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四军廉政建设的实践之路

2013-08-15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整风根据地新四军

姜 龙

(江苏省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新四军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支久经考验的人民军队,它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铸造了铁的新四军。新四军廉政思想作为铁军的文化精髓,已被广为传颂。新时期,充分挖掘铁军精神中的廉政资源,以新四军的廉政建设的典型事例和成功经验为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对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四军廉政建设的背景分析

抗日战争时期,在斗争形势十分尖锐复杂的情况下,新四军内部开展了一场历时6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其主要原因有:1、新四军内部的阶级结构较为复杂,导致了各种不良思想的滋生。2、新四军根据地允许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贪污腐化、贪图享乐等资本主义消极思想容易滋生。3、国民党的贪污腐败早已让人民深恶痛绝,新四军必须引以为戒,加强廉政建设。4、部分农民群众受小农思想的影响,经不起残酷斗争的考验,无法抵御物质利益的诱惑,逐渐堕落为贪污腐化分子。

二、新四军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之路

(一)开展教育整风、提高廉政认识。新四军从组建之日起,就把教育看作是革命的基础,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党和军队建设的灵魂。1942年至1945年,新四军政权开展了历时4年的整风和教育学习活动。

1942年2月,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两篇重要报告。4月中旬,新四军内部组织开始整风学习。陈毅同志报告了党中央整顿“三风”的意义,说明了“三风”检查要针对着每个党员、干部在思想方法、观察事物和执行任务时,对事对人对同志是否犯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毛病,充分发扬自我批评的精神,洗刷“三风”不正的余毒,以整顿“三风”作为推动实际工作的武器。

1943年上半年,新四军的整风运动转入联系实际,检查思想和工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阶段。从1944年1月起,军直和各师吸取华中局党校的整风经验,在反省阶段采取“机关学校化”的办法,坚持整风队和在职整风两者并举,除留下部分干部边工作边整风外,抽调干部到整风队集中进行整风。1945年5月党的七大开幕前,新四军的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新四军内部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为部队政治、思想、组织等各方面建设带来了一股清风。政治方面,加强了党性修养,提高了部队执行正确方针路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思想方面,增强了免疫力,提高了队伍的理论水平;作风方面,根除了歪斜之风,提升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组织方面,全面整顿了干部,提升了干部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新四军屡克强敌、赢得胜利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和力量源泉。

(二)实行法制廉政,强化制度执行。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制度执行是防止腐败的根本。新四军在严肃军纪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如为惩治和防范贪污浪费,颁布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施政纲领,各根据地也颁布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为规范公务人员权力运行,确定了公务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奖惩标准,以及大家十分熟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42年7月颁布的《盐阜区各县惩治公务人员贪污暂行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公职人员滥用职权,侵吞公共财产、收贿受贿、营私舞弊及在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中有贪污腐败行为的都将受到该相应的制裁。第七条规定:贪污公共财物500 元以上者处以死刑,500 元以下的将根据贪污数额多少相应处以有期徒刑或劳役等。尤其对克扣军饷、盗卖军火者一律从重处罚,处以极刑。

新四军内部开展的法制廉政建设,不但重视廉政的立法工作,而且在法律法规颁布后能严格实施。新四军各根据地的领导干部都认为贪污腐败等恶习是对革命事业的犯罪,应该实施严格的法律这些行为进行严惩。在苏中根据地1942年6月至7月的2 个月中就有多名干部因为贪污腐败被依法判处极刑。对贪污腐化人员进行严厉处罚,使新生的抗日民主政权中的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现象大大减少,新四军各根据地逐步形成了清正廉洁的军风正气。

(三)强化监督制约,建立廉洁政府。缺乏监督的政府必定产生腐败,为有效监督违法违纪行为,各根据地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建立参政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力。新四军各根据地在选举中实施“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分别占三分之一。各根据地按照“三三制”原则,在县级以上建立参政会议,在各区、乡设立人民代表大会,有效监督各级政府清正廉洁高效履职。在参政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它们宗旨和职权,。

