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脚步灵活性训练的对策研究

2013-08-15肖冬秦光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0期
关键词:被试者步法灵活性

肖冬 秦光宇

(1.鲁迅美术学院附中 辽宁沈阳 110045;2.鲁迅美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650)

乒乓球下肢步法是乒乓球击球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脚步移动来调整击球时身体最佳位置。一名优秀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具有灵活的步法,经常保持科学合理的击球时的身体位置与姿态,就能正确的调节持拍手臂,打出具有攻击力很强的主动球。当前,世界上我国最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刘国梁、孔令辉等,3min跳步(宽1.5m)约332次。因此,要保持最佳的击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必须有敏捷、灵活的步法。正如从事乒乓球研究学者所说:“三分打球,七分步法”、“下肢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发展提高的基本”。

在人类发展到21世纪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乒乓球整体技战术水平的普遍进步,对于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脚下步法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与世界上其它乒乓球高水平国家的横向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朝鲜、韩国、日本、德国、瑞典等欧洲人相比我们的步法显得落后了,脚下步法如果没有到达合理的位置,随之身体整个动作也不可能做的那么充分与舒展,乒乓球专业人士:脚下步法移动是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命”。表现为年龄较少的青少年运动员更应该加强基础步法训练,脚下步法训练应从小做起、从运动训练初期做起,现在我国的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一般表现为是上下肢配合不协调、手到脚不到、击球动作较为勉强,导致最后击球动作伸长手臂去打球。从乒乓球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出发,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要注重对其全面性的培养,要上肢的训练与脚下的动作协调性共同训练。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目和任务是:依据高级运动训练学以及相关学科,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发展和检测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脚步移动灵活性内容的指标。在11~15岁的乒乓球运动员中进行推广与实施,为训练该年龄段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灵活性提供训练学相关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辽宁沈阳健美中心乒乓球班的16名男乒乓球运动员。其中11~12岁为12名男运动员,13~15岁为4名男运动员。他们的个人基本情况为:9名初学男运动员乒乓球6个月;2名初学男运动员为1年;2名初学男运动员为2年;3名初学男运动员为3年。他们在乒乓球运动技术上有基础有所不同,个别男运动员有一定的乒乓球训练基础,但整体乒乓球运动技术不够协调,赛场上对来球的预判能力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科学合理的脚步移动方法大部分男运动员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所以,不能充分发挥个人训练水平。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辽宁沈阳健美中心乒乓球班乒乓球基础训练中的最基础的五项多球训练手段为测试项目:第一,1/2台先进中连续正手进攻上旋球;第二,侧身反手位推挡—侧身攻球—移运上步攻上旋球;第三,全台正手攻提拉上旋球;第四,七项专项训练;第五,一般身体训练内容,即为10~15min徒综合上、下肢综合训练,侧身移动小步跑训练,连续双摇跳绳训练,移动中击不规律来球训练,30s种“十字跳绳X2组”,60m加速跑和35min篮球场篮球赛练习。具体实施组数:多球训练内容一般为每周4~5次,每次安排75min左右。把实验组男运动员平均分成6个小组,由被试队员按规定方法供球进行练习。本研究进行了32次多球练习,其中第一阶段为16次,第二阶段为16次,整个实验期间共进行专项与一般身体训练要40次,每次约为45min。

研究指标的选取依据,针对本研究主要思路是为了发展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下肢步法灵活性,所以在训练前制定训练内容和方法时,首先,可以突出反映实验组被测试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11~15岁年龄段)学习和灵活运用单步、滑步、还原步、跨步、交叉步和结合步,六种基本步法的4项临场测试指标,即:1/2正手攻球(测验被试者灵活掌握运用滑步,连续快速移动中的准确击球能力);两面摆速(检测被试者掌握运用单步和小碎步,连续快速击球的能力);推—侧—上步攻球(检测被试者掌握运用单步、滑步、交叉步、结合步和还原步,连续快速击球的能力);“连续接一长一短来球”(检测被试者掌握运用单步斜上正手攻短球一蹬跳步斜退侧身攻长球—横跨步扑右攻长球及正手连续快速攻球的能力)。其次,本研究选用了4项密切相关的身体素质指标。即:60m加速跑(检测被试者短距离快速奔跑移动的能力);十字跳跃(检测被试者8个方向快速弹跳和上下肢手脚协调配合的能力);一步换球(检测被试者快速一步横向移动的能力准确击球的能力)。最后,是为了反映被试者运动时的自身身体机能状况,选用两项身体机能基础指标,即:运动后最高峰值心跳频率(反映被试者运动中的心血管系统在达到最高运动量的工作情况),运动后即刻肺活量(反映被试者运动中呼吸系统的工作情况,推算运动中的供能情况与实际耗氧量),这两项指标结合起来也可为掌握第一手实验组被试运动员的个人身体素质水平与身体机能状况实际状况为下一段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实验数据。

