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物劳学说研究述评
2013-08-15郭晓东
郭晓东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生 太原 030006)
本文既然拟对阎锡山的物劳学说研究作一述评,自然首先需要搞清楚阎锡山的物劳学说究竟产生与何时?据《阎锡山早年回忆录》(1)一书附录《阎公锡山传略》中记载“二十年一月过大连小住,……由三月十五日起与赵戴文等十余人研究‘新村制度’,是亦‘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著述之开始,每日与随从举行座谈会”。民国二十年即公元1931年,是年阎锡山只是开始著述,成书于何时呢?《阎公锡山传略》记载:“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蒋委员长莅并与公商国是,……九日临行时公以所著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书一本面呈请示。”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当知这年十一月阎锡山已著成《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一书。另外该传略还提到“公于十一月十日(民国二十三年)太原绥靖公署与山西省政府联合扩大纪念周,发表:‘开辟造产途径,解救失业恐慌’的讲话。提出物产证券的主张,引起国内外各大报纸及经济学者的讨论。”此外《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2)一书弁言也提到:“物产证券按劳分配一书,自从阎伯川先生于民国廿三年在太原绥省两署扩大纪念周,发表‘辟开造产途径解救失业恐慌’讲话后,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之热烈的探讨,当时为了适应函索全文者的要求,遂开始刊印而问世,计今已有五年了。”由此当可以判定阎锡山物劳学说的提出应当在1934年前后,之后又不断地进行讨论和修订。
一、民国时期研究状况
对阎锡山这一学说主要持赞许态度,并在肯定这一学说基础上进行阐述的主要有阎锡山所著《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与物产证券教程大纲》(3)、《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问答》(4)、《物产证券能保障农工商的生活安全问答》(5)。此外还有山西省临时村政协助员训练委员会编印《按劳分配与物产证券初步研究大纲》(6)、刘杰著《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学说体系》(7)、孟子卿著《物产证券按劳分配问答阶梯》(8)、翟大昌整编《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的独特性与关联性》(9)、民族革命大学编印的《物产证券讨论文》(10)。刘杰在《后方勤务半月刊》1939年第26 期至第37 期讲述了阎锡山的物产证券理论。针对马寅初先生对该学说提出的质疑,太原物产证券研究会在《银行周报》1936年第20 卷第11 期《物产证券答客难》一文中为阎锡山的物劳主张作了辩护。《新建设》1935年第2 卷第13 期《物产证券与造产救国》(署名风)、署名痴僧的《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之研究》、杨青田《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问题研究》、《物产证券与货币》(载《经济研究》1940年第1 卷第8 期,文章未署名)这四篇文章在肯定这一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学说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及这一学说在付诸实施过程中将要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适当的解决办法。应当指出以上著述的作者多为阎锡山集团的理论研究人员,对阎锡山的这一学说所持褒扬赞许态度自在情理之中。
对阎锡山的物劳学说持批判态度的主要有《经济评论》1934年第1 卷第9 期上发表的《山西省物产证券制度之乖谬》(署名志)一文将阎锡山这一理论及其实践定位为阎锡山在山西的空想,是破坏国家统一的做法;李紫翔《物产证券之检讨》则指出“阎氏之货币革命的理论,既不从中国经济之殖民地性、封建性的具体情形出发,亦没有对中国货币之发展的历史作整个的研究”,揭示了阎氏理论的非历史性、非现实性和矛盾;最具学理性批判的是马寅初《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与《再论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两篇文章。马寅初先生认为阎锡山提出的按劳分配制度实即社会主义之分配制度,但阎锡山始终未以社会主义自认,但识者或多赞成这一分配制度。至于物产证券,马寅初先生认为“不能与按劳分配相提并论,而且按劳分配是否必须与物产证券并行,殊属可疑”,物产证券不能取今日之汇兑本位或纸本位而代之。另外中共方面为了回应阎锡山对共产主义的批评,由华北问题研究会1939年编印《阎锡山先生学说的研究》,该书共收录三篇文章,分别是王若飞为本书写的序言、王思华《评阎伯川先生的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的学说》、勉之《阎锡山先生中的哲学研究批评大纲》,该书对阎锡山学说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刻的批判。正如王若飞在序言中所说:“一方面批评阎先生学说之错误,来与阎先生作思想上、科学上的研究,一面要尽力推动与帮助阎先生,充分实现其所颁布的民族革命十大纲领”。陈伯达等人写的《阎锡山批判》(11)一书收录续范亭《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和陈伯达《阎锡山批判》两篇文章也对阎锡山的物产证券、按劳分配理论予以了彻底地批判。
二、新中国成立至今研究状况
