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
2013-08-15蔡雪
蔡雪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而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把育人放入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去,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以及教会学生如何科学的锻炼身体,还要将德育和智育作为一门潜在课程融入都其中,让学生在达到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这个直接目的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就是让学生未见其内容,但学其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非常重要。
1 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便担负起社会责任。一个国家的强大和进步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而要维护国家的前提是我们要有一个强壮的身体,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加入体育锻炼的行列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这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1.2 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与互助的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圈子中,我们就必定会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不同的关系,而不论我们和什么复杂的人发生多么复杂的关系时我们都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人与人直接的交往离不开互助和合作,学校体育教学更是如此,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需要学生互助和合作,比如教师在备教学内容的时候都会在准备部分中加入体育游戏,而大多数体育游戏都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为了能让自己团队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于是把自己的形象、弱点等等都抛之脑后,于是与队友发生情感共鸣,所以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良好的文明习惯。
1.3 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在市场经济体质下,人们的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人们为了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惜利用各种手段做出各种危害国家或他人利益的事,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生活中时常会遇到考验我们意志品质的事情,对于每个阻挡我们前进的阻碍物我们都需要顽强,而体育中长距离的耐力跑就是锻炼我们意志的最好途径。
1.4 人际交往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成了我们少忧生活的润滑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体育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公平合理的竞争意识,而且有利于在竞争中加强友谊合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彼此间建立起互相信任和尊重。美国心理学家Brawley的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更易于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
2 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培养
2.1 课前
2.1.1 备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广泛,不同的运动项目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应该把德育纳入教学内容之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不同的良好品质。例如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准备部分中的体育游戏又是整堂体育课的“提神器”,体育游戏可以使整堂课轻松愉快,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分辨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而体操项目偶然性比较强,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保护与帮助,能够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
2.1.2 课前思想灌输
教师在上课之前极力宣传奥运会的宗旨,和学生讨论近期的体育赛事和体育热点,介绍我国运动员的光荣事迹,并用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引导他们将爱国思想、爱国情感付诸于实际行动,弘扬和平、健康、快乐、平等、公正的体育精神。
2.1.3 教师的仪表态度和语言举止
体育教师为人师表,要文明执教,既要有一般教师所有的对工作认真严谨、积极向上的教学热情和信心,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突出的技术技能。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教师的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教师的示范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2.2 课中
2.2.1 教学常规
体育教学常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体育教师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教学规律而制定的学生在课堂中所要遵循的教学规定和具体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爱护公物等的优良品质。如:上课铃一响学生应自觉站好队,体育委员整队后检查着装后向老师汇报人数,师生相互问好,若有迟到的学生应向老师打报告说明原因,经老师许可后再入列,下课后师生相互再见等这些最基本的教学常规能培养学生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好作风。
2.2.2 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达到体育教学目的的核心条件,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方法中去又是体育教师所要追求的目标。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如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用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判断动作技术,此方法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再如暗示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
2.2.3 教学环境
环境严重的影响着每个人的成长,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应对所有的难关,遇到困难时才不会束手无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环境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思想品德,例如刮风下雨天、课堂中途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同学之间发生争吵等,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教师要对偶发的不良事件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快速反应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纠错能力和判别是非的能力。
2.3 课后
2.3.1 课后小结
在体育课的结束阶段,体育老师不仅仅会让同学们放松,还会做一些课后总结,课后总结不仅仅总结归纳课中所学的内容,还会总结同学们在此节课上的掌握情况,包括思想品德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教育同学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身体上和思想上有所受益。
2.3.2 课后归还器械
大多数体育课要用到器材,学生下课后理所当然得自觉归还器材,体育教师教育学生多为他人服务,自觉地对场地和器材进行维护,爱护公共设施,这既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思想品德,还养成了对待事物善始善终的优良品质,制止了半途而废这种不良作风的发生。
3 结语
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必须牢记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时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施以良好的影响,使这些学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及日后的社会工作,真正成为高素质的跨世纪的一代骄子。
[1]陆平.对高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几点认识[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
[2]徐辉,蔡志良.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2(2).
[3]韩宝昌.体育课中道德激励方法的实践[J].中国学校体育,2005(1).
[4]刘静.谈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体育函授通讯,2001.
[5]郑淑华,吴玉刚.浅谈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