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的思考①

2013-08-15宋大维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8期
关键词:理论课观念教学内容

宋大维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北京 100191)

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1.1 传统体育教学观念“轻理论,重实践”仍占主导

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都存在着“轻理论,重实践”的观念,因而这种观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已经根深蒂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便需要转变这种传统观念。现今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的安排当中,仍然是实践课课时占绝对比例,理论课课时安排较少。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理论课课时安排通常只占体育课课时的10%左右,甚至有的学校几乎没有理论课课时的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仅学到的是一些技术技能,增强了体质,却没有体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缺乏理论课的教授,往往很难让学生形成较强的体育意识,难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许多高校体育教师都有这样一种错误的思想,他们认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起不到多大作用,在平时的练习比赛中也很难用到,因而就放弃了对理论课的讲授。因此,要改变“轻理念,重实践”占主导的状况必须让高校体育教师转变思想,让体育教师明白学习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1.2 现有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现如今,虽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中,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方向,由传统的以技术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向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的教学方向转变,打破传统的以学生技术技能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因为许多高校的体育课都没有专门的教材,而所选的教学内容也通常只注重基本技术的学习,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团体精神以及灵活性等方面的培养。教学内容通常是技术难度较大,缺乏趣味性,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也就难以起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在此条件往,往往难以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这样使得学生离开校园,参加工作之后,没有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运动项目,显而易见,严重制约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1.3 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的制约

现如今,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多是以班级为单位,一个班级当中,不考虑性别、身体素质能力以及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差异统一授课。在这种条件下,就难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不好平衡,如果所选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就很难激发素质能力较好的同学的学习兴趣,如果所选教学内容太难,就会打击素质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动力,因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很明显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除此之外,现今高校所采用的考核评价方式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许多高校体育考核评价方式都是通过达标考试以及体能测试,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完整性,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体育能力,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往往不太需要参加体育锻炼就能够轻松达标;而对于先天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虽然参加锻炼身体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但却仍难以达标。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就没有注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是不科学的。

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分析

2.1 转变教学观念

2.1.1 体能型向快乐型转变

现如今,高校所延用的体能型教学观念,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一些体育知识以及技术技能,学生在此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收,忽略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因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要求创新教学观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快乐型教学观念的中心内容便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去制定教学计划,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开放性思想去看待并且解决体育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2.1.2 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经验型教学观念,通常是以传统的身体训练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身体训练来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作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这种经验型教学观念下的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所起的作用不是很理想,因此要想更好地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所谓科研型体育教学,指的是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2.2 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据调查发现,当今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多为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大众运动项目,内容不具多样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使其具有多样化。现如今,大学生多喜欢娱乐性、体闲性较强的运动项目,高校完全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来制定教学计划。多开设一些运动项目,比如街舞、瑜伽、拉丁舞等时尚体育项目,散打、跆拳道、空手道等格斗类体育项目,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选择。这样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也能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3 对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

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一步步推进,体育教学的价值也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质,高校还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对完善高校学生品质,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社交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3.1 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意识也成为人才所必须的一项重要品质。通过体育训练、体育竞赛,能够教授学生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原则,让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竞争并且敢于争先。当然,竞争就会有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通过竞争让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成功与失败,做到胜不娇,败不馁。因此,可以讲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也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坚韧不拔、勇于拼搏、勇于挑战的品质。

2.3.2 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有许多都是集体运动项目,例如篮、排、足三大球运动。集体运动项目,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必须通过队友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相互配合才可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这些集体运动项目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这样学生离开校园进行社会之后,也能够更加适应工作中的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3.3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可见对高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还必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观性,必须认识到,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其自我完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营造出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2.4 对评价体系的改革

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所采用的体能测试以及达标测试,这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评价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这种评价方式没有完全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不能够科学反应出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对评价体系的改革方面,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加入评时分,将过程与结果联系起来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也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动力,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现如今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要想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对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本文就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思路,以期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1]陈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发展走向及改革对策的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5):103-105.

[2]宗有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9):65-67.

[3]李立平,曾石山,刘志宏.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89-91.

猜你喜欢

理论课观念教学内容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观念摄影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