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体育运用目标管理制度的思考

2013-08-15涂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8期
关键词:教研室目标体育

涂慧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0)

1 高校体育管理现状

我国不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到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就对高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黄浩军等人[1]将高等学校目标管理定义为:根据目标管理理论,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充分调动学校全体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共同制定出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与个人,并按照目标绩效来评估和决定部门、个人贡献与奖酬,以实现学校发展的管理过程。高校体育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目标管理实现有效管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管理显现一些问题所在。

首先,我国高校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目前高校体育工作大都是在教师主导下完成,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发展,同时体委与体育教学部存在利益、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分工不明[2];其次,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思想陈旧、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现象;高校体育场馆在管理的同时要考虑到学校周边及所在地方的体育活动和比赛的承办,引进管理人才,使学校场馆走向市场化,改变经费不足现象。最后,高校体育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管理偏注重教学计划、教案、听课、查课等常规管理,对课程评价分析较少,师生评教只是过程上的管理,指标评价体系不完善,管理理念落后,没有及时反馈问题、解决问题并完善体系[3]。通过对高校体育管理现状的分析,可以知道高校体育管理不能再按照过去的陈旧管理方式继续下去,需要更新管理思想,深刻理解管理理念,结合社会发展和本校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方式,进而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2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激励管理理论,在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理论。美国的德鲁克系统的阐述了目标管理,提出目标管理是指不同等级管理人员共同商定目标,并以工作和人为中心,对各级职员分配子目标,实行组织全员管理的管理方法;以目标完成的程度作为评价和激励职员的杠杆,使职员能够达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高工作效率[4]。目标管理是系统整体的管理,因为组织目标的确定是上下管理者共同制定,是全体成员的共同目标,所有成员都有统一的思想和行动。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目标体系,使得各级单位都有各自的子目标,通过各级子目标的实现,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以工作和人为中心,以目标确定工作,而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可见强调工作的目的性,有利于目标执行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目标方式多样,使得更多人可以参与工作,共同实现目标,从而将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统一起来,目标明确,指标体系清晰,有利于开展检查、监督、评价等有效的控制活动。

3 高校体育目标管理运用程序

3.1 高校体育管理目标的确定

目标是指人们从事某项工作而期望达到的标准或目的,是人们不断追求的动力,是付诸行动的指向物。目标管理就是将以任务为中心转化为以目标为中心,目标指导行动,实现任务式管理转向以目标为中心管理。有效的管理应该是上下一致,共同主动为大目标奋斗,同时各自高效率的完成子目标。根据德鲁克等学者的研究,说明目标是实行目标管理的依据,合理目标的确定是进行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而目标的设计是确定目标的核心环节。确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①坚持实行目标管理、合理设计目标,致力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核心竞争力,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本校实际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并区别对待,难度适宜,建立适合本校长远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切实有效可行的目标;③坚持量化指标,明确各级单位目标;④坚持共同参与,公开公平公正原则。(2)目标设计坚持适时调整指导方针:①注重务实,目标设计要与年度或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相连,使目标的制定能够与学校长远发展相符,从而切实推进学校发展;②目标设计要以学校常规化管理为基本前提,同时鼓励创新和创办特色管理;③强调管理中心下移,减少目标数量,减轻基层负担,保证各级子目标与总目标保持方向一致。

本文建议将大学体育发展目标从以下方面进行制订:本校在全国高校中总体发展水平目标、全国荣誉目标、本校体育发展环境目标、学生体质健康目标、竞技体育奖牌目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目标、师资目标、科研与教学目标、场馆建设目标等,此外还可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其它切实可行目标。

