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丘宫遗址地望续考

2013-08-15王自兴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怀古沙丘秦始皇

王自兴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邢台市平乡县、广宗县一带在殷商末年为沙丘苑台,商纣王在此穷奢极欲,《史记·殷本纪》记载:“(纣王)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1]战国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沙丘宫发生兵变,赵武灵王被饿死于沙丘宫中,《史记·赵世家》记载:“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主开之,成、兑因围主父宫。……令宫中人‘后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2]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东巡病死于沙丘平台,《史记·秦本纪》记载:“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3]

但是沙丘宫的地望所在究竟是现在的平乡县还是广宗县,长期以来有较大的争议,笔者曾在《沙丘宫遗址地望考》一文中对广宗县的沙丘平台和平乡县的王固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究,从文献记载、出土资料、实地考察、政区沿革和河流演变等数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论证,基本得出了沙丘宫的位置应当位于现在平乡县的王固岗。[4]笔者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发现了一部分与沙丘宫有关的诗篇,而“以诗证史”也是现代史学界的一种考证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研究方法,用“诗”为史料来证史说史,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笔者试着分析这些诗篇,希望可以对沙丘宫地望的认定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一些佐证。下文所论,不限于狭义的诗篇,也有短文,目的是想说明,运用文学作品用来证史说史是有价值的,同时也可以注意史实在后世流变的复杂性。

沙丘宫作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地,自然被后世许多文人墨客所感怀,因此留下了许多相关的诗文。笔者搜集了古代文人及官员们关于沙丘宫的一部分诗文,按作者生活的年代顺序摘录于此,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看待沙丘宫的地理位置的。

一、唐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5]

李白的这首诗在很多版本的《广宗县志》和《平乡县志》中都可以见到,但是实际上,李白高卧的“沙丘城”并不是今河北省的沙丘平台,而是今山东省的肥城市汶阳镇东、大汶河南下支流的分水口附近,从诗中的“鲁酒”、“齐歌”、“汶水”等词语也可以看出他是在山东的汶水旁,与我们要讨论的沙丘宫并无关系。

二、元王恽《沙丘台》

一从奇货落韦机,秦自庄襄统已非。大宝前依王命论,牛当马后一何为。

高壁投来谶已真,沙丘台下泣宫臣。事机说到还原处,造物于中太戏人。[6]

王恽,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政治家,这首诗虽然是他在感叹秦始皇的身世,但是我们却不太能推测他说的“沙丘台”是什么地方,不过按照《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一统志》等书记载,“沙丘台”都位于平乡县境内,与广宗县无涉。

三、清苏性《咏平邑八景·沙邱树色》

沙邱曾筑苑,远事溯殷商。当日林悬肉,只今树绕冈。

鸟声歌管杂,花气酒池香。抚景徘徊久,繁阴送夕阳。

清苏性《沙丘怀古》

帝制王模可尽违,轩辕仙术愿遵依。怜君到此将瞑目,尚盼蓬莱使早归。

清吴曾荣《沙丘怀古》

古道曾经秦辇游,谁知遗谶应沙丘。祖龙到此堪回首,是否神仙果可求?

清吴曾荣《咏平邑八景·沙丘树色》

参差树色远烟生,极目沙丘暮霭平。一自谪仙题咏后,犹疑耳畔作秋声。

清李开业《封州怀古》

何处遗墟草又生,天涯风物远含情。空台秦月明沙苑,故国襄云下废城。

从昔漳流烦砥柱, 今滏水自澄清。早春笑索梅花赋,百里相思有广平。

清郑广绪《寻项王封爵观不可得因赋》

项王遗观今何在,我亦劳劳起壮游。盖代雄风云易散,凌霄杰构月空浮。

祖龙势失黄沙苑,金雀影翔绿水洲。烟草茫茫同一碧,无端兴废使人愁。

清郑广绪《吊唐郯国罗公 》

郯国孤城死守时,唐家将相未曾知。血心空撒河边水,荒 愁看陇上犁。

日角神明应早定,天涯雨雪意何居?周西坡外频回首,烟满沙丘有所思。

清郑广绪《封州野眺》

古意萧疏烟火稠,高怀凭眺立沙丘。项王遗观迷丰草,郯国荒邗起暮愁。

环境堤思开府烈,绕城泉会滏阳流。太平乡内停骖问,谁继清风第一俦。[7]

以上几首诗的作者均与平乡县有关,其中苏性为广西灵川人,李开业为福建闽县人,在清代均担任过平乡县知事,即县令一职;吴曾荣为河北霸州人,郑广绪为河北枣强人,在清代均担任过平乡县的教谕。以上四人的诗均以为沙丘台地处于平乡县的王固岗地区,如苏性的《咏平邑八景?沙邱树色》追忆纣王的沙丘苑,描述当时王固岗的景色,他的《沙丘怀古》则在感叹秦始皇寻仙访道却死在了沙丘宫,观点无疑是支持沙丘宫在平乡县境内。吴曾荣《沙丘怀古》和《咏平邑八景·沙丘树色》一讲秦始皇死于沙丘,一讲沙丘台景色追忆到过沙丘的李白,认为沙丘即王固岗。而李开业的《封州怀古》以平乡县唐时升封州为题目,涉及到了“沙苑”、“漳流”、“滏水”,也是时认为沙苑在古封州即现在的平乡境内。郑广绪的《寻项王封爵观不可得因赋》中提到“祖龙势失黄沙苑”认为秦始皇死的沙丘在平乡县境内,后两首诗《吊唐郯国罗公 》和《封州野眺》也分别提到了“沙丘”。这三首诗中提到的项王遗观和罗成墓、太平乡、滏阳流均是平乡县的遗存和地理名称,所以他所说的沙丘自然也不例外。

