筹饷总会在八年抗战期间,募集了约330万美元的巨款。司徒美堂还跟香港以宋庆龄为首的保卫中国同盟取得联系,把美洲侨胞的捐款源源不断地送给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各地抗日游击队。

(二)为爱国而不受任何利诱

1941年,司徒美堂因受聘为中国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而回国。途经香港时,日军欲拉拢其出面组织香港帮会,时年已75岁高龄的司徒美堂,在敌人的威逼和利诱面前不动摇,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后来,他在爱国洪门人士帮助下化装脱险离港,并在我党的帮助下到达重庆。

后来国民党海外部长刘维炽代表蒋的意见,劝司徒美堂加入国民党,可以安排为国府委员等。司徒婉辞谢绝说:“本人追随孙中山革命,是为了爱祖国爱民族,不是为了要做官,也不懂得做官呢!”

司徒美堂到达重庆的第二天,周恩来和邓颖超就探望司徒美堂。周恩来向司徒美堂他介绍敌后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的情况,并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为他举行欢迎大会。当司徒美堂父子来到办事处门口时,周恩来等已经在那里等候了,到会的还有陶行知等进步人士100多人,周恩来首先致词,他盛赞司徒美堂爱国,以及为侨胞排难解纷、扶危济困等行为。司徒美堂也发言,他首先感谢这次欢迎会的召开,接着说自己这次回国,了解到许多抗日救国的真实情况。回到美国后,他一定要把这些情况向侨胞宣传。最后司徒感慨地说:“爱国救国,人人有责。今后我要站在广大人民一边,为国尽力。”

1943年,司徒美堂专程前往南美洲各国,向华侨宣传祖国抗战。抗战后期,他还鼎力支持国内经济建设事业,在重庆等地设立华侨兴业银行。1945年春,司徒美堂当选为中国洪门致公党全美总部主席后,还被推举为联合国成立大会中国代表团的华侨顾问。

(三)致力改组爱国的“华侨政党”

自1944年下半年开始,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都纷纷组织起来,反独裁争民主,并开始走向联合。在国内这种民主高潮的推动下,以司徒美堂为首的美洲洪门致公堂中的进步人士,感到有必要组织“华侨政党”,以便抗战胜利后回国参加政治活动和祖国建设。经商议和筹备,1945年3月12日便在纽约召开了“美洲洪门恳亲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古巴、墨西哥、巴拿马、巴西、秘鲁、牙买加等九国致公堂组织派出的代表。会议商定:洪门致公堂改称为“中国洪门致公党”,并选出总部负责人,司徒美堂为总部主席。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了和平谈判,蒋介石被迫承认了各党派的合法地位,并准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司徒美堂决定回国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并准备重新改组洪门致公党,使其真正成为代表华侨利益,能为祖国和平民主出力的政党。1946年4月,司徒美堂率美洲各地洪门代表回上海参加“五洲洪门恳亲大会”。

由于蒋介石的阻挠和破坏,司徒美堂回国的两个目的没有达到,参加政协会议未赶上,重组致公党又遇障碍。1946年7月 25日,“中国洪门全球恳亲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在国民党CC派(CC暗指陈立夫、陈果夫)势力的操纵下,决定将中国洪门致公党改为“中国洪门民治党”,司徒美堂虽在会上坚决反对改致公党为民治党,但支持者却寥寥无几。司徒美堂虽被选为主席,但很快又取消主席制,改由司徒美堂、赵是、朱家兆三人担任执行委员,这一变动是为了削弱司徒美堂的作用和影响。司徒美堂为了揭露国民党控制和瓦解民主党派的阴谋,表明自己为和平民主而斗争的决心,于当年9月,突然对各报记者发表了如下谈话:“本人主张联合各党派和爱好和平的人民,建立民主统一的政府,然后再以经济从事于建设。我们并不是任何党派的尾巴,我们愿以人民的意志为行动。”这实际是与CC控制了的民治党分道扬镳。

1946年11月,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擅自决定召开“国大”。起初,司徒美堂曾提出以洪门代表的身份参加“国大”,并要100个名额。蒋介石不同意,只答应他以社会贤达的个人身份参加,加给3000元特别费,同时暗地里通过杜月笙等劝驾,请司徒美堂参加会议。杜月笙威胁说:“蒋为人翻面无情的脾气你难道不知道吗?他一不高兴,你老人家会吃亏。”司徒美堂勃然大怒,当即针锋相对地指出:“司徒美堂的为人你们也知道,我何曾是一个好惹的人!”[3]结果不欢而散。这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也出而“调解”,邀请司徒美堂到南京美国大使馆吃饭,声称是以“半个中国人”的资格来欢迎司徒美堂这位“半个美国人”。宴会上,司徒美堂雷登大肆吹嘘他如何热爱中国及美国如何援助中国。司徒美堂回答说:我虽然在美国住了60多年,可是并不怎样爱美国,所以不是“半个美国人”,而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只爱中国。并严正指出:“美国帮助蒋介石掀起中国内战,是与中国人民为敌,而不是什么“援助”。[4]经过这几次波折和较量,司徒美堂逐渐意识到对蒋介石及国民党政府不能再有幻想了,决意不参加“国大”。1947年7月,司徒美堂在上海各报纸上公开发表了《脱离民治党声明》,决意重返美国,摆脱国民党蒋介石的控制,继续致力于华侨的福利工作和祖国的和平与民主事业。

