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实现图书馆与资料室资源共享的方法

2013-08-15徐志彬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资料室资源整合资源共享

徐志彬

(黄淮学院图书馆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前言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图书馆的开馆方式落后,资源整合和共享程度不高,与其他资料室信息资源彼此孤立、脱节,沿袭封闭式的资源传播模式,给高校教育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严重制约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如何在信息化网络条件下对高校图书馆和各资料室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成图书馆与资料室的信息资源及时共享,是当前摆在高校图书馆建设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信息网络化条件下,高校图书馆与各资料室进行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的流程和必要性

所谓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就是将高校图书馆囊括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分类整理,对整理出的有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过程。具体到图书馆书刊中就是对图书馆藏书进行分类、标引和编制,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合理、有序整理,便于储藏的海量资源更加便利地得到运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原则是保证资源整合的基本性、系统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发展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处于传统教育体制发展模式下,图书资源分散,利用的效率较低,与各院系衔接度不够,缺乏一个系统的资源整合、分享方式,致使师生查阅资料难,分享信息资源更难,在这种条件下,图书信息资源在高校师生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对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改革。

二、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上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我国各院校图书馆在发展思维和模式上仍然受到传统的教学思路的影响,致使图书馆开馆思维长期停留在传统教育理念中,同时由于各院校还存在着各种特殊的原因,制约着图书馆资源与各资料室信息化整合和共享建设,具体表现为:

1.传统的发展体制束缚。传统的行政隶属体制导致图书馆与各资料室的关系错综复杂,按照国家教委的相关规定,在业务管理上资料室的领导和管理权归属学校和图书馆的领导,而在行政体制上又归属各自的院系领导。由于受行政体制长期束缚,加之实际的经费、场地等因素,图书馆与各资料室实际上是出于彼此隔绝的状态,这种尴尬的领导、隶属体制导致图书馆与资料室长期互不来往,互不沟通,在制定了具体的任务时也没有哪个部门来负责牵头实施,致使各种计划被迫搁浅,信息资源当然也就无法共享。受不合理的制度束缚,二者之间没有有效的信息沟通还会造成图书馆与资料室信息资源的重叠,无法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此外,由于资料室长期处于与外部隔离的状态,在管理机制上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资料室逐步演变为各院系教职工自家“园地”,随意支配资料室的各种藏物,占为己有,那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也只是个别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2.图书馆与资料室的软硬件设施不足,资金缺乏,资源储量有限。近年来,在各院校不断扩招的浪潮下,各院校扩招的新生不断增加,然而在学校各项建设经费的投入上往往跟不上扩招的步伐。在这样的环境下,各院校普遍存在院校软硬件建设不完善,资金趋近的状态,那么有限的图书资源自然会分配到学校图书馆,相比之下,分配给各院校资料室的资源就寥寥无几了。显然,在院校扩招,新生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增加经费的投入,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势在必行。

3.图书馆与资料室的服务理念和方法落后,与现代网络技术相脱节。长期以来,我国各院校图书的借阅理念和手段仍然是以手动登记、盖章等比较原始的方式为主,书刊电子查阅等现代化检索方式根本无法推行,在服务理念、方式和效果上与现代网络技术环境格格不入,严重制约了图书馆与资料室的信息化改革和图书馆资料室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当前,开展图书馆与资料室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现实基础

1.当代网络技术为图书馆与资料室资源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生带来了巨大便利,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传播广泛兴起并逐步盛行。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使图书馆与资料室的信息资源整合更为快捷、方便,并且不是时间、地域的限制。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得高校师生获取信息更为便利,而且提高了图书馆信息传播与运用的效率,开拓出了一条图书馆与资料室信息整合与资源共享的发展路子,有了现实的基础,图书馆与资料室资源整合与共享变得可能也可行。