四、清吴存礼《沙丘宫怀古》

闲来凭吊数春秋,阅尽沧桑土一 。本籍兵争百战得,却同瓦解片时休。

祖龙霸业车中恨,主父雄心宫里愁。惟有朦胧沙上月,至今犹自照荒丘。

清乔承龙《平台怀古》

草暗荒台绀宇边,祖龙车驾幸何年。海船不载长生诀,磷火游鼬起暮烟。

清刘揖《倚寺平台》

萧萧绀刹古河边,突兀荒台不记年。云是秦皇曾税驾,无劳搏浪已成烟。

清王悃《探雀宫月》

武灵遗恨满沙丘,赵氏英名于此休。月来月去春寂寞,故宫雀鼠尚含羞。

清王悃《平台古寺》

鱼分龙臭曾兹台,野寺清钟入夜哀。却忆咸阳宫阙好,西风吹散楚人灰。[8]

以上几首诗的作者,吴存礼曾为清康熙年间的广宗知县,所以他的《沙丘宫怀古》中的沙丘则是指广宗县的大平台村的沙丘,在诗中对秦始皇和赵武灵王发了感慨。而乔承龙为清代广宗县人,他的《平台怀古》和刘揖《倚寺平台》均作于清代,皆为感叹秦始皇之词,从题目中的“平台”可知他们的游览地为广宗县的平台村。也印证了清代时沙丘宫,即沙丘平台的位置已经出现了争议。清代王悃的资料很少,他的《探雀宫月》没有讲明沙丘台的所在,所以也无法确定他游览写作的具体位置。但是《平台古寺》却点明了实在广宗的平台村。

五、清佚名《平乡八景·沙丘树色》

沙丘台,旧传在邑东北三十里,即今王固岗。环岗数里外,枣杏成林,俱经年老树,复有椿槐之属,干霄蔽日,登岗四望,郁郁葱葱。时届清秋,凉风晚发,声来树间,因诵太白沙丘城下诗云: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依稀于此遇之。[9]

这段佚名的《平乡八景·沙丘树色》见于《平乡县志》,古文更是无疑指明王固岗即古代的沙丘宫所在地。

根据以上诗文的分析会发现,现存的诗词文章多是清人所作,时间较近,作者多是本县人或本县的官员,所以指向性也非常明显。他们没有根据史书或实地的调查来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传说进行讽诵,都是认为沙丘宫遗址在自己县内,所以很难将两县明清时的诗词文章和县志记载作为充分的证据使用,论证沙丘宫遗址的地望时只能将其作为论证的一些补充。

笔者推断,秦代以后,由于河流的淤积和改道,加之土地改造,平乡县到元明时期已经难以见到连绵的沙丘地貌,而广宗县存留的沙丘地貌却使人们产生了误解。据当地村民介绍几十年前广宗还到处可见一个个连绵起伏的沙土堆,生长着荆棘蒿草,近些年来进行土地改造,地表多被平整浇灌,也已经很少能见到大面积的沙土堆了。笔者认为当时的广宗县相关人士出现误解后在大平台村的一处沙丘之上建造了若干建筑物,其后毁于战乱或天灾,广宗县也正是在从明代隆庆六年吕信主修《广宗县志》起,各版县志才开始记载广宗的大平台村南的沙丘就是从商纣王到秦始皇时的沙丘平台遗址的,使后人出现了误解并产生了各种离奇古怪的传说,文人们也因此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咏颂诗篇。我们查阅《广宗县志》,其中说;“按沙丘平台,自来注地理者皆云在平乡县东北,惟平乡东北并无沙碛。”[10]由此否定沙丘台在王固岗的说法,笔者以为这正是犯了没有考察平乡县地质和地层的错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用诗文来论证史实是需要极为小心谨慎的,虽然沙丘宫于两县而言各有相关诗文作为支持,但是并不能轻易下结论,必须结合实地的调查和古文献记载方可。

[1]司马迁:《史记》卷三《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 105页。

[2]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815页。

[3]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64-265页。

[4]王自兴,张润泽:《沙丘宫遗址地望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2年》,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年。

[5]杨乔:《平乡县志》卷十二《艺文下?诗》,清乾隆16年刻本,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6]杨乔:《平乡县志》卷十二《艺文下?诗》,清乾隆16年刻本,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猜你喜欢

怀古沙丘秦始皇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沙丘移动的奥秘
流沙之谜
中山城怀古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忆师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合江神臂城怀古(外一首)
翠云廊怀古
秦始皇拜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