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中组合练习的应用①

2013-08-15杨瑞发朱从德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0期
关键词:机能负荷体育课

杨瑞发 朱从德

(1.大丰市第二中学 江苏大丰 224100; 2.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2)

几经改革,中学体育教学在内容设置、教学目标的确立及组织教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由于受教学场地、活动器材、学生兴趣和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绝大多数的中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组织形式单一化,学生生理负担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的实际效果,阻碍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组合练习因其形式多变且趣味性强、运动负荷设计灵活等特点而被广大的体育教师广泛运用;有关体育教学组合练习的理论研究较多,但内涵表述不一,教学目的迥异,大多数是指向同一项目下不同教学手段的组合[1]。本研究从新课标教学目标出发,以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为基础,全面提高适应能力为终极目标,给予组合练习新的内涵,并探讨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组合的原则和方法,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组合练习的基本含义

组合练习是指将不同类别的体育运动项目,按照其对人体机能影响的不同,在严格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组合,以使体育课教学形式新颖、生理负荷易于控制、机能素质互相补充、身体健康全面增进的一种有效锻炼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而不是仅仅追求教学形式上的新颖独特。因此,组合练习的重点在于“组合”,它既不是不同教学内容的随意结合,也区别于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而是在一定原则指导下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重组。

2 组合练习的编排原则

2.1 教学内容组合原则

所谓组合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选择性的将不同类型的活动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并使组合成的新的运动形式符合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最大化的实现教学效果。中学体育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而健康水平又涉及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等方面,组合练习在完成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方面要优于单一项目的教学。但组合练习并非指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连接,而是有其特定的组合原则。

2.1.1 依据教学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合

一般中学体育教学的场地生均活动面积小,要保证体育课的活动效果,体育教师就必须在教学组织和练习设计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保证体育课在形式上能吸引学生,培养他们锻炼的兴趣;在负荷上能满足学生机能提高的需要,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健康水平。体育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空间的大小对一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结构重组,形成新的教学内容,即组合练习。组合练习除了体现其可操作性之外,还必须做到四个体现。

第一,体现发展身体素质的多样性;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分别代表了人体不同器官的工作能力及他们之间的协调能力,对于健康的维持十分重要。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即没有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成了一次体育课的根本任务。由于受上课时间和学生生理机能变化规律的制约,一次体育课不能也不可能全面提高五项素质;在一次课中,体育教师可安排发展2~3项身体素质,这样一学期下来便可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增进。根据健康的基本理论,可以将发展柔韧性作为每次课必备的发展素质,在其他素质的搭配上,一般将力量和速度搭配[2],耐力和灵敏搭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素质练习的先后顺序等问题。

第二,体现机能和技术并进;生理机能的发展依赖于身体承受运动负荷的合理性,而运动负荷又与练习强度、密度和时间有关;体育教师不仅要深谙此三者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更应当精于组合练习中负荷的设计以保证学生机能得到充分发展。运动技术的掌握依赖于组合练习中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把组合练习看成是单纯的身体练习,又不能把组合练习看成是单纯的技术教学或游戏,而是两者兼顾的新的教学模式。

第三,体现身心结合;现代的健康观认为[3],健康包括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当前教育中问题学生的不断增多,体育教学同样需要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格的重任。组合练习中不仅有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不同项目的连续练习,还不乏以小组、团体等集体形式为单位进行练习。在集体形式的练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充分认识到合作的力量,而且还能从自己的失误中学会宽容别人。

第四,体现时代精神;区别于单一项目教学的是组合练习通过一连串的不同的身体练习,展示练习者个体的健康潜能和健康水平,这对于激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自信、指示学生个性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动力、发扬与时具进的拼搏精神极为有利。

2.1.2 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组合

学生的实际情况系指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组合练习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而不是一味追求新颖趣味。组合练习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学生对练习较为熟悉。组合练习一般容量较大,其重点在于通过学生的身体活动来促进机能的发展。因此,发展机能水平是组合练习的主要目标指向。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组合练习的手段和方法应当是学生熟悉的,如此才能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

