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理性思考①

2013-08-15郁彦妮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课外体育教师

郁彦妮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杭州 310053)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理性思考①

郁彦妮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杭州 310053)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下,针对目前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在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系列措施,探索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从而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锻炼习惯,为阳光体育的发展提供渠道,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 课外体育活动 思考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的现象,而是保持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的良好状态。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人要有的状态,并且与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达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并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落实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主要措施。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行方案)》,提出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高校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也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对当前高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活动开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要发现它的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试行方案来解决问题。

1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意义

高校体育是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确保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大学阶段处于学生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敏感阶段,怎样实现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教会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把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形成锻炼习惯,注意防止运动损伤以及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这些靠体育教师的授课是没有办法完成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课外体育活动的成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技能的提高和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也有直接影响。

2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教师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体育教师是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引导者,是阳光体育运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他们有相当丰富的授课经验,对其所授的专项有一定的优势,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但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需要更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对解剖、生理结构、肌肉代谢、运动损伤及紧急救护等方面的医疗常识。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的能力,也影响到指导学生开展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从调查来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长仍集中在田径和三大球上,近几年也增加了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专业项目,比如:网球、羽毛球、瑜伽、跆拳道等,但大多是通过后期短暂的培训就进行教学知识环节薄弱,没有系统全面的普及专业知识。因此教师的自身综合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有待加强。

2.2 领导重视不够,学生锻炼意识薄弱

学校领导对校园体育的重视程度以及管理的模式、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包括辅导员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态度,都直接影响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随着国家推进的课程素质教育实施改革工程,体育课程的改革也被唤起,但是目前,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良影响却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中学为了升学压力,大部分高三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更何况是课外体育活动,这对学生的运动意识、锻炼的自觉性受到影响,进入大学后学生没有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认为体育课就是放羊式的教学方式,更不会在课外时间自发进行运动,长此以往学生出现不敢运动不会运动甚至怕运动的现象。

2.3 运动场馆缺少,体育经费不足

学校体育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运动场地设备器材,这也是开展体育工作的物质保障。高校的体育运动场地由于受到学校规划的影响,有些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造成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施滞后等问题。各高校确实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但对体育馆的设计不够理想,一般都只有一个篮球场,没有排球、羽毛球和游泳馆等,学生选择余地不大、运动形式单一,造成学生想运动却找不到合适场地的矛盾。有些学校的场馆设计不合理,学生的兴趣与之发生冲突,所以场馆处于空闲状态。有些学校甚至不将场馆开放,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阳光体育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

3.1 重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想结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学生体魄强健,意识坚强,充满活力,有自己的主见但也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活动形式,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锻炼和发掘运动兴趣和特长,掌握多种体育运动技能,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状况,提高运动能力。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建立领导管理监督机构和规章制度,形成由校长牵头,分管领导主抓,体育教师操作的管理机构,从上至下对本校的课外体育运动进行科学管理和严格监督,切实按照国家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实行。

3.2 创造良好的氛围

学校需要努力营造重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新世纪人才观,形成良好校园文化和氛围。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多参与各项健康有益的体育运动,在课外体育活动上,教师可以对运动能力强、爱好体育的学生先进行课外指导,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另外可以多组织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等,让学生社团自己组织的形式和学校体育组织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以保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样,使有共同兴趣的学生自然形成稳定的活动小群图,更好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3.3 增加体育设施建设

高校的建设往往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和科研水平,对体育不够重视,因此在对体育场馆的投入和经费的分配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倡导以来,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教育部2004年印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体育场馆的设备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载体,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办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学校对体育工作的投入程度的是高校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规模,也影响到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建设和配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3.4 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目前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其他学科的教师确实有所差别。高校应多开设学生喜爱、时下流行的体育课程,及时引进相关专业体育教师,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帮助他们针对性地提高综合能力,建设一支数量足、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让教师能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校内外的交流学习要积极组织,教师的业务水平要全面提高,培养体育教师要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能带队参加专业的比赛,科研上有研究,也能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具有裁判能力。

4 结语

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各高校必须要从贯彻新课标的落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高度,切实把课外体育运动的开展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要根据阳光体育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推广体育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高校应抓住“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切实纠正和完善高校课外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其开展和实施,以其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人文化的活动内涵带动整高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学生真正爱上课外体育活动,并从中受益。

[1] 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2-130.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7(5):25.

[3] 张健.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11(2).

[4] 赵丽萍,韦颂,杨伟.对我国普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82-84.

[5] 何小华.湖北省独立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高校讲坛,2012(31):210-211.

[6] 胡春红.河南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28-130.

[7] 姚红茂.宁波市高职高专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状况的调研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3):21-22.

[8] 范立人.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7-11.

[9] 刘雪梅,张云峰,李大同.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方式的研究[J].冰雪运动,2010(5):77-79.

G80

A

2095-2813(2013)10(a)-0154-02

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2sy18。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课外体育教师
体育运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