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创新

2013-08-15曾小玲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书库馆藏流通

曾小玲

(广东医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1 、图书馆新服务模式及其优势

从信息化社会度图书馆服务要求的角度来看,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是一种能够实现馆藏、借阅、流通、查询一体化服务的新模式,是在以实现馆藏文献全开架为基础,实现流通和阅览为一体,打破借阅分离,由此形成一个“大流通,大阅览”的服务模式,较之于传统图书馆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服务模式,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具有很大的优势,在这一模式下,读者只需在进口处出示本人借书证或刷卡进入馆内之后,无需再进行登记、存包等手续,可自主使用各类文献。在具体活动过程中,读者一方面可以将私人物品随身携带至各库室,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任何阅览座位进行自习。由此可知,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具有如下一些优势。

第一,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体现出“自助”和“流通”的本质。是一种以整个图书馆为一个大开架进行来布局,主要是针对实体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及相关资源的流通借阅进行管理,。其具有“安全高效”、“完全开架”等特点,从而能够实现科学管理,并由此大大提高了图书利用率。

第二,节约办馆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分室流通的服务方式是传统图书馆普遍采用的主流服务方式,文献资料的借还服务都在单个书库内完成,从而导致在图书馆的管理运作上需要增加大量的书库工作人员,否则无法满足读者日益高涨的借阅需求。较之而言,在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下,图书馆不必再为各书库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读者统一在一楼办理借还手续,并且,由于全开架、大空间的环境能够有效降低读者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依赖程度,这样一来,就能够极大借阅由于工作人员的重复设置而产生的资源浪费,从而能够使数量有限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完成其他的工作。

第三,能够显著提高馆藏利用率。传统的服务模式下,图书馆布局存在诸如配套设施不完善以及读者活动受到很大限制等缺陷。例如,读者带包进入馆内是不被允许的,并且,读者在借阅不同文献时,不得不在不同书库之间来回奔波,同时还要反复办理一系列繁杂的借阅手续。在全开放式服务模式下,读者通过门禁系统入馆后,不仅能够把私人物品带入馆内使用,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文献资料进行自由选择,甚至还能够方便地在馆内自习,从而在极大地简化了借阅手续的前提下为读者提供了方便,馆藏利用率也由此得以提高。

2 、图书馆新模式理念面临的主要的阻力

2.1 读者占位现象严重。在实行新的服务模式管理的前提下,例如,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他们可把自己的教科书带进图书馆,使图书馆越来越成为广大学生的自习室,由于环境较好,导致有限的阅览座位供不应求,尤其是每学期末,广大学生由于备考需要,都会很早就到图书馆,放一本书或其他物品来占位,从而降低了图书阅览者的有序流动。

2.2 图书容易受到污损和丢失。由于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允许读者者带包入馆,在方便读者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图书安全隐患。例如,有些读者在阅览图书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在纸质文献上乱涂乱画、或者撕页,或者随意加批注,从而不仅造成图书污损、而且还图书严重残缺。甚至有的读者还会偷偷撕毁图书上的条码,以便自己能够把喜欢的图书藏在包内带出图书馆,尤其是一些时尚杂志以及娱乐杂志更加容易丢失,从而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受到人为损失。

2.3 书库维护难度较大。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实施之后,读者愿前往图书馆阅览的总数会大幅增加,图书馆各书库的读者人数也会相应猛增,由此带来的是书刊流动数量和速度的增加,这样一来,就给图书馆的流通部门增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具体而言,读者入库后,一是会随意并且频繁地翻阅和抽取翻阅大量书籍,乱拿乱放,有时还把喜欢的书带到任意喜欢的楼层阅览,随意翻阅几页后,没有按规定放回原位。二是有的读者也许会一次找出若干本图书进行阅览,每本书看几页后,随便插入书架里甚至又随便地扔在阅览桌上,从而造成书库凌乱,书籍错架或乱架等诸多不规范现象。三是有的读者会随意把多本书刊顺手放在某个角落里,导致图书管理人员一时难以发现,于是造成有的图书在架上却找不到的同时,通过检索显示处于“在馆”状态,从而增加了图书管理人员很大的负担,影响了全开放式服务模式的正常运转。

2.4 阅览环境质量变低。在相对轻松的阅读环境中,有的读者大声接听电话;或喜欢在阅览区内高谈阔论、或有有的随意把阅览椅拖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用过之后不还回原位,还有的读者的边看书边吃东西,然后随意乱扔食品袋。上述行为都会导致图书馆的阅览环境质量下降。

3 、完善对策

3.1 对书库加强科学管理。一是可以在高校招收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者或志愿者,对他们经过系统培训后让他们能够从事诸如图书归类、排序等相对简单的工作,从而一方面缓解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二是应及时对破损图书进行修补,对错误数据进行完善,如果是一些由于破坏严重而导致无法修补图书,则应该及时剔除,从而保证图书能够处于正常流通状态。三是为了便于读者能够快速找到所需图书,书库应通过设置明确的指示标识来引导读者对所需图书的区域设置进行快速定位,这一工作可配备不同的工作人员各自分管相应的图书种类。

3.2 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为了能够保证图书馆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健全管理机制,这实际上是实行新的管理方式的规范化、科学化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图书管理人员一方面要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处理问题时应注意工作方法,避免激化与读者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还要在空闲时间通过自学以及主动接受各种图书馆知识的培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此外,全体馆员还应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意愿,从而能够在繁忙的图书管理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从而真正体现全开放式工作模式的价值功能。

3.3 对读者加强教育和管理。由于很多年轻的读者正处在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因此,图书馆对其加强一定程度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可对读者们集中定期开展图书馆知识教育培训,让他们了解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图书馆的日常运转情况,并让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融入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之中,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图书挂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由此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

[1]李晋瑞,郑玲.“大流通”模式在图书馆应用的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0):70-72.

[2]赵燕,梁秋霞.高校图书馆采用“大流通”服务的尝试[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18(4):43-44.

猜你喜欢

书库馆藏流通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良法”“善治”为粮食流通保驾护航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人梯书库”丛书
探析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库中库:书库分层管理模式探究
国务院决定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