2 分析与讨论

本次的乒乓球运动研究在实验前后测试结果说明选用实验训练方案的制定是科学合理的、有效的,本人施教的训练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可以说明乒乓球训练的多途径和多球训练是教会被试者脚步移动方法和发展其步法灵活性的一种效果显著的方法。作为一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他的步法灵活性与其身体素质的好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个体身体素质如果差。因此,本次的乒乓球运动实验主要倾向实验组被测试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个体身体素质基础训练。而被测试的这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起点较低、层次不等、训练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可能是之前初期的训练只侧重于青少年乒乓球的个人上肢有球技术训练而忽视了运动员自己综合身体素质训练。通过以上的乒乓球运动实验分析可以看出:要发展青少年乒乓球步法灵活性,不抓或少抓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是无法实现其步法灵性的快速提高。所以在初期前少年儿童乒乓球训练必须把个体身体素质训练当作重要的训练环节来抓紧、抓好,做为基础训练的核心。同时,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步法的好坏与个人身体素质高低是分不开的,步法训练所需要的主要专项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下肢力量:腿部的绝对力量,可以采用负重下蹲的方法。负荷重量由轻到重,练习次数与组数由少到多,而下肢腿部的爆发力主要是小腿以及脚踝的综合力量发出的。可以实施手段为两脚交替摸高跳、深蹲蛙跳、跳单绳、30m短距离冲刺等方法。第二,灵敏性:灵敏性与快速启动分不开,可以采用篮球训练(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快速原地启动、快速左右启动变向来练习。第三,柔韧性与协调性:是辅助移动步法中所需要的基本身体素质,避免出现运动损伤的保障,有个别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天生的身体素质综合指标较低,通过有针对性的实施手段培养训练也可以使他们个体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可以采用充分热身后的牵拉韧带,做瑜伽模仿练习等方法。第四,综合耐力:只单纯具备绝对的力量与爆发力对于一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是不够的,综合耐力的练习可以实施专项练习(长时间的多球训练和长跑的训练方法)。第五,腰腹:腰腹的力量主要用一些突发的追身球上的快速反应移动,进而快速调整身体姿态去击打来球,这样就需要有充分腰腹力量,让出击球空位,也是很重要的身体素质。同时,腰腹力量的加强也可以防止腰部的肌肉与骨的损伤,避免或降低运动损伤的机率。

3 结论

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评价一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专项水平高低的基础,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是步法灵活性的基础。通过本次运动实验结果说明:运用多球训练是发展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有效手段,但实施不同的供球方式对于发展被测试者步法灵活性的效果也不同,有序(有规律)的供球方式有利于受训者较快的掌握步法移动的方法和打好进一步提高的基础。在受训者具备了一定的训练基础后,无序(随机无规律)的供球方式比有序的供球方式更能有效的发展受训者的步法灵活性,以及更有利于与实战相衔接。

经过对这批青少年乒乓球(11~15岁年龄段)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研究实验,本文作者认为,当今世界乒乓球整体水平越来越高,各国都加强了对乒乓球运动员综合水平的提高与训练。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乒乓球大国,但还不是乒乓球强国,所以更应该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上不断加以改进与创新,这就要求从乒乓球运动训练初期掀起,从小就要培养,运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训练。乒乓球运动员步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最后击球质量与效果,因此,要从小搞好步法的训练,要手上技术与脚下步法一起抓,这样,我国的乒乓球水平才能一直保持在世界先进水平。

[1] 黄安平,刘曼.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意识培养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4).

[2] 汪德秀.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8(1).

[3] 周哲.浅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

[4] 李广洲.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质、临场应对和失败应对方式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1.

[5] 郭仲熙,张瑛秋.中国优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体育科学,2004(5).

猜你喜欢

被试者步法灵活性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智商测试无法衡量,但“认知灵活性”是学习与创造力的关键
大众武术健身之步法问题辨析
德西效应
六步法创建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策略
德西效应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女子跆拳道49 kg 级优秀运动员比赛步法使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