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鸦片战争对沿海居民生活的影响

2013-08-15李事明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华工沿海地区鸦片战争

李事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自18世纪末,中国开始面临人口过剩与耕地不足的严重问题,农民与地主间的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嘉庆初期,中国沿海的土地得到了充分开发,但同时内陆人口大量迁移到沿海地区,导致沿海人口急剧增长,至鸦片战争时期,沿海人口经到达7548万,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22人,成为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人口数量的剧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一,人均4亩地土地才能满足当时生产力水平下的粮食需求,而沿海地区在1840年人均占有土地数量仅为1.76亩;其二,在严重的土地兼并环境下,农民的土地占有量大大下滑,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清中期福州士绅赵宝玉奉命对全省土地状况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全省一年的粮食只够维持半年,原文如下:“计每口得田不足一亩。一亩之人,岁以谷三百斤为率,是每口仅得半年之食”。珠三地区、江浙地区、闽南地区原为鱼米之乡,至清代中叶每年的粮食都已经呈现无法自给自足的尴尬局面。

鸦片战争前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通过瓷器及茶叶贸易每年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而西方廉价的纺织品、工艺品却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这显然无法满足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需要,因此鸦片战争无法避免的发生了。鸦片战争对生活在主战场的沿海居民的生活又带来了什么正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

一、对居民经济来源的影响

(一)男耕女织经济的破坏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商业入侵,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受到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在沿海的五个开发口岸,中国的贸易逆差明显增加,据统计1943年中国的进口总额是出口总额的7倍。在棉纺织行业中,1843年到1846年间,棉纺品的进口总值从鸦片战争前的73万英镑增加到203万英镑,大量廉价纺织品在中国的倾销导致国内纺织业濒临破产,沿海地区家庭纺织业衰退严重,厦门、广州附近的本地布滞销,沿海地区居民的手工业凋零。

同时,战争赔款加上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当时沿海地区流通的白银相对短缺,对于银本位的中国产生了严重的通货紧缩。

(二)被迫变为产业工人

沿海地区的居民由于失去土地、手工业破产等原因变为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被迫成为国内兴办的近代企业和国外企业的产业工人。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士绅开始参照国外企业模式,兴办了近代企业。在国外资本与洋务运动的刺激下,洋务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萌芽。19世纪60年代,外国在沿海地区的企业有28家,雇佣沿海居民成为企业工人四万一千多人。这些居民在外国企业中学会了使用机器、得到了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培训,之后又流入洋务运动产生的企业和民间资本运营的民营企业。例如,上海洋炮局和苏州洋炮局虽然一部分产业工人是从国外雇佣来的但是大部分都是从沿海当地居民中招募,在1864年,两厂的当地产业工人数分别是14379人和5812人。以发昌机器厂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于1866年创办,创办之初吸纳当地居1200多人成为产业工人。

沿海居民在受到英国等外国企业的剥削的同时,也受到了外国企业的技术培养。沿海居民通过国外在华企业的雇用成为技术人员。以1867年李鸿章创办的泉州船政局为例,该厂同法国日意格、德克碑等厂签订培养人材合同,5年内共将沿海居民780多人进行了产业技能培训。这些居民经过培训后,能自按图监造并能自行操作设备并能自行生产。在本国技术人员主持下,陆续制造了十余艘兵商轮船,基本上已具有独立制造能力。

二、对居民生活秩序的影响

(一)生活秩序的破坏

鸦片战争在沿海地区爆发,大量百姓被征调到前线打仗,战争结束后,这些人大部分成为流民。鸦片战争期间,由于英法等国军队的破坏和掳掠,直接对沿海居民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据文献记载,外国侵略者经常洗劫商船,封锁中国的海域,由南海一直延伸到渤海湾,整个沿海的海上贸易,几乎全部陷于停滞,大量手工业者、水手、商人变为失业人群。沿海居民的生活压力更加的沉重。出现了如广州居民武装反对英国人企图在珠江南岸强行租地的斗争,福州居民反对洋人入城的斗争,还有天地会以及太平军的起义。战争给沿海居民生活带来的难以估量的破坏。

(二)洋人入城与沿海居民的冲突

在各个通商口岸均发生过反对洋人入城的冲突。以广州最具代表性,广州绅士李延年等联名上书要求阻止洋人住进广州城。根据《中英南京》条约第三款的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通商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处城邑"。一场声势浩大且旷日持久的反入城斗争使得英国公使公然威胁说,如不允许进城,则不归还鼓浪屿,并撤退领事。又例如,福州南台本是商贾云集之地,英国人在此经商或因语言不通,或因买卖竞争,福州人与英国人的冲突时常发生。这就造成愈演愈烈的对立情绪。就此发生了1850年的神光寺事件。1850年8月英国金执尔代理领事安排两个传教士租住了乌石山下神光寺。这引起福州士绅强烈不满,他们自发的粘贴告示要求英国传教士立即搬离,甚至要求铸炮调兵招募水勇用武力将英国人赶出福州。这次事件导致的中英关系紧张。