相当一部分学者受建国以来意识形态和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对阎锡山本人及其物劳学说持批判态度。主要代表著作有《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12),作者在本书中将阎锡山的这一学说批驳得一无是处,可以明显看出本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仍然未能摆脱“左”的思维定式的制约。《民国人物传》(13)(第四卷)收录的刘存善为阎锡山写的小传认为阎锡山为了反对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杜撰了所谓的“物劳主张”,并出版了《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一书,刘存善的书写明显透露出他对阎锡山这套理论的否定。《阎锡山评传》(14)认为阎锡山完全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为达到遏止共产主义的目的,提出了所谓的“公平制度”,后来阎锡山又将这一制度具体化为“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等谬论。《我所知道的阎锡山》(15)一书收录张子佩先生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叙述的按劳分配与物产证券理论的探讨经过,认为阎锡山的理论完全是歪曲马克思主义,阎锡山只不过是将其反共防共的言行用理论学说来进行伪装。从学术角度的批判代表性论著主要有钟财祥《阎锡山“物产证券”论剖析》景占魁《阎锡山经济思想简论》。两位作者均认为阎锡山的物劳学说既有资本主义的内容,又包含封建主义的成分,同时景占魁进一步指出物劳学说居主导地位的是封建主义的东西,而且其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政治色彩。此外还有李茂盛《评阎锡山的“社会主义”思想》(《晋阳学刊》、王振华《阎锡山传》(16)、王树森《阎锡山这个人》(17)、雒春普的《阎锡山传》(18)、景占魁《阎锡山传》(19)也对这一学说做出了较为理性的批判。
有些学者则认为阎锡山的物劳学说及其实践在客观上有一定积极意义。如成新文《评阎锡山“中”的哲学》就认为尽管阎锡山主观上是为了巩固和维护自身利益,但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段的做法客观上存在进步性。孔祥毅《阎锡山的货币金融思想与实践》(《山西财经学院学报》认为阎锡山物产证券理论的提出是在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因而将阎锡山的物产证券理论作为当时中国货币改革的一个学派来看,而且认为阎锡山为实践其物产证券理论而设立的实物准备库对山西经济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客观上也对后来的抗战起到了一定支持。作者在文章最后指出阎锡山的货币金融思想及其实践可为不发达地区或国家在工业化起步阶段提供若干决策参考,同时也指出阎锡山的这套理论还存在诸多不足。李润珍、武杰《阎锡山的经济思想对山西近代经济的影响》、岳建俊、师维孝的《浅谈阎锡山利用“社会主义”》、侯志强《阎锡山的“物产证券说”及其初期试验》也大致肯定阎锡山这一思想在实践中有一定客观积极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将阎锡山的物劳学说看成其对救国之道的探索。如忻剑飞、方松华在其《中国现代哲学史人物小传—阎锡山》(《探索与争鸣》1988年第1 期)一文将其看成是阎锡山对救国之道的探寻,但也认为阎锡山这一做法“新则新矣,但不合时宜”。尤石川《现代化的儒学实践—以阎锡山为例》(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7年硕士论文)也持类似看法。日本留学生苍野健太郎写给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我为什么要研究山西近现代史》(《文史月刊》1996年第5 期)的信,在信的末尾说道他的论文《从“进山会议”到〈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思想发展过程及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侧面》即将完成。可惜笔者未曾看到此篇论文,甚感遗憾。但根据作者在信中的自我阐述,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像阎锡山这样的地方军阀的出现,实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是中国当时所提供的政治、经济土壤所孕育的产物。作者还提到对阎锡山的“进山会议”尤为感兴趣,指出阎锡山邀请省内外诸多知名学者来参与理论探讨,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知识阶层在“五四”后活跃的思想现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经历辛亥革命之后,握有实权的地方军阀在新旧思想中寻求抉择。作者进一步指出“进山会议”成为阎锡山在之后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的“思想库”,30年代阎锡山推出的《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一书就是对“进山会议”中提出的资本共有、土地公有思想的进一步阐发。
三、余论
阎锡山的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学说从产生至今已经有将近80年的历史,距阎锡山离世也有半个世纪的时间,可以说历史早已对他的学说作出了最公正的裁定。阎锡山的学说自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其个人因素在内,所以研究审视阎锡山的这一学说应将其学说放在那个特殊时代,并将其自身的学习与经历考虑在内,予以同情之理解。可以说整个近代以来中国诸多的仁人志士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境遇时都有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可是大多人的思考仅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能将自己的思考付诸实践的寥寥无几,即便付诸实践,实验时间和区域也十分有限。而阎锡山自从辛亥革命以来就一直持续掌控山西政局,也因而有充分的时间和地域来供其践行自己的学说。正如上述诸多学者的分析,物劳学说既有其理论层面的不足与谬误,也有其实践中的总总不尽如人意。但是作为阎锡山探索救国道路的一个思想取向和实践指南其对民国以降山西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注释:
(1)阎锡山:《阎锡山早年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8年版。
(2)阎锡山:《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民族革命理论及实施研究院编,1939年版。
(3)阎锡山:《按劳分配与物产证券教程大纲》,出版地、出版者不详,1936年7月再版。
(4)-(19)引自陈伯达等:《阎锡山批判》;王振华:《阎锡山传》等书籍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