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目标设置理论转化体育学困生

2013-08-15陈振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0期
关键词:学困生设置目标

陈振东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时常有一些学生因遭遇失败而出现非适应性反应,他们很难面对失败的经历,开始怀疑自身的能力,变得消极、被动,千方百计逃避体育活动,甚至不愿意上体育课,我们称这部分学生为体育学困生。[1]但一部分学生则出现适应性反应,他们有着很强的心理调节能力,能够正视失败,积极寻找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并对体育活动保持一如既往的兴趣。面对同样的失败,为什么会出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所持的目标定向不同,正确的目标定向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寻求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敢于接受新的挑战;错误的目标定向则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运动能力,变得消极、被动,讨厌体育活动,甚至逃避体育活动。

1 何为目标设置理论

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Ediwin A.Locke在1968年提出目标设置理论,他认为有意识的目标影响人的行为,能激励人把自身的需要转化为动机,促使人们的行为向预定的方向发展,并将行为的结果与既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及时修正和调整,从而实现既定目标。[2]在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身体能力和技能水平,指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3]

2 应用目标设置理论转化体育学困生的步骤和方法

2.1 明确目标设置者

体育教师在制定目标前,要将学生考虑到其中,最好能与学生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以免事倍功半。

2.2 客观评价学生的能力

在确定好目标设置的对象后,紧接下来就是对对象进行一次全面诊断和分析,如运动技能水平、生理水平及心理素质等。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条件、技能水平、接受能力等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

2.3 应尽量设置切实可行、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

大量研究证实,设置明确、具体、可观测的目标要比设置一般性的目标(如“再跳高一点”,“手指拨球再多一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形成有效的追求成功的行为,还能及时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检验。如教师在进行800m教学时,一名女生体育学困生800m跑目前的成绩是5min,教师为其制定的目标应该是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后要提高1min,达到4min,而不是一个月训练后,成绩要有所进步。此外,体育教师在为体育学困生设置目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设置的目标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可实现性。太容易实现的目标,缺乏挑战性,激发不了学生的动机;相反目标太难,学生经过多次尝试后任然无法实现,就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挫败感,从而放弃努力。

第二,应设置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目标。许多学者认为:短期目标能对人的行为产生立竿见影的推动作用,而长期目标则能持续拖动人的行为。因此体育教师在设置目标时,不但要设置长期目标还要将长期目标,并把长期目标逐级划分为一个个短期的子目标,当子目标被一一实现后,自然就会加大终极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如在网球发球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一名体育学困生发球入区率仅有30%,教师对该生提出在期末到达70%的入区率的终极目标(长期目标),然后对这一终极目标划分等级,最高一级为长期目标,最低一级为学生当前的技能水平,中间各级为个个阶段的子目标,逐步增加难度,以此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终极目标。

终极目标:提高40%,入区率达到70%以上,目标三:提高30%,入区率达到60%以上,目标二:提高20%,入区率达到50%以上,基础水平:当前的发球入区率为30%,目标一:提高10%,入区率达到40%以上。

第三,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技术动作完成目标是指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规格和标准(如在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时,要转体探肩)。而结果目标是指最终的胜负(如在比赛中要击败对手)。当学生建立了结果目标后,会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取胜上,从而削弱对技术动作的注意,不利于技术动作的完成,而且结果目标是不容易调节的,如果无法取胜,就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变得灰心丧气,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反之,技术完成目标灵活性大,且易于调整,如果学生预定的目标为篮球罚球线原地跳投的命中率为70%,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无法达到,可以把目标修改为60%,这样就能使学生继续保持高昂的兴趣,抑制负面情绪的产生。实际上,当学生控制好技术动作完成目标时,就能够将自身的注意力引导到练习的任务上,从而降低焦虑水平,提升自信心,提高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技术动作完成得好无疑会直接影响结果。

第四,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学习目标主要应由学生自己设置,教师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这样不仅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还能让学生了解目标设置的原因、作用、目的、实现途径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由于学生不了解,而盲目地、被动地去完成,导致对既定目标产生怀疑和误解,影响预期效果。

2.4 给予适当的监督

教师的适当监督是必要的,但不是对完成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给予干预,而是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在完成目标的手段与方法上应该充分放权给学生,给他们创造更大的施展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

2.5 及时反馈,了解情况

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对设置的目标提供反馈,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对既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做出相应的修改,以便下一目标的实现,逐步达到最终目标。如教师可融入学生集体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遇到的困难和看法等。

2.6 建立健全的目标考核体系,实施鼓励性评价

目标设置后,仅仅依靠教师的监督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体系来引导和约束学生的行为活动,检查和调节已取得进步和成功,并通过鼓励性评价强化学生的个人行为。如:定期将学生每个阶段的目标完成情况公布出来,需要时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排序,并将这些结果反馈到每个学生,以激励优秀者,鞭策落后者。

3 结语

总之,体育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难度大而又繁琐的系统工程,关键是看教师是否有责任心,只要教师确实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制定明确、具体、确实可行且难度适中的目标,且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监督、调整和反馈,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目标定向,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就能从根本上实现体育学困生的转化。

[1] 姬效磊.新课程背景下转变体育学困生途径初探[J].体育世界!学术,2007,4(3):12.

[2] 张美兰,车宏生.目标设置理论及其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1997(2).

[3]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杨秀君.目标设置理论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1).

[5]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62-78.

[7] 贾燕,董新军.体育教学中的目标设置[J].山东体育科技,2006,8(3):78-79.

[8] 于晶,崔野.体育运动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5,7(4):46-49.

[9] 薛红.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策略[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3):106-108.

猜你喜欢

学困生设置目标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栏目设置一览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