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意识①

2013-08-15卢向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8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意识

卢向东

(盐城运动学校 江苏盐城 224000)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人的运动不足是一种普遍现象,它造成人智力和体力发展的不均衡,加之应试教育的因素,这已经影响到我们在校的学生。因此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采取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更好的适应行动社会需要。在许多的探索和尝试之后予以总结,现探讨如下。

1 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好,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对学生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调查,来了解学生对那些体育项目感兴趣,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注意开始的要求不宜过高。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锻炼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从“要我练习”为“我要练习”,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变成有意识的进行活动,学生的体育意识也逐步形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强烈体育意识的人,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这样的兴趣并不随求知欲得以满足和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减弱或消失,反而会使有关兴趣更丰富和深化。

2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对相关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需要对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进行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升,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点目标和内容之一,也是在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在体育的教育活动中,怎样把自我锻炼意识、能力的培养和体育教学紧密的结合为一体。认为应将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予以贯彻。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除了技术的教授之外,还要注重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

(1)对体育锻炼的认知能力,要使学生能明白进行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意义,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积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强烈的运动兴趣,最终形成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长跑项目时,使学生认识到长跑项目对我们自身的好处,可以使人健身、长寿、美丽、聪明……,这样学生对长跑的畏惧没有了,反而产生了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也能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

(2)体育锻炼的自我调控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例如:在练习时有关练习的运动量、运动力度的合理调节、运动技巧的自我校正、运动时间的长短控制等方面。有相对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育锻炼的组织能力,许多的体育活动需要我们教师进行组织,培养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学生积极进行各种体育运动,使相关的体育运动可以顺利的进行,这样就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例如:举行一场球赛,学生能够按照有关比赛规则,组织比赛,使比赛能顺利进行。

(4)体育锻炼的自我矫正能力,在体进行育运动和学习中能够主动的了解并掌握相关的运动保健的知识,学会知晓有关体育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发现练习方法中的错误,从而能及时的予以纠正,保证体育活动能够保质保量的进行,同时也使自身在体育的锻炼中获得乐趣。通过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体育活动逐步成为学生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这样体育意识在学生思想中也逐步形成。

3 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3.1 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

一名好的体育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完备的体育知识以及精湛的体育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为给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前提。体育教师规范正确的动作演示能够加强学生对体育动作的理解,促进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如果在一节支撑跳跃课上教师自己动作做不成功,被撞了却要求学生大胆点,我想学生能把动作做好是很难。所以,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对我们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很重要。

3.2 注重边缘科目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体育和健康的理论基础包括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作为体育教师应当熟悉和掌握这些知识,这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从容不迫。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不断激励学生的运动欲望。此外,现在是网络的时代,教师还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尽量给学生呈现出直观、清晰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课堂上可以交替着使用讲解的示范,并且将示范动作预先录制好,然后切到多媒体的平台予以讲评。对于特别容易出错的演示,可以用摄像的手段把学生的动作录下来予以讲解和评价。如此,多种体育教学方法合理交叉使用,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又例如: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它是由光、音、像、声等多种现代化的手段代替传统中“讲解式”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特别是在室内课和理论课上,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新近发生的体育事件搬上讲台。例如:刘翔获得110m栏的奥运冠军以及各种体育比赛知识等相关体育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体育视野更加开阔。所以,多重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培养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训练所必须采取的方法,使学生从被迫接受锻炼到主动参加锻炼的转变,从而获得更多的体育技术和知识,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锻炼、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3.3 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榜样。我们可以想象,一位平时注意仪表、做事严谨与一位平时不修边幅、做事邋遢的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是怎样的。在教学中传播并且坚持真理,也是体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在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渴望知识,喜欢思考问题的时期。教师应当满腔热忱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起尊重科学、尊重真理的良好品德。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有方、态度亲切、赏罚公正公平、尽力帮助学生等等。这样,作为体育教师就可以用自身人格的魅力、优秀的思想品质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做人方法、思想境界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学生才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和热情参加体育锻炼。

4 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转换、创造和谐的环境,快乐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是体育教师的教个学生的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过去有些教师对学生只是一味地教,要求学生一味地学,不注意教学方法,这样使学生的思想受抑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学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练习,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能更好的接受体育知识。同时在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游戏手段,使学生始终在一种“角色情景”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喜欢体育,并且乐在其中。

综上,激发学生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技术和学习体育的主动性,是提高体育意识的关键措施,只有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体育的价值,让他们明白生活是无法和体育相分离的,体育可以为学生带来相当多的乐趣,这样,体育活动就变成学生自觉进行的一项活动,体育意识也就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形成。我们体育老师,应该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锻炼学生体育的意识养成,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前提基础。

[1] 陈志军.激发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方法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3(9).

[2] 段伟.试探体育创新教学[J].教法研究,2007(4).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