重视保障权利,赋予人民群众的监督权。1942年5月至6月,新四军颁布的《苏中人权财权保障条例》规定:“所有公职人员出现滥用职权行为,导致人民权力遭受损失,任何人有权向县级以上政府控告.”1941年少奇同志在苏北根据地强调:“新四军是人民军队,吃的穿的靠人民,是人民养育了我们,人民有权力监督我们的工作,我们必须为人民的福利而战斗。”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是所有政权开展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以人民民主为基础,建立互相监督来促进廉政建设,是我们党一贯的主张和做法。新四军各根据地高度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依靠党内监督、制度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力量,对队伍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了严厉惩处,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军队作风。

(四)发挥优良作风,永葆革命本色。处在敌伪频繁扫荡、清乡中的新四军,生存条件异常艰苦。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胜利,新四军将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943年,新四军普通开展了生产节约运动。在节约运动中,要求各级组织有效开展最大的全面节约运动,与贪污浪费展开无情的、普遍的、深入的斗争。仅苏中区党委直属机关就节约4.5 万元。各县区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自觉厉行节约。生产节约运动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新四军根据地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极大的激发了群众支援抗战的热情。

1944年,新四军苏中根据地创建了苏中公学。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学员经常没有课本,偶有书籍,也是土黄色纸的《整风文件》等资料;没有校舍,所有大课都只能在露天广场进行;没有稳定的环境,师生经常在敌人扫荡、清乡中转移;没有充足的供给,师生们有时一天只能吃两顿稀饭。即使这样,师生们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完成教学任务。两年时间培养干部1500 多名,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在新四军成立后,因斗争形势险恶,战斗频繁,常常是饥寒交迫,人困马乏,但凭着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新四军廉政建设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借鉴作用

回顾新四军在抗击日伪的浴血奋战中,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开展的廉政实践和铸就的廉洁精神,对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一、新四军把廉政建设作为事关党和军队生死存亡的第一要务。新四军从建立之初,就把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府作为重点,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军民之间结下了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鱼水深情,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新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

第二、新四军廉政经验对当今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教育,广大新四军战士政治上增强了党性、思想上提高了免疫力、作风上扫除了歪斜之风;通过制度建设,遏制了腐败行为;通过民主建设,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思想解放;通过惩治违法行为,树立了清正廉洁的风气。新形势下,同样要将说服教育、制度约束、民主监督、惩治腐败有机结合,着力提升廉政体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反腐倡廉实效取信于民。

第三、新四军铸就的廉政精神是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新四军将士在物质极度匮乏、生活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艰苦奋斗、顽强生存、发展壮大,凭的就是那么一股精气神。现阶段,传承新四军廉政精神,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严守清正廉洁底线,永葆共产党人的廉政本色。

新四军政权行之有效的廉政建设,赢得了各根据地人民的广泛支持,与腐朽的国民政府形成鲜明对比,不仅使人民政权在群众中树立了清正、廉洁、为民的形象,而且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为抗战胜利及解放全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政权兴亡关键在于执政基础巩固与否,执政基础的关键又在于人民的支持与否,古语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如何赢得人民之心,新四军政权以党风教育、法制廉政、监督制约、廉洁自律、艰苦奋斗、亲民爱民为主题的廉政建设经验,对当今反腐倡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编:《铁流》,解放军出版社,2010.3。

[2]中共海安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编:《廉政礼赞》,2012.7。

[3]赵琪:《新四军》,作家出版社,2003.8。

[4]张凯,张崇文,汪大漠,刘志诚:《回顾新四军的整风运动》,1987.4。

猜你喜欢

整风根据地新四军
袁国平:以为民情怀打造“铁的新四军”
新四军华中抗战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晋陕调查:行动上的整风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以“小整风”经常“拂尘”
用整风精神学习讲话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