第二,学生对练习感到兴趣。体育课的锻炼效果除了受制于课的运动负荷之外,还与学生锻炼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关。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课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发生兴趣,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这对于发展神经系统功能和各脏器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大为有利。组合练习设计的优势在于能将某些单一枯燥的内容或组织教法通过特定的连接形成一种新的锻炼形式,并赋予这一形式以一定的含义,如此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们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组合练习的“性别”差异。组合练习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则必须考虑练习者性别差异。由于中学阶段男女生的身心特征的不同,体育教师在设计组合练习时需要充分考虑女生在项目兴趣、负荷承受能力、独立完成的可能性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女生对韵律、柔韧等能够展示女生能力和增强自信的项目较为感兴趣,对大强度、大负荷的练习较为反感。

2.2 运动负荷互补原则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在独立作为一节课教学内容时运动负荷差别较大。如耐力跑,作为一次课的内容则容易形成密度较小、负荷较大的情况;而体操项目则表现为密度较大、负荷较小。根据健康增进的理论,体育课的锻炼效果将取决于课的运动负荷及运动强度、运动密度和运动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4]。虽然体育课程标准做了相应的改革,但始终未能解决单一项目在教学中难以达到组织形式新颖、运动负荷适宜两全齐美的现实问题,从而使体育教学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组合练习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不同内容和组织方法的组合不仅可避免练习的单一和枯燥,而且使运动负荷突破项目本身的局限而变得灵活,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的要求。体育教师在设计组合练习时可将大、小负荷的运动项目按照生理机能变化规律有序的连接起来,通过规定练习次数和/或组数来调节组合练习的负荷或一次课的强度。

2.3 体现教学目标原则

不管怎么样组合,组合练习都只是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因此,它不能脱离体育教学目标而独立存在。在设计组合练习时,体育教师要明确“组合”之目的,要将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反复渗透到组合练习之中。既要讲究形式上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避免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之作法。组合练习的设计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根本,系统地、渐进地、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帮助学生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帮助纠正中学生成长中的人格偏常问题,增强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2.4 趣味原则

依据人体对某一运动刺激的适应性规律,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生理疲劳的过早产生,影响体育课的效果。教师在设计组合练习时,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要重视让学生多感官、多渠道接受信息,不同部位交替练习以避免局部负荷过重,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赋予枯燥单调的练习以竞赛性特征等,这样既可以使一节体育课趣味生动,又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艰巨的教学目标,一举两得。

3 组合练习的适用范围

组合练习虽然具有形式生动、教法灵活等特点,但其效果将取决于教学对象的身心特征和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而并非属于“万能”教学手段。

3.1 适合有一定运动基础学生的体育教学

组合练习的各项内容通常是学生掌握的项目,于学生来说缺少了对该项目的好奇和兴趣。学生之所以对组合练习发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组合”的效果,而这种“组合”刺激对于身心发展渐趋稳定、抽象思维逐渐增强的高中生来说缺乏足够的强度。相反,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处于突增期,从生理上看,他们恢复能力强,较容易适应组合练习的不同强度;从心理上看,他们的认知和技能学习尚处于初级水平,形象思维占优的特点使他们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对组合练习的兴趣,从而保证组合练习的锻炼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2 适合增强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生理机能,提高健康水平。将中学生置于适宜的运动环境中,使其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产生反应和适应是提高学生机能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组合练习由于其形式上的新颖,容易激发学生的锻炼激情,发挥学生的锻炼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5]。同时,组合练习的运动负荷控制灵活,学生在系列练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灵活调整练习的节奏和强度,保证运动负荷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3 适合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主的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的又一个目标是培养心智健全的学生。在生存的强大压力下,培养中学生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成了包括体育教学在内的中国教育的重要任务。组合练习不乏合作、竞争的内容,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1)通过组合中的合作,既使学生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又使学生学会理解,形成宽容的品质。(2)通过组合中的竞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勇往直前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些品质的形成,对于未来的生存能力意义重大。

