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探索研究①——以拓展训练课程为例

2013-08-15朱光辉王薇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0期
关键词:主体教学模式体育

朱光辉 王薇

(江南大学体育部 江苏无锡 214122)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求真、求善、求美、追求自由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类主体性的发展与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主体意识的每一次唤醒与激发都能推动社会的正向发展,促进人类的进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体育教学方法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是教育发展的逻辑必然。人类社会发展演化到现阶段,如何培育和发扬人的主体性,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立足点。

1995年,拓展训练引入我国,近些年来迅速从军队、企业、社团培训领域向教育领域延伸。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先行后知”的培训模式,其内容与组织形式对参与者的价值观、心理历练以及社会性和主体性的培育成效得到了广大高校的亲睐,纷纷开设了拓展训练课程或拓展培训项目。因此,从主体性教育视域探索拓展训练课程的实施路径,引领普通高校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的新方向,进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撑,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走向主体性教育: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

1.1 主体教育观为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育问题,人是核心。教育的目的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主体性的充分发掘为本位,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1]高等教育体育教学的重点,主要是通过体育课程,发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2]体育教学的价值成效无论是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都远超过学习阶段而扩展到人的终身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人类观、社会观和文化观构成了教育哲学的世界观。在择定教育目的的三种教育观中,最基本的有“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文化”作为一种“介质”,是从发展人的观点来选择和传递文化,立足于文化对于个人主体性发展的意义,学校体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传递文化。主体性教育论从现实的社会与个人来看其存在的价值关系,阐明了人与社会的两层关系:人的发展对社会的适应和人的发展对社会的超越。[3]哲学人类学家马克思·舍勒指出:“人从不满足于周围现实,始终渴望打破他的‘此时—此地—如此存在’的界限,不断追求超越环绕他的现实——其中包括他自己当下自我实现。”[4]目前,教育目的的价值观主要反应了当前社会的具体现状对受教育者的要求。这种教育目的观从教育价值选择的视角来看,是一种短视价值取向,主要依据适应论或工具论,把人当作客体来对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超越价值,即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育人,通过培育“新人”来引导和促进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形成。这种教育目的下培养出来的受教育者,只是社会的工具而不是主人。

主体教育观定向于教育的超越论,不是为既定的社会培养“工具人”或“单向度的人”,而是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培养积极参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人。因此,主体性教育观的出现,契合时代的需要,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崭新的领域。

1.2 课程改革为普通高校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目前,学校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传统体育教学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学模式已由单向度的“主体—客体”传授模式转向主体探究模式,这无疑是教学模式变革的实质与出发点。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之所以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在于受到“技术教育观念”、“竞技运动教学观念”和“增强体质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控制着体育教学各环节的主动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当然谈不上促进学生进行合作、互动、探究、反思、构建等实践活动。在普通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教学改革的趋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丰富了现有的教学内容,也为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2 体育教学模式从客体式、主体式到交互主体式的必然:互补与融合

体育教学模式从“外在的客体式”到“内在的主体式”再到“交互主体式”,这体现了在教改大背景下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路径转向的基本思路与指向。由于教学内容与目标性质的差异以及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交往实践过程。“主体—客体”结构的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单子式”的主体性,主体将自身以外的一切都视为客体,即以自我为基点,这是一种“占有式的个人主体人格”。正是这种“个人中心论”或“人类中心论”,造成了诸多的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及他人之间的问题与危机。“主体—主体”结构的教学模式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主体”两级或多级模式,即没有客体版的交往模式。这种教学实践活动只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两个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忽视了客体(技能、知识、态度、情感等)对交往主体的影响与限制,使教学过程偏向了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并最终走向交往的唯心主义。[3]此种现象在新课程改革中已经突出表现出来,对此已有学者进行了告诫。体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过程。师生双方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共同以教学内容,即技能、情感、态度、合作、探究,社会适应等为中介进行对话、沟通、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构建与体育教学目的的达成。教学改革开展10多年来,“外在客体式”与“内在主体式”的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已经渐趋式微,“交互主体式”将成为主导模式,引导体育教师与受教育者进行合作、反思、探究等教育实践主体活动,成为主动构建主体性体育教学、改进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文化意识的自觉主体。

