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主体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①

2013-08-15苏艳青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0期
关键词:主体体育过程

苏艳青

(山东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5)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九条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开拓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1]。(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从政策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出了“双主体教学”的体育教学思想。为此,本文提出“双主体教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为更有效地贯彻执行《纲要》精神,实施体育教学,全面发展学生身心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1 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内涵

“双主体教学模式”是严格按照《纲要》的精神,充分突出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要实施方法是将学生分为多个个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各小组有针对性的对某一课题,通过已有的学习经验,小组内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并通过观察、判断、思考与分析,探索问题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然后触类旁通,加速技能形成,学生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现,然后各小组之间提出问题,进行质疑、辩论,最后全班同学共享各小组的学习成果。这种模式,体育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现有水平、学生的潜能等,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学生共同学习,更好地实施多种体育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与教师、同学互动,从而实现学习效果最大程度上的提升和掌握。

2 教师、学生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体现

传统体育教学理念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它是人类几百年来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对整个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过去的体育教学理念与当代的教育教学要求产生越来越大的偏差,与当代学生的需求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体育教学对教师的位置过度重视

传统体育教学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其主导思想是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教学未展开之前,教师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准备教学内容,然后按照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老三段论的体育教学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队伍的整齐性,形式的统一性,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高压、体罚,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作为教学的主体这一重要因素,不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

2.2 学生缺乏主体意识,被动地接收体育技术、知识

传统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学习是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过程获得现实映像的过程。传统体育学习只注重竞技技术的传授,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主体性。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得到发挥,主体地位难以体现。久而久之,学生也养成了习惯,懒于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体育知识与技能,这非常不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更不符合学习者自身发展需要。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及个性品格的形成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

2.3 学习者的学习是形成了“教—学”的单一过程

传统体育教学思想把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看成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授受过程。体育教师传授竞技体育知识、技能,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难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的独特思想、情感、个性都被埋没,得不到教师的尊重与理解,最终导致学生无问题可问,无问题敢问。因此,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关系是得不到最好地体现的,使得体育教学成为按照竞技体育技术套路进行的短期性活动。

2.4 学生学习方法较单一化、机械化

传统体育教学理论对竞技体育技术教的方法过于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习者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一味等着教师来教,接受知识、技能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以“教”为中心,学习过程中完全忽视学生的认知基础,忽视学习自主性的展示,造成了学生学习方法的简单划一、按部就班,程序化。这样以来,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违反了学习的本质规律,造成体育教学效果越来越不理想的局面。

2.5 学习活动的过程缺乏体验性、趣味性

传统体育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否定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体育教学过程学习者的认知体验。把学习作为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掌握三基,忽视学生主体过程体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以及自我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过于程序化、机械化,缺乏趣味性,生动性。造成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局面,这种现象时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的,也不利于全面健身的推广。

3 “双主体教学”理念的可行性分析

3.1 “双主体教学”体育教学理念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观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的优化是改革的根本目标。”“双主体教学”的体育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注重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变化。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发展,淡化甄别。

3.2 “双主体教学”把学生看作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龚正伟在其所著的《体育教学论》中提到: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教育教学影响只有在得到学生的主体意识的选择支持后,才能对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发挥作用。“双主体教学”的体育教学理念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个体。教师不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来教授学生动作技能,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去探究答案,不仅让学生理解动作的结构与动作要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探究动作的结构原理,不仅要了解现象,更要理解动作的本质,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更深、更牢固。

3.3 “双主体教学”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

“双主体教学”模式认为,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教学过程,二者的是相互影响的,缺一不可。双主体教学教学程序一般这样设计:“引出问题—建立假说—探索研究—总结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要积极参与,共同探究答案,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双主体教学”对提升体育教学效率的途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4 “双主体教学”的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灵活

“双主体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理解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借助多媒体,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运用游戏法、探究法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对于学生的练习类型分课外、课内两种类型,在课内练习中,由教师设置不同的练习目标,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水平的学习小组,教师巡回指导、并适时提供帮助。在练习过程中,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超于练习要求和跟不上练习要求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及时调整,避免因为练习的枯燥而降低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3.5 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

教学评价方式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把每个小组学生练习的总体状况和个人练习的情况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多的使用鼓励性和表扬的语言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做评价。通过分组练习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增长,实现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双重提升。

4 结语

“双主体教学”模式紧跟教育教学时代改革步伐,符合当代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文件》要求,对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各自应该实施的权利进行了重新定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在高校是体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这一研究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文件[M].教体艺[2002]13号,2002,8.

[2]刘昀,刘成.“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武术理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106-107.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6-84.

[4]李鹏.“学习者为主体”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重构——建构主义视角[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6):79-82.

[5]李帅东,贾峻刚.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学与管理,2011,3:150-151.

[6]徐向荣,刘昀.“双主体探究教学模式”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2011,3:102-106.

猜你喜欢

主体体育过程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