三、移民潮的兴起

(一)移民政策的改变

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严禁沿海居民移民海外。根据《大清律令》的有关规定“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移海岛居住耕种者,俱以通贼论处斩”。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这项政策清政府限制乏力。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了《北京条约》,该条约第五条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法)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将与英(法)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法)船只,毫无禁阻。”从此华工出国由非法变为合法。美国为加快西部的开发,强迫清政府于1868年签订《蒲安臣条约》,其中第五条规定:“两国公民与臣民为了好奇、经商或作为永久居民者,彼此从一国自由移民到另一国对双方都有好处。”在列强的多次要求下,清政府被迫废除了“既禁止出洋移民回国,违则处死”的法令。废除禁止移民的政策使列强在华掠夺劳动力合法化,但另一方面,也刺激了移民潮的出现,移居海外的人数明显增加。19世纪初至鸦片战争前,偷渡海外的事件仅发生521起,鸦片战争结束后至1873年,据统计,出洋的沿海居民约达1千万人次之多。

(二)沿海华工贸易的产生

中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诱使西方列强来华招工。1843年以后企图从中国获得劳动力的西方列强越来越多,除了英国、荷兰、葡萄牙等原有国家之外,法国、德国、西班牙、美国、奥匈帝国等国也纷纷来华抢夺中国廉价劳工。做为通商的最前沿的沿海居民首当其冲,成为最先的华工来源。西方列强为了缓解本国劳动力的不足,并节省成本,往往以高额佣金和种种优厚条件为诱饵并委托港、澳、厦门、福州等地买办进行欺诈宣传,诱骗沿海居民到海外务工。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促使了鸦片战争后华人国际移民的热潮。

为了弥补这进出口的不平衡,沿海各地兴起了“契约华工”贸易。19世纪以来,一方面,随着非洲贩卖非洲奴隶的终结以及西方列强迅速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对世界各地殖民地的经济掠夺的需要,大批廉价劳力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沿海地区是西方列强入侵的最前沿,社会经济动荡不安,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小商贩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在国内外综合形式的催化下,上千万的沿海居民漂洋过海成为“契约华工"。第一批契约180名厦门籍华工于1845年被法国人贩卖到布尔岛。1847年,英国商船贝利公爵号贩卖约500名广东籍华工去古巴的哈瓦那。根据戴一峰先生所做的统计,在宁波地区仅1856年高达14631人被贩运海外,其中马达加斯加1380人,智力6510人,奥地利3546人,南非1157人,美国1300人,西班牙320人,圭亚那890人,南乔治群岛80人,菲律宾230人。按年份统计1845年1380人,1846年13221人,1847年12650人,1848年7835人,1849年15550人,1850年34856人,1851年23535人,1852年72342人,1853年178234人。

四、对居民生活观念的影响

鸦片战争不仅给沿海地区居民带来了经济上的灾难同时让沿海居民最先接触到了西方的生活观念。儒学大师顾炎武先生反复考量中国文化与生活观念,并对中国的生活观念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他认为人的生活观念有七大弊端,其中之一就是生活观念的落后。他认为中国既无统一的主流宗教,又没有完备的法律,生活观念上总是讲人情,但人情的弊端比宗教、法律更严重。这是极具农耕文明特点的居民生活观念。这种生活观念与先进的工业文明中产生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格格不入。

自鸦片战争后,沿海居民的生活观念不时产生新的光芒。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都是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生活观念,由于历史的局限像“均贫富”、“谁说女子不如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平等的观念都不能再森严的等级制度下成为主流观念。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平等、自由、博爱的观念也同时传入了沿海地区,从此沿海居民开始在拒绝与接受间不断徘徊。沿海居民首先接触到的宣传基督教的5劝世良言6中发现了平等、平均的观念,基督教宣扬的天下众生平等和天下人都是兄弟姐妹的平等的观念因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逐步被部分沿海居民接受。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沿海居民的经济来源、生活秩序、移民、社会生活观念等方面阐述了鸦片战争对沿海居民的影响。鸦片战争冲击了沿海居民传统的自然经济,导致大量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失业成为剩余劳动力,同时西方企业及新兴的民族工业又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生活经济来源;沿海居民的生活秩序受到破坏,洋人入城与当地居民间产生的严重的矛盾;国内外的大环境也导致移民潮的产生;居民生活观念也同样受到新的西方文明的冲击。

[1]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张胜祖.社会主义学说和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l):29-3

[3]孙谦.清代闽粤海外移民的结构与成因[J].南洋问题研究,1995年第3期.

[4]薛秀霞.印尼华侨移民的历史考察[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9期.

[5]张晓东.融合中带有颠覆性而不是继承性[J].世界知识,2004(13):21.

猜你喜欢

华工沿海地区鸦片战争
影响防城港市沿海地区母乳喂养相关因素分析
海陆风对广东沿海地区秋冬季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一战时期的法国华文报刊和华工教育
Tracks Across TIME
THE DRUG WAR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沿海地区冬奥项目发展的研究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