2.新的信息化传播标准解决了图书馆与资料室资源整合中出现的不兼容问题。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实现图书馆与资料室资源共享与信息整合,仅仅有规划的思路是不够的,我们在开展工作中得顾及到实现可行性。过去几年,在网络信息化发展程度不够,业界信息标准为确立之时,通过网络技术整合图书馆与资料室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只能是合理的构想,可行性尚未确定。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业界新的数字化信息标准的确立,以业界标准整合各个单位的信息资源已经变得切实可行。如今,通常我们所说的信息化标准指以下几方面:

2.1.信息整合的数据标准化。只有在技术上实现数据标准化,把需要整合的资源和共享的信息转换成各个单位均能识别的信息,解决各个系统对信息的兼容性问题,那么各个单位才能对信息进行有效识别,进而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2.2.图书馆与资料室信息储存库数据的标准化。总所周知,在图书馆与资料室间进行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必须要建立起一个适合图书馆与各资料室信息交换的场所,即数据库。图书馆的藏书与资料室的资料都必须有一个资源和信息转化的过程,把自身所储存的信息转化成公共数据库里二者都是识别、运用的信息,这样才能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和可利用性,信息共享在实施上才有可能。

2.3.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必须规范图书馆和资料室信息检索的方式和流程。在具体的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实施细则上,我们要确保图书馆与资料性信息检索、获取的方式规范化,制定一个图书馆与资料室都适用的信息检索方式,建立信息检索的基础,那么在图书馆与资料室信息共享过程中,数据的传输和识别才能更加方便、快捷。

四、实现图书馆与资料室资源共享的建设性措施

为了系统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各院校必须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对旧有的阻碍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的制度和方法进行改革,为图书馆与资料室资源共享扫清障碍,并开拓出各种富有建设性的实现资源共享的方法,各院校具有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各院校要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确立新的一体化管理制度。要解决图书馆与资料室信息化共享问题,各院校必须首先从管理制度上下手,定位图书馆各自的管理方式和制度,即在行政管理上资料室可以由院校的领导挂帅进行管理,而在具体的业务上,资料室必须与图书馆统筹管理。从长远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大局上看,信息实现共享必须有制度上的保障,才确保信息共享的有效性和长远性,因此,各院校在完成图书馆与资料室信息共享的工作时应该建立一套适合该项工作长期开展的制度,梳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确保信息资源共享目的明确,流程顺利,成效显著。

2.要构建并整合图书馆与资料性信息共享的系统平台,使信息共享切实可行。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传播方式正在兴起,开放性更加广阔和明确。我们在实现信息共享的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以图书馆为核心,开展各院系资料室互相辅助和开放的网络系统建设,打造适合图书馆和各资料室信息共享的系统平台。当前,在诸多院校中都建立了初步的信息共享雏形,即对图书馆与资料室的藏书挑选出一些适合共享的进行统一编类,这样,在图书馆或任何资料室师生们都能阅览到公共共享的信息资源,任何地方都成为了获取知识的宝地,信息资源真正意义上突破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这样的信息系统建设和资源信息共享才能称之为成功的。

3.以现代化条件为基础,改善图书馆与资料室的管理方式,提升信息服务水平。面对当前信息共享的严峻形势,各院校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在现代化网络条件下,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进行信息化管理,改进信息化服务方式,提升图书馆与资料室信息化服务的水平和层次,其实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图书馆与资料室信息共享成败的关键。

4.深挖院校自身的发展特色,建立独具院校发展特色的数据库系统。虽然各院校图书馆和资料室的资源整合要建立系统的信息平台和方式,但要从实际出发,在具体方案的实施上需深挖自身存在的特点和优势,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信息数据库,使院校图书馆与资料室的信息共享更加高效和适用。

参考资料:

[1]陈勤.论网络信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2).

[2]鲁丽丽.网络环境下高效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新探[J].情报杂志,2003(8).

[3]陈华.图书馆与信息世面上场的接口[J].情报杂志,2003(12).

猜你喜欢

资料室资源整合资源共享
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共享中心模式探索
浅谈资源整合在博物馆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
高校院系图书馆资料室的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