4 组合练习的设计方法

4.1 选择组合练习项目

在选择组合项目的时候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学生对项目的熟悉程度:通常选择大部分学生熟悉并能够完成的练习进行组合。比如对以初二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的组合练习进行设计时一般应从小学年级和初一年级的教材中选择。然而,受师资力量和教育观念的限制,小学体育教学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尚未形成,直接导致当前中学体育教学面临学生的体育基础不一的现状。这一现状给组合练习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项目选择上除了依据学生以往之所学外,还需事先有目的地进行单项的教学。

第二,学生对项目的承受能力:入选的练习项目,就单项而言必须是学生在身心上能够承受的,组合之后也必须是学生能够胜任的。通过组合,即便是简单容易的单项项目之间的组合,也会导致组合练习产生级联放大效应,即负荷增加,技术变得复杂。因此,项目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组合之后的特点,避免“强强联合”的危害。

第三,项目之间的兼容:所谓的兼容就是在固定的教学场地范围内能有效完成各项练习而不影响课的组织教学。一般来说,由于学生的控球能力较差,球类运动不宜作为组合项目,否则会因失误较多而影响组合练习的流畅和趣味,失去组合的效果。

4.2 预计运动负荷

合理的运动负荷是增进健康的基础。组合练习运动负荷的设计需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第一,单项负荷和组合后的负荷均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根据相关理论[6],单项负荷应当控制在110~180次/min心率范围之内,组合后的负荷达到平均120次/min左右。

第二,遵循渐进安排运动负荷,以便与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相适应。

第三,体现强度、密度、练习时间和练习数量对总体负荷的影响。

4.3 设计组织教学方法

在组织教学方法上,组合练习要比单项教学复杂得多。首先是不同的项目涉及到不同的练习地点和器材,因此,练习队伍的调动、练习次序的安排、体育骨干的作用等环节对于组合练习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在设计组织教学方法时,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分组以保证练习的密度和充分使用场地器材;要合理安排练习的次序以防止运动中的休克等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要充分利用体育骨干协助监督和指导组合练习以保证练习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考虑区别对待地进行教学,在教学技能要求和生理负担量方面要充分估计弱势群体。

5 组合练习教学的注意事项

5.1 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保证组合的科学性

组合练习的教学效果取决于“组合”的科学性,不恰当的“组合”,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潜在的危害。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水平对组合练习的科学性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入领会“组合”的基本原则,合理运用组合练习,探讨高效的组合练习的教学方法,不断扩大组合练习的教学效果。

5.2 提高体育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保证组合练习教学的合理性

相比较而言,组合练习的组织教学过程较为复杂,如果课前无足够的准备、课中缺乏严密的组织[7],或者教学分组不合理、练习要求不够明确、教学监督不力等都会使体育课堂场面混乱,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体育教师应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教学完成情况,寻找组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

5.3 加强组合练习教学过程的医务监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组合练习不管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在的生理负荷上看都比较复杂,因此,要保证体育课的合理科学,则必须加强教学过程的医务监督。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因组合练习的趣味性而过分“投入”,最终导致生理负荷过大,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可以保证练习的组织有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王艳华.浅谈体育教法的优化组合[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18-19.

[2]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3]王新民.浅谈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23):65.

[4]毛振民,赖天德.如何看待体育课的运动负荷[J].中国学校体育,2006(11):28-31.

[5]吴清,杨秀芳.组合练习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J].天中学刊,1997(S1):147-148.

[6]刘成建.浅谈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因素[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9):62-63.

[7]冯玉娟,赖光艳.新课程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J].体育师友,2005(1):40.

猜你喜欢

机能负荷体育课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
每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