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良好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
2013-08-15□张艳
□张 艳
关于声乐的理论研究,在本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本世纪中期以来,随着X光摄影、声音的频谱分析、共振峰的研究、观察声带振动的闪频观察仪(又称喉动态镜),以及快速摄影等的相继发明,为科学的研究歌唱发声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解释清楚了许多经验主义和混乱的传统声乐概念。可以说声乐理论从物理学、声学、歌唱生理学几个方面对声乐的研究,现今(尤其在西方)已经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但从心理学方面对歌唱心理进行研究,即使在西方也仅仅是刚刚开始,这是一个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研究领域。
歌唱艺术是依靠歌唱者自身的乐器,经过科学的训练后而掌握歌唱技能,然后再进入音乐形象的再创作过程。一个好的歌唱者,必能很好地调动和协调这个“歌唱的乐器”,从而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从事整体的歌唱。在这一系列的训练和歌唱实践中,充满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深入地研究这一活动的科学规律及其原理,正是现代声乐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学歌唱的人,在经过一定的训练,演唱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以后,自己唱或在教师面前唱感觉都很好,可是一上台歌唱感觉就不对了,甚至出现忘词、音不准,以及和伴奏脱离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缺少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 首先要从培养强烈的歌唱欲望开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些这样的学声乐者,他们的歌唱技术不怎么高,上台演唱前也慌得甚至两腿发抖,但是上台后乐声一起,由于强烈歌唱欲望的驱使,他(或她)会忘掉紧张而全身心地投入歌唱.甚至会比在台下唱得更好。这就是歌唱欲望使然。因此,学唱者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歌唱欲望,例如多听音乐会、唱片、录音,多看歌唱家传记,多探讨声乐作品中的内含和表现力并力图实践之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可多用生动的范唱来唤起学生的热情,将声乐作品中的具体要求,如乐句的强弱、吐字、行腔、归韵和歌曲的意境都形象地用歌声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更直接地激发起学生的歌唱欲望。如果歌唱欲望受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如疾病、失意等等,则应对症下药地解决实际问题。
良好的歌唱心理还与学唱者谐和的心理状态有关。而谐和的心理状态又往往和技术的胜任能力有关。经常唱一些力不从心的作品,技术能力上、歌唱的功底上没有把握,心理状态就无法谐和。所以声乐学习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一定要唱某一时期自己力所能及的作品。学习歌唱者还要克服歌唱中松散的作风,如歌中的某一句你可能唱得很动人,而整体性却很差,字与字、句与句衔接不上,音乐不连贯,情绪贯穿不下来,这就更谈不上在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有控制的歌唱了。教师在训练学生时要多做。些准备,一首布置给学生的声乐作品,或分阶段要求,首先要学生读谱准确,然后也可把困难的乐句作发声练习,并带入相应的元音使其通畅起来。这样,学生的自信心会不断增强。待歌中一切难点都解决以后再连贯的歌唱。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要提醒学生:“当你唱关键的声音时,你必须在唱前面的音时提前想到后面的音怎么唱。所以有人说声乐是世界上最佳的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技术之一。所以整体歌唱技术的获得是和大量的脑力劳动分不开的(当然还包括许多背诵乐谱、歌词的劳动)。一旦学习者的整体歌唱技术纯熟,有了相当的功底以后。人体这个歌唱的机器就会“自动化”,这是因为形成了“条件反射”的缘故。这时,可以将脑子解脱出大部分(而非全部)来更多地考虑歌唱中音乐的表现、内容、歌唱意境的表达。教师在教唱学生新歌时,也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歌唱,要追求作品的完整性,如有问题也要待曲终再逐一指明,这对培养歌唱者的良好心理状态也很重要。
要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平时练习时就应努力为自己创造一种正式演唱的气氛和心理准备。尽最大努力多让自己在表演场地多合伴奏,使自己熟悉自己所在不同场合中声音的差异,并努力适应不同场合的不同音响环境。演出时大脑思维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要注意表演和感情的表达,这方面要动人,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一方面,还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来考虑和控制歌唱的技术,保持良好的气息状态、正确的发声状态,也要避免一味地追求声音的效果而不顾平时所学的基本功。登台表演时自己的心理准备也很重要,登台前把声练好(但不要练累了、),找到自己平时练习时最好的歌唱状态和情景,这样有利于增添自信,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每当演唱,演出前,一定要做好一切应有的准备,这也是建立良好歌唱心理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歌唱心理必须做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行、平衡发展。初学歌唱者大脑左右两区常不平衡。对此,可以采取具体的训练方法:首先要精读曲谱,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把气口固定下来,节奏、旋律的走向,强弱的变化控制,歌词的韵味,都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其次,一定要把谱背熟,平时练习中就应将注意力尽早集中在倾听自己的歌唱上,以便及时调整声音、情绪,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容。
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建立在日积月累良好的发声法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长期的不懈的练习之中。有了坚实的基本功,就是良好心理素质的物质基础,所谓“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除此之外,别无捷径。