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诊国产青春电影的病灶

2013-08-15山西薛晋文

名作欣赏 2013年25期
关键词:青春艺术

/ 山西_薛晋文

国产电影近年来似乎出现了一股新浪潮,国产青春电影的热浪更是此起彼伏。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失恋33天》《杜拉拉升职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青春派》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追捧,其票房指数和人气指数一路飙红,一扫之前中国电影长期疲软的阴霾。春江水暖鸭先知,青春题材电影的走红与中国电影的反弹密切相关,抑或是中国电影未来整体复苏的先兆和预言,它们的闪亮登场和票房奇迹甚至让《钢铁侠3》《被解救的姜戈》《疯狂原始人》等西方大片都相形见绌。国产青春电影逆势崛起中的喜人收获值得肯定,可观的票房对于重建中国电影的市场氛围,以及促进电影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良性循环,都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而旺盛的人气对于重拾中国电影的自信心、重铸国产青春电影的品牌内涵均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然而,国产青春电影还存在诸多不足,说它步入了成熟期还为时尚早,自然,会诊国产青春电影的病灶即是当务之急。

坚守青春电影的本分和底线

一般来说,青春题材电影主要是反映青春阶段的情感生活、生命理想和信仰价值以及青春生活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既具有青少年时期的蓬勃之气和生命活力,又兼具懵懂、莽撞、狂热和非理性的成长印记;生命情感的突围和障碍之间的矛盾感伤是表现的主要内容,同时因为突围的代价和创伤,以及青春的短暂、易逝和不可逆转性,在审美效应中伤春、悲春和凭吊的意味尤为浓重,胜过了对青春壮怀激烈和意气风发的赞美和讴歌;在审美理想中崇尚情感的安慰和人性的关怀,注重探讨生命成长中的两难处境,以及从过往青春中寻找生命再出发的动力和源泉,给人面向未来的希望和力量。

由此看去,当下青春电影的创作对本分的坚守显得不够坚定和执著。一方面,有的青春电影故意疏远和放大青春生活的本来面貌,有意过滤和净化青春的复杂性和毛边性,将青春生活简化为美轮美奂和富丽堂皇的视听盛宴,或将青春进行极端化地处理,不是搞笑和搞怪的狂欢,就是绕过生活的泪流满面,形式的炫耀和膨胀盖过了内容的丰富与充实。青春电影《失恋33天》和《致青春》不同程度地带有这样的倾向。例如,前者将喜剧元素引入了青春情感话题尤为值得肯定,然而,对青春情感的戏谑化、扭曲化和瘦身化处理值得商榷,让人看不到爱情的美好和高尚,看不到个体精神的自由振奋和主体价值的自我实现,缺乏人性和理性的自由表露,反倒多了些情感的自虐和自残,以及情感在物欲和消费面前的匍匐状态和不自由,透过青春情感的窗户却难觅深刻的社会内容,观后多少有些让人怅然若失。譬如,后者对青春期男生宿舍性苦闷的夸张渲染有失青春电影的本分,让我们看到的只是情怀和境界扭曲、变态的“青春”,为博取观众眼球和刺激消费,创作者将校园青春生活推向了低俗和媚俗的极端,也许一时能赚得盆满钵满,却牺牲了青春电影应有的品位和底线,难以让人对青春发出基于生命根性的深长体悟和深刻思考。其实,青春生活首先是一种生命现象,背后的根基是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症候的现实存在,有意纯化现实或撇开现实,创作出的青春电影总是与青春生活难接地气。艺术创作从来是现实的补足,并非是掏空现实赚钱的败家行为,如此创作姿态留给世人的只是“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的飘忽印象。

另一方面,有的青春电影没有实质性的生活内容,故意贩卖“金钱霸权”和“特权暴力”,甚至越过底线去宣扬自私自利与过度的物欲和贪欲。像《小时代》这样的青春电影,主要是通过帅男靓女、金碧辉煌、自私自利和穷奢极欲的想象性满足手法,迎合了青少年对“贵族生活”或“宫廷生活”的向往和渴望,着实迷倒了一大批学生观众,对未成年人世俗困惑、成长压力和欲望心理的捕获是其流行的秘笈。历史地看去,它在思想内容方面比较干瘪和平庸,在审美理想方面与民族心理相距甚远,其对青少年心智、情趣和理想的塑造和提升没有多少好处。无论在未来的公民社会还是人民社会,我们需要培育大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明个体,摒弃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本能,试图将“纵欲自私”的“伪理想”搬入文明圣殿的任何做法,本质上是反文明和逆时代之举。就此而言,《小时代》充其量只是大众文化时代的匆匆过客而已,难以雕刻在艺术精品的圣殿中而辉耀千古!有论者认为出现一部《小时代》不至于亡党亡国,倘若我们无度纵容《小时代N》的批量涌现,对青少年心智理想的巨大危害则是无法估量的。我们常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之强归根到底是理想、心智和躯体的强壮,它们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和民族复兴至关重要。鉴于此,《小时代N》的大量出现,假以时日会降低和阉割一代人的思想质量和生命理想,无论对个体生命成长还是民族进步都有害无益。从电影接受层面看去,青春电影倘若将过剩的欲望和过剩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对于社会情绪和社会风尚会带来破坏性的化学反应,极易在受众群体中滋生喜豪放、爱面子、崇虚荣、讲义气、好武断、尚自由的游民文化和江湖习性,反过来对自己的家庭、出身、父母乃至学校教育和传统文化形成偏执心理,长久浸染会对自己的生命环境常怀愤恨和诅咒情感,抱怨出身血统太卑贱、指责父母太无能、嘲弄传统教育太虚伪——怨恨心理会取代感恩心理,破坏心理会代替奋斗激情,他们在妄自尊大,甚至为所欲为中成为社会和民族的负担和拖累。可见,青春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不仅应反映现实版的青春景观,更应在审美理想和艺术情怀中守住底线和本分。