3 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以拓展训练课程为例

《体育科学词典》把教学模式定义为“按照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设计,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教学理论或教学活动模型”。拓展训练最早作为一种体验式的培训模式,在引入高校后,必然要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发展、地方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软硬件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充分发挥拓展训练课程在培养大学生成为自由、自觉、全面发展的主体性的人方面的重要教育作用。

3.1 普通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必要性与意义

2002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拓展训练课程作为体育教学新兴课程,其教学内容以身体练习为基础,通过拓展活动中的体验,使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主体意识,并转化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和生活中相应的行为方式。在教学目标上与传统的以技术、素质、意志为主的课程体系相比,侧重学生的主体性的构建、心理的完善、社会的适应,这是对已有的体育教学课程的弥补与丰富。

3.2 拓展训练课程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拓展训练课程不以运动技术、身体素质和体育知识作为课程编制的主线,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和教学目标及条件安排不同拓展项目或项目组合,使其在教学模式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以满足体育课程、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学生运动训练的不同需求。由于《纲要》明确规定课程目标保函五大领域,因此,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往往具有复合性。在每一节课、每个单元的教学模式的选择过程中,应对五个领域目标里的部分目标有所侧重,以期在每学期和每学年中,学生在五个学习领域中都有所收获,实现《纲要》规定的基本性目标,并有侧重的实现发展性目标。

3.3 拓展训练课程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构建模式探究

3.3.1 注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模式

有关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发现式学习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小群体教学模式”和“分层教学模式”都属于这一范畴。在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中,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在部分课时中设置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比如:孤岛求生、电网、雷阵等项目。这些情境的设置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问题情境的具体解决方案并不固定,在集体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间的社会性作用,使学生的内在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得到激发,得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往往具有多样性和创生性。学生通过对情境的联想、对比与分析,引导其思维活动的不断深化,探究技能、知识的深层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并达到对其进行社会性培养的目的。

3.3.2 注重培养学生情意因素的教学模式

拓展训练课程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在寻求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的融合。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师生交往的自由度高、交往方式多、频度大。“自主教育模式”和“小群体教学模式”等属于这一范畴。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设计是充分考虑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集体形成和人际交往的规律后而确定的。体育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多向度的教育性交往实践过程。在拓展训练课程的集体性项目中,如:破冰、七巧板等,师生需在特设的问题情境中交流信息、观点、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具有主体性的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格而存在的。“课程除了纯粹的智力发展外,情绪、态度、理想、雄心、价值,对于教育过程来说也是应当关注的正当领域,还要发展自尊和尊他的思想意识。”[5]对受教育者的成长来说,课程的心仍在于同他人人格的相互作用与调试之中,从而学生的主体精神不断加强,人性得到陶冶。

3.3.3 注重传承运动文化的教学模式

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是达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基石。任何体育教学模式不以运动参与目标和运动技能目标为基础,就失去了其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价值。拓展训练课程在体育教学领域备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有关运动技能的传授和身体素质提高的教学内容较少、不够系统化。因此,拓展训练课程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应结合“能力培养模式”、“程序教学模式”、“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等模式整合运用。大部分普通高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设置了体能达标、早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等要求,这在一定程度弥补了拓展训练课程中学生运动量不足、运动技术掌握不够系统的问题。

4 结语

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背景下,从主体性视域来探求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构建,可以充分发掘拓展训练课程的教育价值。本文以拓展训练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的实现、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出发,提出了基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情意因素和传承运动文化的三类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在主体性体育教学课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看似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其实教师的指导性更强(主要是指导形式的区别),要求体育教师的指导要更加具有预见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教学软硬件条件灵活选择、整合与应用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72.

[2]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307.

[3] 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24,129.

[4] 马克思·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陈译环,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43.

[5]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68.

猜你喜欢

主体教学模式体育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何谓“主体间性”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我们的“体育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