三、建国后司徒美堂为祖国建设奉献余辉

1948年10月,司徒美堂决心与蒋介石决裂后,10月8日,司徒美堂起草了《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的声明》,郑重签名盖章后,嘱托留港亲友,待他抵美后,在香港各报公开发表。10月30日,司徒美堂抵美的同一天,香港各报发表了司徒美堂的声明。声明首先切数了蒋介石玩弄阴谋,背信弃义,行独裁之政治,置民主于不顾,一手撕破政协决议,发动剿共战争的罪行,接着表示坚决拥护中共五一号召,指出召开没有四大家族参加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民主联合政府,是解决国内政治问题之唯一良方,热诚拥护,愿为中国的解放而努力。声明还对陈其尤等重组致公党的活动,深表同情,竭力赞助,并号召洪门兄弟全力声援。

上述的声明和主张,表明司徒美堂在政治上已同蒋介石彻底决裂,开始认识并接受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这是司徒美堂一生中的重大转折。司徒美堂返美后,在进步华侨人士的帮助下,立即到美国西部各城市唐人街向华侨介绍祖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祖国人民的苦难,揭露蒋介石内战、独裁、卖国的种种罪行。同时在报上发表《致美洲全体洪门人士书》,明确提出美洲洪门人士的当务之急是:第一,促进洪门团结,与CC势力一刀两断,将CC分子全部肃清。第二,实行彻底革命,全力支持解放战争,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三,支持祖国建设,指出,中共领导人民谋解放的目的,就是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号召华侨、洪门选拨人才,准备贤能,回国参加建设。

10月23日,司徒美堂自港返美前写了《上毛主席致敬书》,表示衷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郑重表示:“新政协何时开幕,接到电召,当即回国参加。”信尾签字盖章,郑重严肃,敬托华南分局代为转呈。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回信称赞其“热情卓见,感佩殊深”,并“至盼先生摒挡公务早日回国,莅临解放区参加会议”。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将在北京开幕。司徒美堂被推为美洲华侨代表,他心情无比兴奋,准备回国参加新政协。在他动身的前夕,逃到美国的孔祥熙曾“劝告”说“不要受人利用,年纪大了,何必跑来跑去,留在美国,生活不必过虑”。司徒美堂当面严词拒绝了这种“劝告”,坚定地宣告:自己是激于爱国热情,必须回国,未受任何人利用。[5]1949年9月,司徒美堂冲破重重阻挠顺利抵京,以81岁高龄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为与会者中年龄最大的代表。他满怀着自己毕生爱国、报国之心,并带着美洲华侨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情,出席会议时发言说:“用最热烈的心情,向大会致贺。”[6]毛泽东热情评价司徒美堂的爱国行为:“你过去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出过力,对人民作出过贡献,现在人民胜利了,我们绝不会忘记自己的朋友。”

新政协筹备会经过讨论,将国名全称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些代表考虑到以往的传统,在筹备会上提出应在全称后面加注“简称中华民国”的字样。为慎重起见,周恩来邀请了二三十位年逾七旬的辛亥革命以来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举行午宴,就国名问题听取意见。司徒美堂站起来发言说:“我是参加辛亥革命的人,我尊重孙中山,但对于中华民国这四个字则绝无好感。理由是中华民国与“民”无涉,最近22年来更给蒋介石CC派弄得天怒人怨,真是痛心疾首。我们试问,共产党领导的这次革命是不是跟辛亥革命不同?如果大家都认为不同,那么我们的国号应该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抛掉又臭又坏的中华民国的烂招牌。仍然叫中华民国,何以昭告天下百姓?我们好像偷偷摸摸似的,革命胜利了,连国号也不敢改。我坚决反对什么简称,我坚决主张光明正大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7]司徒美堂的话语铿锵有力,博得全体在座者的一片掌声。马寅初、沈钧儒、陈嘉庚等人纷纷发言表示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就这样正式确定。

新中国成立后,司徒美堂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同时他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他虽然年事已高,但精力旺盛,热情也很高,经常到祖国各地视察,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向海外华胞宣传祖国解放后的变化发展情况,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介绍侨乡情况,为扩大爱国华侨的大团结,激励海外侨胞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司徒美堂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受到党和国家的赞扬,人民的尊敬!

[1]人民日报.1955年5月1日,第一版.

[2]司徒美堂.旅居美国七十年.回忆司徒美堂老人.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10.

[3]司徒丙鹤.司徒美堂与美洲洪门致公堂.回忆司徒美堂老人,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83、90.

[4]司徒美堂.我痛恨美帝.光明日报,1950年12月26日.

[5]司徒丙鹤.洪门大佬与中外名人的传奇交往 追忆司徒美堂先生.人物春秋,2003(10):44.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刊.1949.

[7]司徒丙鹤.新中国建立前夕关于“国号”的一次讨论.文史精华,1994:63.

猜你喜欢

美洲华侨爱国
我的华侨老师
曾经称霸北美洲的美洲栗濒临灭绝
美洲野牛当宠物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爱国学·晒佳作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爱国学·晒佳作
谁发现了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