3.2 高校体育管理子目标的分配

高校体育管理总体目标确定后,高校体育管理机构就要从总体目标出发,展开分配各级子目标到各级下属单位,使得全校体育事务既有大方向,每个基层单位又都有各自的小目标,系统的对高校体育进行管理。为了使体育目标可以系统的进行管理,需要建立体育管理部门目标管理体系。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主要按照运动项目的类别和管理的功能进行划分并设置分支部门,也有的按照管理的功能和大型体育中心为单位进行划分并设置分支部门。例如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主要依据管理的功能和运动项目来进行机构划分,设置了办公室、基础教研室、游泳教研室、球类教研室、综合教研室、群体组、美元教研室、代表队训练和竞赛管理、科研管理9个部门;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主要按照管理的功能和大型体育中心来进行划分部门,设置了教学教研室、代表队教研室、科研教研室、群体教研室、场馆中心、行政办公室、档案管理7个部门。本文建议按照管理的功能和大型体育中心来进行初步划分,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置行政办公室、教学教研室、科研教研室、群体教研室、场馆中心、竞训中心、财务中心7个部门,在此基础之上,再将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基层各级人员,形成体育管理部门目标管理体系,为展开各级子目标奠定基础。根据目标管理体系的各指标体系,设置各项工作目标责任人,将工作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参与工作的人都感到自己那份责任及对总体效果的影响。

3.3 高校体育管理目标的实施

高校体育管理观念的转变,保证正确实施目标管理。高校体育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强壮体魄、学习技术动作,更多的是向娱乐休闲转化,将体育转化为一种对生活的需求,高校体育也是将体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正确的认识体育,有利于高校体育管理实施,综合的进行目标管理,并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体育目标管理由传统化向智能化转变。高校体育管理要改变传统的少数人决定目标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体育学科的管理及各项工作也要进入科学化时代,充分运用体育管理系统,目标管理可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校体育目标管理的实施要职责明确。在确定各单位目标的前提下,目标确定任务所在、职责所在,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各单位的子目标,落实好各项基层工作到每个人,让每个人都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以及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和要求。比如负责某个项目的教练员,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在省运会拿冠军,根据这个目标,制定长短期训练任务,并引导运动员完成阶段性目标,向省运会迈进。

3.4 高校体育目标管理考评

高校体育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的考核是根据成果的多少来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要对个环节工作进行监督,了解各项工作的发展进度、完成情况以及预期将达到的效果。如高校体育实施目标管理对训练竞赛的考核,要根据各单项训练队在各级比赛中所取得的奖牌数,以奖牌的多少来评价管理实施的效果。

4 高校体育目标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标管理是从国外引进的现代化先进管理制度,在运用过程中,目标明确、职责分明、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强、资源整合更加优化、管理更加具有系统科学化。但是在管理中要注意一些问题,以提高管理效率,组织内成员要明确目标管理原理,从上到下要能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尽量缩小组织内部成员间知识水平的差异;目标管理是在大目标的前提下设置各单位的子目标,而子目标具有阶段性和多变性,要求组织内成员可以从大局出发,注重长远发展,深刻理解长短期目标的意义,从而促进整体的建设和发展;管理目标的的完成情况是以完成成果的多少来进行评价,主要依靠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如金牌的多少,但是目标管理过程中各子目标是动态的,具有复杂性,无法都依据数据来进行量化衡量,这就要求在对目标管理运用定量评价时,结合定性评价来衡量。

5 结语

高校体育管理运用目标管理制度,具有系统化科学化,可以有效整合有用资源,提高整体效率和组织核心竞争力,从而改变传统管理制度散而效率不高的现象。通过对目标管理如何运用与高校管理的思考,可以发现:目标管理的运用首先要确定目标,建立组织管理指标体系,依据体系设置子目标,各级单位按照子目标实施,完成各阶段任务,最后管理效果的考核以定量评价为主,必要时辅以定性评价,同时要注意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黄浩军,沈贞伟,郭惠平.高等体育校目标管理中目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J].武汉体育学院报,2010,44(12):5-10.

[2]吴津津.对我国高校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6):167.

[3]姜千秋,张波.基于目标管理的高校体育资源整合[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35(3):319-322.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实用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33.

猜你喜欢

教研室目标体育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走进大山里》
我们的“体育梦”
趣闻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