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民族文化陶瓷史

2013-08-15谢建青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陶器瓷器时期

谢建青

(青岛市博物馆 260001)

一、中国陶瓷文化的特点和对外传播的手段

中国陶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叠加,陶瓷的外型艺术展示了一个时期人们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文化心理。中国陶瓷有着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他不仅外观优美,洁白光滑,质地纯正坚硬,而且可以塑造多种外观造型,根据不同的民俗和审美而变换其外型,在装饰和实用方面,陶瓷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卓越的成就。

陶瓷是艺术和实用相结合的工艺品,随着各国人民的往来增多,陶瓷开始成为对外传播的手段。陶瓷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艺术,民俗文化,因此,它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表现出相当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中国”被译成英文是“china”,“china”即“陶瓷”,从这一方面来说,陶瓷可以说是中国形象的代表。从汉朝开始,中国的陶瓷就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断传播到亚非欧众多国家和美洲国家,中国陶瓷在中外交流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中国的陶瓷文化被欧洲文化吸收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陶瓷史发展的历史进程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更加清晰的阐述了陶瓷的发展过程。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十几个文化遗址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其中包括灰陶、黑陶、彩陶等,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也相对低下,因此新石器时期的陶瓷有着相对粗糙,厚薄不均匀的缺点。

夏商时期的陶器相对于新石器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周朝的陶器开始运用于建筑,在建筑上,开始运用陶瓦,如简瓦、瓦钉等。汉朝时期,釉陶开始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陶器广泛得到使用。隋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相对繁荣,文化发展显著,陶器也发展较快,我国古代陶器工艺的精品唐三彩就是在这一时期缔造的,唐三彩的缔造,使得陶器的发展向前飞跃了一大步。

宋元时期是中国瓷器的辉煌时期,宋元时期出现许多珍贵的瓷器和著名的瓷窑,瓷窑的增多表明了瓷器的发展迅速,“南青北白”是这一时期的显著标志,宋朝瓷器的种类繁多,风格迥异。明清时期的陶器主要以青瓷为主,在清朝时期,瓷器到了鼎盛时期,康熙年间,我国瓷器到达了历史高峰,无论从瓷器的数量还是质量,瓷器的制造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

三、陶瓷对中外文化的交流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国文化的发展都少不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往来和文化接触。

1.中国陶瓷对外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离不开陶瓷,陶瓷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与直接表征,正在于瓷都无处不在、丰富多彩的陶瓷习俗、民俗事象。我们每天无论是日常用的还是用来欣赏的,陶瓷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陶瓷文化的日益发展,也说明着我们中国文化在日益发展壮大。在中国乃至世界,每日三餐用具离不开陶瓷,家里日常摆设也离不开陶瓷,陶瓷文化已经深入每家每户,是我们生活质量提高,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陶瓷文化已经成为了时尚,品位的代名词。从古至今,无论是民间文化、宫廷文化、外域文化、宗教文化都离不开陶瓷陪伴,有着“瓷都”之美称的陶瓷名称—景德镇、有着悠久陶瓷历史的佛山等等一些古城,为我国陶瓷文化以及中国文化都在描绘着美妙的一笔,使中国文化更加另世人所瞩目。陶瓷的产生出现有着千年的文化历史,陶瓷已经不仅仅是陶瓷。

中国陶瓷对外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陶瓷的风格直接影响世界各国陶瓷的制造风格和技术,国外陶器工艺在受到我国陶瓷外型的技术的影响下,再融合自身的特色产生了各自的特征。中国陶瓷的外流,导致中国唐朝的瓷器茶具和饮茶的生活方式传入日本,日本在接受中国饮茶之风和茶具制造的同时产生了日本茶道精神和陶器茶具文化。另一方面,中国陶瓷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东南亚地区,改善了当地人们以蕉叶做餐具的生活习性,瓷器的传入,提高了东南亚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中国瓷器也促进非洲和欧洲宗教事业的发展,东非地区一些重要宫殿和清真寺建筑上往往会使用中国瓷器做装饰。

2.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随着文化的碰撞,外来文化也给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郑和下西洋,增大了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明朝永乐年间的青花瓷器的风格就融入了伊朗风格和特色,在唐三彩中出现胡人俑和胡人伎乐俑的画面,这和当时胡汉杂居的生活现状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唐三彩中,很多瓷器工艺品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印度传入的佛教也给中国陶瓷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佛教的传入使得中国瓷器出现不少有关佛教的陶瓷佳作,佛教的众多题材都被运用到陶瓷的制造上。在中外交流中,外来文化使得中国的陶瓷工艺形态更为丰富,中国陶瓷既传播了东方文化,也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和中国陶瓷的认识,这种文化的交流影响着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从中国陶瓷的艺术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中国陶瓷史的博大精深,也领略到中国人民丰富的智慧结晶。

四、结语

陶瓷是中国对人类文化文明的重要贡献,陶瓷的历史几乎贯穿了中国古代的每个时期,从新石器时期至今,陶器的发展从未间断过,陶瓷保存了千百万年,其独特的考古价值是不可磨灭的,在对外往来上,陶瓷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陶瓷是各国民俗、美学艺术和宗教文化交流的媒介,是中国发展和中外交流的历史见证者。中国的文化,是陶瓷文化产业生生不熄、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一窑炉火,燃烧出中国千百年来的文明文化,陶瓷文化也将会随着中国的强大而继续发扬壮大。

[1]李家驹.陶瓷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J].2008年.

[2]马文宽、孟凡人.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紫禁城出版社[J].1987年.

[3]罗宏杰.中国古陶瓷与多元统计分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J].2007年.

[4][英]杰西卡·罗杰.中国银器和瓷器的关系(公元600-1400年)—艺术史和工艺方面的若干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J].2009年第4期.

[5]刘长生.中国陶瓷的历史踪迹.[J],中外文化交流,2009,(4):31-33.

猜你喜欢

陶器瓷器时期
前史时期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陶器制作技术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大连王家村遗址出土陶器印痕分析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