票房和口碑的失衡不容小觑

当下青春电影的高票房来之不易,多年的市场氛围培育和苦心经营初见成效,为国产青春电影日后的飞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仅有高票房,对于青春电影的繁荣和强盛而言远远不够。近年来的某些青春电影创作,在票房和口碑之间存在一种不正常的非此即彼思维,认为电影的票房和群众的口碑指数成正比,票房扶摇直上,就等同于电影的大获全胜。事实未必如此,电影票房与群众口碑有时成反比,越是拙劣的作品,炒作的声浪越高,票房随之水涨船高,但票房可以炒上去,观众的口碑却未必能一呼百应,部分创作者将艺术创作思维简单等同于炒股票的思维,于是出现了票房和口碑失衡的悖逆现象。可以坦率地讲,有的青春电影“赚了票房,却脏了灵魂”,有的“热闹一阵子,再也无人提及”,有的“出了影院即惊呼上当受骗”,部分创作者辩解:好口碑和纯艺术的青春电影有价无市,甚至会以零拷贝倾家荡产。如此说法纯属忽悠观众,譬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往春天的地铁》《孔雀》等国产青春电影,日本青春电影《情书》,法日合拍青春电影《广岛之恋》,它们均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以好口碑赢得了票房的叠加效应是它们共同的制胜宝典。可见,中外青春电影的实践证明:票房和口碑并不矛盾,完全有可能在和谐共振中实现双璧生辉。所以,任何宣称票房和口碑矛盾的说法都不足为信,我们应警惕票房独大思维绑架青春电影的美好前程。这种“歪理邪说”,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电影生产机制和消费体系的亚健康现状,它在电影发展的初级阶段或许还能够迷惑和蛊惑观众,待到高级阶段和审美趣味成熟阶段,一切都会水落石出。事实上,青春电影票房怎么样,只是衡量电影类型成熟与否的条件之一,却非充要条件,青春电影的良性发展需要景气的票房,但景气的票房未必能堆出中国青春电影的锦绣河山。换句话说,高票房是电影工业“硬实力”的充分体现,但高票房与高质量相得益彰才是国产青春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硬道理。

究其原因,当下国产电影的宣传和评价体系存在逻辑偏差:只要票房业绩突出就被捧上天,影片的思想内容如何,审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评价指标和体系没有人会放在眼里,这种短视的行为实际上扭曲了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环境。青春电影也不例外,这对青春电影带来了许多看不见的内伤和恶果。有的创作者将成人世界的低俗趣味生搬硬套到青春一族身上,有的创作者拿世俗标准去改写和拉低年轻人的审美理想,致使青春电影没有了纯净、稚拙和淳朴之美,年轻人的言行举止不再稚嫩和笨拙,甚至多了些圆滑世故、精于算计和老气横秋,对生活表现出了许多放纵性的欲望和宣泄。显然,这样的思维很大程度上源于票房的焦虑症,孰料,对票房的极端追求实际上掏空了老百姓的口碑,这种以市场的某些惯用类型技巧去取代艺术创作的拙劣手法,贻误的不仅仅是青春电影的发展良机,而且给中国电影的整体生态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此外,我们对文化产业的偏执认识影响了青春电影的评价体系,在影视圈内,多数人认为拍电影只为赚钱,赚钱才是真的,其他都是虚假的。其实这种思维不足为奇,多年来我们受市场经济思维的浸染,致使艺术生产中的资本逻辑思维膨胀到了极点,艺术创作中的几何计算法则被强调到了极端。市场经济思维使得部分电影创作脱离了基本的艺术规范,有的青春电影打着青春的名义却荒腔走板不知所云,有的青春电影专门携带着低级趣味去刺激观众,有的青春电影戏不够就去床上凑——青春电影的种种症候,实际上都是转型期社会病在艺术生产中的投射和反映而已。睁眼看世界,高票房并非电影强国的唯一评价标准,谁都不会将高票房当作电影强国的唯一衡量指标。面对国产青春电影的发展窘境,我们应当向口碑要票房,以稳定的质量保障高票房,以可观的票房托举恒定的质量,抛弃“唯票房论”的极端思维,追求高票房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而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高质量和好口碑的青春电影应在思想内容、文化内涵和艺术品质方面凝神聚力,全力在生命、理想、信仰、幸福、自由方面纵深掘进,努力在现实、历史和人性、情感层面精耕细作。人类普遍的精神旨趣和情感诉求是艺术寿命的决定性因素,趋新猎奇的非主流精神旨趣是艺术短命的祸根,青春电影艺术同样如此。这样看来,在高票房光环下旋生旋灭的泡沫青春电影亟待反思,因为只有高票房与高质量的和谐共振,才是“国产青春电影梦”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精髓所在。

艺术质量是电影的生命源泉

国产青春电影强盛的主要标志是:需有一批优秀作品能够经得住时间的反复检验,能够“各领风骚数百年”,而非“各领风骚三五天”。就像《青春之歌》《秋之白华》《岁岁清明》那样,能让人触摸到青春生命的厚重性和深广性;就像《小武》《任逍遥》《世界》那样,袒露边缘青春一族内心世界的孤独、煎熬与挣扎;就像《十七岁的单车》《头发乱了》《孔雀》《暖》《长大成人》那样,让我们看到青春期成长的困惑、无奈和感伤。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从青春电影中看到社会的云卷云舒,走近一代人成长蜕变的现场,以及青春期个体命运的种种缠绕与撕扯、逃离与追忆。其实,青春就是留给世界的一幅作品,一代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都雕刻在了作品里面。透过作品,世人又看到了特定年代个体的独特人生,正是在这样的互为镜像观照中,无数的青春片断连接在一起就让青春变成了一条河流,取一点水我们就能看到青春的现实存在,而这样的青春电影才算是精品力作,才能经得住岁月的淘洗和筛选。

当下国产青春电影创作中,那样的创作情怀似乎并不多见,艺术质量和艺术使命仍有待提升。在浮躁心态和掘金思维影响下,国产青春电影创作的失衡和失重问题,影响了青春电影艺术穿越时空的可能和潜能。具体而言,对当下生活话题的表现远比史诗性的探索受青睐,比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就是如此;对轻松搞笑内容的追捧胜过了对青春苦难的反思,比如《失恋33天》的走红即是明证;对重口味颠覆解构的喜好超过了对人性深处的透视,比如《致青春》的多个重口味桥段即如此。追求瞬间闪亮效应的国产青春电影也许既讨巧又讨好,但从民族艺术应有高度的站位出发,多少显得有些蜻蜓点水和小猫钓鱼,多少显得有些轻飘飘。比如,同样是表现青春情感生活,日本电影《情书》的艺术魅力为什么能够征服全世界,而国产电影《致青春》却难以走出国门?我想,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艺术质量方面出了问题,后者没有真正将青春期个体生命的普适情感和人性挖掘到根部,只是在青春的现象层面原地打转,远未步入情感慰藉和人性关怀的艺术圣境,没有让喧闹的心灵宁静安顿下来,遑论将受众提升到澄明与超越的境地!再如,《小时代》这样的青春电影同样难以产生巨大的文化软实力,其艺术质量注定了它的辐射范围和接受空间非常有限,其文化情怀、艺术内涵和审美理想不足以和全球先进文化对话,更无法给不同民族和肤色的观众带来有价值的思想和观念,其艺术质量束缚了青春电影前进的脚步,可以预见,其在全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容乐观。

从青春电影恒久绵长的角度看去,我们的电影创作方向就明确了许多,编导演应该身怀艺术使命和艺术敬畏精神去生产电影,拿出呕心沥血和舍我其谁的担当和气概,以脚踏实地和高瞻远瞩的情怀,去创作为时代存真和为人民立传的大作品,而非在自我重复和自我原谅中辜负人民的美好期望。同时,编导演甚至包括观众,应该一致呼唤和尊崇有内容、有生活和有思想的青春电影,拒绝和“以娱乐代替文化”的缺钙作品联袂合唱,拒绝与“拿票房压思想”的浅薄作品同台起舞。经典电影艺术的大量涌现,需要制片人、编导演和观众,更需要电影文化管理者共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共同培育良性互动的电影创作消费体系,共同拓展时代艺术的绵延空间,唯其如此,才有可能诞生大量传播久远的经典青春电影作品。

顿笔至此,国产青春电影的成绩不容忽视,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会诊青春电影的问题是为了日后更加健康地发展,只有将当下的青春电影置放到优秀国产青春电影,以及世界经典青春电影的大格局和大视野中,我们才能看清目前国产电影的病灶,以便及时开出切实可行的药方。

猜你喜欢

青春艺术
青春睡不着
幻青春
纸的艺术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